APP下载

浅谈“探疑式教学”研究范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

2021-09-10廉芳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廉芳

【摘要】探疑式教学法的范式研究是在小学数学的多个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加以运用的,探疑式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初探寻疑、情境导入问题示疑、自探共探问题探疑、打破思维巧妙质疑以及巩固提升答疑设疑这五个教学环节和过程中体现而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启发的学习氛围下探疑解疑,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深入参与,发散思维。学生参与探究教学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能激发学生不断的求知欲和思维的跳跃式发展,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及数学思想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探寻疑;导入示疑;问题探疑;巧思质疑;答疑设疑

探疑式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初探寻疑、情境导入问题示疑、自探共探问题探疑、打破思维巧妙质疑以及巩固提升解惑答疑这五个教学环节和过程中体现而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启发的学习氛围下探疑解疑,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深入参与,发散思维。

一、课前预习初探寻疑,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为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做好铺垫。

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的五次教学观摩和研讨中发现前两次在课堂中揭示问题,展开探究,组织学生从烙一张饼展开研究到两张饼、三张饼、四张饼......,本节课的重点在解决三张饼的烙饼方法,从而推论出五张饼要结合两张饼的烙法和三张饼的方法,从而解决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但由于学生对本节的知识毫无准备,学生在近10分钟的时间还在研究两张饼的烙饼方法,对后续研究三张饼的烙饼方法造成很大的阻力,主要体现在时间紧张、学生的思维转变从研究两张饼很难转换为研究三张饼,因此通过前两次的试课、集体研讨和分析,决定把研究问题前置,通过预习初探烙饼问题:讓学生在预习过程就进入角色,通过自主预习的方式解决一张饼和两张饼的烙饼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重点解决三张饼的烙饼方法。此方案在后三次试课的过程中进行了试课,初探可以发现,前置问题能使学生很快总结出两张饼的烙饼方法,在每锅只能放两张饼:即烙饼的总时间=饼的张数乘以烙一面的时间,与此同时就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烙三张饼的方法,就能顺利在本节课解决重难点。

二、情境引入,导入示疑,以问题为诱因揭示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复习引入、问题设疑等环节,教师有目的地引入生动、具体的场景来示疑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以问题为诱因导入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来烘托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究三张饼的烙饼方法。在研究烙更多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的时候,还能像前面这样一张一张动手烙吗?显然不可以,得总结出方法,数学就是用简便的方法总结出复杂的规律。那么饼的张数和烙饼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步步示疑、步步设疑,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欲和探索欲,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把凌乱的思维归类和条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形成学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疑式教学法的第二步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来示疑:展示疑点,创造情境,揭示问题,展开探究。

三、探疑式教学中从学生各自独立研究到小组探究再到全班交流,自探共探突破难点排除课堂疑难。

探疑的过程是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学生所呈现的多种方案进行优化和筛选,从而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和推广建模。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可以先独立思考再集体智慧碰撞,也就是先分散后集中的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个人观点,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将分散的思维集中、碰撞,也就是独自探索和集体探究的过程,而这种碰撞而来的知识不可能从教师那里吸收现成的。

四、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巧质疑,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巧归纳,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经过课前预习寻疑、问题情境导入示疑、合作探究探疑的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动探究和自我发现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疑问,从而对问题就会产生质疑,质疑对思维过程的发展具有定向性或指导性。教学案列《烙饼问题》中在探究总结了烙饼的方法后,学生会思考并适时总结归纳:既然烙饼的次数等于饼的张数,是否可以有一个归纳性的公示来解决此类问题呢?学生大胆质疑并积极思考总结归纳出:烙饼的总时间就等于饼的张数乘以烙一面所学的时间。这时部分学生有了质疑,烙一张饼时,烙饼的时间和烙两张饼一样,公示是否适用呢,通过学生质疑,公示排除了烙一张饼的情况,使公示更加完善和精准,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质疑中,学生就会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发散思维空间,形成新的观念和想法,也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五、举一反三,答疑设疑,课堂巩固再提升。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完成新授课的教学任务就结束了,课堂巩固提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解惑答疑来进一步巩固提升。答疑的过程既是巩固提升又是知识的升华;在答疑设疑的过程中学生将知识举一反三再运用,使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方法的提炼,使师生再共同答疑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知识的获得感。答疑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指导应该是最精炼的,答疑过程强调对问题情境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答疑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共同的创造成功、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教师和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

在探疑式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参与课堂的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个人所长,挖掘潜能,施展本领,展示才华。在探疑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数学基础,探疑式教学能给学生各自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探疑式问题探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深入参与,发散思维。学生参与探究教学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能激发学生不断的求知欲和思维的跳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坤《从“高效课堂”看教师导学地位的加强》2011(06).

[2]荧屏情侣盘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20191202.

[3]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9(04).

(阿克苏市第十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