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春庚:庚哥的“咸鱼”翻身记

2021-09-09

老区建设 2021年15期
关键词:咸鱼摩托配件

吴春庚是湘东区广寒寨乡山区的村民,1965年出生,过去曾是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据入村干部介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大家都喊吴春庚“庚哥”,近年来,通过精准帮扶,庚哥“咸鱼翻了身”。

顺着村干部的指引,记者在一个摩托车修理店看到一个50多岁的精瘦男人正蹲在地上给顾客修车,刚修好的一辆摩托被人推走了,又接着修下一辆,还有等不及的客人直接把车和车钥匙扔下,留下话就走了,小店的生意非常红火。

庚哥的店铺里外有三间。临街面外间是40平米的店面,摆放着6辆新摩托车,是昨天刚刚进的货,四面墙上的货架摆满配件,除了摩托车的,还有钢锅、自行车等配件。再进去的房间还是摆放配件,多了一张吃饭用的小方桌,还有一架电动缝纫机。后面的一间小厨房,煤气灶上的高压锅突突响,浓浓的肉香味让人垂涎。

记者问庚哥一个月大概有多少收入。庚哥大着嗓子回答;“少说也有三千多”。侧过身,庚哥又跟庚嫂说:“往后,别人存钱,我们也要存钱;别人致富,我们也要致富。”

看到眼前的庚哥,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他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砖瓦房,和父母兄弟一起,三代十二口人挤在一个屋檐下。老房子历经近40年,是上有多处漏、下有多处裂的危房。

过去,由于家庭底子薄弱,父母年老多病,自己又有胆、肾多处结石,庚哥不能去外面干重体力活,靠着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子维持生活。但后来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生意越做越惨淡,有时一天赚几块钱,更有时一块钱都赚不到,庚哥守一天摊,还不够糊自己一张嘴。到了40多岁,庚哥才结婚,妻子金细娥患有糖尿病。两年后,庚哥有了儿子。但即便是有了儿子,庚哥还是觉得生活没有希望。

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后,在学校调皮闯了祸,老师和家长找上门。庚哥对来人说:“我不想管,想管你们管去。”来人听了摇摇头,觉得无法沟通。庚哥的房子在风雨中飘摇,驻村干部看不下去,来帮着修缮加固,庚哥拒绝:“修它干嘛,反正儿子大了去倒插门,我跟婆娘去敬老院。”

在脱贫攻坚中,庚哥被村民推荐列为了建档立卡貧困户。扶贫干部问他对精准扶贫有什么要求?庚哥回答:“好,好,扶贫有领导来慰问,给钱又给物的。”扶贫干部说:“你这话不对,你连住房安全都没有保障,还没有赚钱的门路,扶贫不是这个样子。”庚哥心里想,难道扶贫能够解决温饱,还能管上房子,还管上自己赚钱?!

了解到庚哥“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扶贫干部几次三番地上门来做工作,劝他不要放弃生活希望。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人家把一处毛坯楼房低价卖给了庚哥,再靠着亲戚的帮衬,庚哥完成了简易装修。

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庚嫂变得勤快起来,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整洁洁。庚哥也开始热了心,寻思着把自行车修理铺子改成修摩托车。

“我修车的技术,完全是心眼尖出来的。”庚哥的心思很缜密,不会修摩托,搬张板凳到别人的摩托修理店门口去坐,不说一句话,一坐就是一整天,人家翻白眼也不起身,到后来,店主也懒得理他了。在店门口蹲了两个月,庚哥自认为把技术都看到心里去了。

庚嫂对庚哥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以为自己嫁了个老哥哥,没想到却是人精。”现在庚哥打什么主意,庚嫂都认为绝对没有错。

庚哥想,山里人出行基本上都是靠摩托,虽然广寒寨山里不过万余人口,但是如果家家户户都找自己修摩托、买摩托的话,那收入也将很可观。庚哥新居乔迁的时候,亲戚朋友凑了5万多份子钱,庚哥用来还掉了一些欠下的账,剩下的钱拿去进了一批摩托车。很快第一批货就卖脱手了,庚哥又打算进第二批货,但自己修车走不开,便把这些进货的事都交给了婆娘。进货的地方在长株潭株易路口的摩托车市场,一大早,庚嫂一个人出门,坐火车、坐汽车。但庚嫂说,不怕,庚哥给我撑了胆呢!

“你看我们山里,这么多的扶贫对象,就我最会赚钱”,庚哥的语气里透露着些许自豪。说话的时间里,已经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庚哥十岁的儿子放学回家了,背着书包蹦跳着进了屋。“洗了手,抓紧写作业哈”,庚哥在后面喊着话,语气里满是疼爱。

“脱贫全靠政府拿钱没有用,过日子还得自己往上爬。”庚哥说:“要不是精准扶贫的政策牵我,我还是没有起来,现在我蛮舒服、蛮享受。”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咸鱼摩托配件
咸鱼也是有梦想的
小摩托参赛
SAD ANGS
身无分文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My experience as a foreign teacher in China
原材配件商情
原材配件商情
核心配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