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祖母一样着装

2021-09-09斯文亚·那普小妮子编译

海外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塑料瓶时装祖母

斯文亚·那普 小妮子编译

我的祖母每次进城都要穿戴一新。对她来说,有些衣服是在家穿的,有些则要珍藏起来,只在特殊场合穿。我年少时无法理解她为何不一直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如今我有时却希望我祖母的这种着装价值观能重新流行。

几年前,我看了纪录片《真正的成本》,里面高速制造和丢弃服装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人都忙忙碌碌,大型时装企业的时装秀一场接一场。衣服就像短命的消费品一样堆在不断变高的垃圾山上,毫无价值可言。

如今,德国消费者人均每年购买衣服60件,上身时长只有约20年前的一半。为维持这样的生产速度,时装业很大程度上在依赖合成纤维。比起自然材料,它们更加廉价,生产起来也更加高效,但其主要原料是石油。近几年来,时装业开始用回收的塑料垃圾制造衣服,一些大企业和在缺乏有效垃圾回收体系的国家搜集塑料垃圾的组织合作。塑料被打碎,然后加工成合成纤维,主要是聚酯纤维。这乍听起来似乎不错:为何不能用没人想要的垃圾制造出新的东西呢?

时装企业对此大肆宣传,以打造自身绿色形象,但实际上,他们几乎只用一次性塑料瓶来制造衣服,因为它们不含有毒残余且相对干净。“但一次性塑料瓶可能很快就不复存在了。他们只是在用这样一种无法维持的方式来宣传、捞钱。”循环经济领域的专家菲利普·萨默说。

纪录片《真正的成本》海报

阿迪达斯用“海洋垃圾”制造的运动鞋

用回收塑料制造服装有多环保,实际上几乎从未得到证明。服装企业只是说:通过重复利用原材料,原料需求减少了,材料投入总体实现了最优化。虽然专家证实,回收利用的合成纤维比新生产的更好,但是差别很小,而且和所谓的“绿色环保”无关。比如,阿迪达斯曾宣传用海洋垃圾制造运动鞋和衣服,但根据一位媒体发言人的说法,他们利用的那些海洋垃圾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入过海,而只是在沙滩或海滨地区搜集到的。真正的海洋垃圾由于污染太嚴重根本没法利用。

专家的总结是,没有完美的材料,虽然最好是用老衣服生产新织物,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但这样做仍难减少时装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本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减产。对我们来说则是,更多地像我的祖母一样生活。

[编译自德国《明星》]

编辑:周丹丹

猜你喜欢

塑料瓶时装祖母
神奇的气压
桂花
时装
漫画&时装请签收你的儿时梦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Shaanxi Dial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快艇
激活时装新形态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祖母的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