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筑梦”之旅

2021-09-09伊莎贝尔·雷伊-勒菲弗程少君编译

海外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落地窗朱利安玛蒂尔

伊莎贝尔·雷伊-勒菲弗 程少君编译

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河貍协会的主席埃里克·托尔特罗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们困在家中,于是一部分人开始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上。切莫小看这项工作,它耗时长(至少三年),而且会占用你所有的私人时间,切断与朋友和家人的往来,甚至还会危及情侣关系。但即便如此,每年仍有8000~10000个法国家庭选择自建住房。据统计,这些房屋占到了总建造住房的5%~6%。“也许对他们而言,建造住宅等于自我重建。”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河狸协会的主席埃里克·托尔特罗说。该协会平均每年帮助500~600个家庭完成建筑作业。那么多少人会半途而废呢?“没有人。”托尔特罗说,“所有人都坚持到了最后。一旦有人中途气馁,我们协会就会介入。当有十多个志愿者助你一臂之力时,你的信心自然就回来了。”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河狸协会致力于建造节水节电的环保住房,并且丝毫不排斥使用过去的技术和材料,如木头、泥土、麻绳和木丝。“不要再用水泥砖和玻璃棉了,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替代品。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如蒙古包、半地穴式房屋、北美洲的圆木屋、改造后的集装箱……”河狸协会的职员克里斯泰勒·马克龙说,“我们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学会独自建造和翻新房屋。许多人会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咨询我们提供的专业人士,比如建筑师、工匠、热能专家等。”

在克里斯泰勒看来,这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问题,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环境和消费,以及个人行为对地球的影响。有些会员甚至会改行,转而从事偏体力劳动的职业,如城市的生态营建。”

实际上,成本并不是驱使人们选择自建房屋的首要动力,相反,这有时需要花费更多。真正的动力在于,这些人更希望亲手实现创新,通过互帮互助达成梦想。

塞西尔和史蒂芬对罗纳省的这片乡村土地一见倾心,并在此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木屋。

| 吊脚楼上看奶牛 |

在一次骑车郊游的过程中,史蒂芬(47岁,化学工程师)和塞西尔(43岁,自行车修理个体户)对脚下这片美丽的乡下土地一见钟情了。它在里昂西北部40多公里处,地势陡峭。2019年底,他们买下了这片地,并打造了一栋令人叹为观止的木制吊脚楼。“一开始,我们的两个儿子觉得我俩疯了,不过现在他们都很积极,帮了不少忙。”史蒂芬说。这对来自大城市、毫无建筑经验的夫妇下定决心把家安在这个小村庄里。塞西尔说:“根据当地规划,面包店和火车站就在离这里不到十分钟的地方。”

这栋房子占地100多平方米,有三间卧室和一个自行车库。房子采用了十分先进的防水隔离技术——稻草和多层黏土。建好屋顶和围墙后,剩下的就是做隔墙、天花板、管道、电线和地板了。

房子的入口开在二层,一条木栈道将街道和客厅连接起来。客厅装有巨大的落地窗,窗外能看到一个小山谷、几头奶牛和一条溪流,这一切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秀丽。楼上有一间卧室,楼下有两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我打算给卫生间打造一堵植物墙。”塞西尔说。目前楼梯还没建好,上下两层楼之间仅由一个简单的梯子连接着。

“我们请了一名建筑师,他帮助我们设计房子和申请施工许可证。然后我们还请了一些当地工匠,包括一个负责房屋骨架的屋架工和一个负责厨房的木匠。”史蒂芬说。原本25万欧元的预算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些开销,于是夫妻俩又签了一个贷款协议。

采访当天,塞西尔和史蒂芬正在安装浴室的管道。河狸协会的一名注册管道工教了他们一天,并为他们开了个头。但塞西尔坦言:“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时不时地就得打电话跟他确认。”

施工期间,塞西尔和史蒂芬就住在自家工地中。

这对夫妇本希望在2020年9月前搬进新居,但疫情影响了金属屋架的发货时间,导致整个工期推迟。他们已经卖掉了自己在维勒班的房子,不仅在朋友家借住过一段时间,还住过旅行挂车。如今,他们就睡在自家工地中,虽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卫生间和排水系统,只有一个旱厕和一根凉水管——但塞西尔却乐观地说:“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 木头、落地窗和柴火灶 |

相比之下,朱利安(35岁,维修技术员)和玛蒂尔德(29岁,家族葡萄园合伙人)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因为他们就住在离工地300米远的地方。他们买了一块770平方米的土地,距离朋友和家人都很近。

这是一幢两层楼的大房子,采用木结构。车库是第一个建好的,面积惊人,达到了50平方米。玛蒂尔德说:“这是朱利安的地盘,与其说是车库,倒不如说是工作台,我们在此制定施工方案。”

他们在设计阶段请了一名建筑师帮忙。“我们在炉灶和楼梯的位置上纠结了很久,然而这名建筑师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她提出的建议是安装一扇大大的落地窗,引入阳光,以照亮楼梯。这个点子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多亏了公司的“时间储蓄账户”,朱利安获得了三个月的假期,才使工程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已完成的部分,比如地基、屋架和楼梯都是请专业人士建的,但是落地窗是朱利安自己用租来的升降机装上去的。等他们完成外立面的隔离层之后,剩下的就是室内装修了。他们希望能尽快入住新家。

这幢房子的设计也融入了许多环保理念:用于供暖的柴火炉;一口埋在地下2.5米处的加拿大井,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调节屋内温度;用于烧水的太阳能板(电热水器只为应付不时之需);一个雨水收集系统,为家里提供除饮用水外的其他用水。“唯独没有旱厕,因为我接受不了,”玛蒂尔德说,“除非朱利安负责倾倒粪便。”

| 木头和稻草,100%自制 |

刚刚退休的希尔维亚和若埃尔更是做到了极致。“我们这代人已经把环境搞得一塌糊涂了,因此我拒绝使用工业技术和化学试剂。各种溶剂和聚苯乙烯胶黏剂也只会让室内的空气比室外的更糟糕。”若埃尔说。他们的工程持续了三年半,2019年秋天才完工。“这次工程我从头到尾都是靠自己,并不是因为我排斥工匠,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他接着说。

玛蒂尔德和朱利安建造的房子

玛蒂尔德负责用木丝做外墙隔离,因为木丝比玻璃棉更环保;而朱利安则率先搭起了一个车库,以便在里面制定施工方案。

“一开始,这里的村民都觉得我们在做白日梦,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后来他们发现,可以极低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温度的被动式房屋非常环保,完全可行。我们的房子挑高很高,不需要供暖,一口加拿大井和一个通风系统就够了。”若埃尔得意地说。他在家里挂满了温度计和湿度计,以随时观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入住一年多了,他都不曾开过电热水器,热水全部靠太阳能板供应。“今年夏天,当室外温度高达39℃的时候,我们家只有23℃。”他说。

若埃尔的设备齐全,做事井井有条。“我家里本来就有几台机器,后来我又添置了一些,加上小卡车和旅行挂车,一共花了1万欧元。”他说。当被问到是否担心未来会无事可干的时候,他答道:“一点儿也不。在这栋带花园的住宅里,可做之事还有很多。并且,我們很乐意展示自己的房屋,想让朋友、邻居和其他打算自建房屋的人都来这里参观。”

[编译自法国《世界报》]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落地窗朱利安玛蒂尔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卧室带飘窗还是落地窗?
开一扇落地窗,造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梦旅奇缘
外国多格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