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客户连接,销售高手这么做

2021-09-09范真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手销售价值观

文 范真

销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成交。纵观各行业,销售冠军不一定是学历最高、最能说会道的那个,却是表达模式最接近客户思考模式的那一个。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位大学生穿上一件名牌外套进入教室。该学生自我预估有一半的同学能注意到他身上的名牌外套,但是最后的统计结果却出乎意料,只有23%的人注意到他的穿着。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的自我感觉的确占据了精神世界的重要位置,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还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焦点效应”。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也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销售的过程中,销售高手都会把握这个共同点——不轻易放过任何细节,从极小的微弱优势出发,直至找到对方的核心需求点。

1.善用焦点效应

销售人员应该明白,每一位客户都更加关注自己,他们永远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购买。如果想要谈成某个客户,就应该善于利用其心理上的焦点效应,不仅要以客户为中心去寻找他的需求并满足其需求,还要让客户在整个过程中感受被重视、被关怀。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两家镜架公司的销售人员甲、乙,分别到同一家眼镜零售企业上门推销。

甲到了客户办公室,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商品质量有多么的好、多么的实用,如果不购买的话会多么的可惜,结果客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甲的介绍,甲最终黯然离开。

乙到该客户办公室推销时,却是另外一种状况。他一边观察房间内的摆设和布置,据此揣测客户的消费品位和喜好,一边寻找话题与客户闲聊。在介绍自家公司的商品之前,乙首先询问客户目前店里哪些价位的产品好销,什么样的款式和档次更适合客户的门店,并且认真地为客户分析公司旗下不同规模的门店分别有哪些优势;同时,哪些商品能够给不同的门店带来多少潜在的利益,又或者可以省下多少开销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乙帮客户进行了一定的市场分析,让客户感受到了其真诚和专业,最终不仅得到了客户的信任,更获得了后续的订单。

在销售的过程中,客户都具有这样的心理:既注重商品给自身企业带来的价值,同时也希望得到销售人员对自身企业的关心和重视,如果商品不错,销售人员表现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客户就会很乐意达成交易,甚至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销售高手都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其谋利的同时,获得客户的认可,进而取得成功。

2.把客户当朋友

全球销售畅销书《销售圣经》的作者、著名销售专家杰弗里·吉默特说过:“人们更喜欢从朋友、而不是从销售员那里买东西。”

销售人员把客户当成朋友或亲人,就要在真诚服务的心态下,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位善解人意的聆听者,成为一位专业的建议者。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最关心的东西放在前面,既是一种销售策略,也是一种良好的销售心态。每一个销售人员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客户,换位思考,多用朋友的心态去推荐自己的商品,这样不但能化解许多矛盾,还能带来更大的业绩。

3.了解客户的购买价值观

客户决定购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其背后的某些需求,但众多同类商品中选择哪一种、众多商家中选择哪一个呢?这就涉及到客户的购买价值观,销售高手更懂得发现客户独特的购买价值观,进而调整销售方式及商品介绍过程,以便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潜在需求。

要想成为顶尖的销售人员,必须要知道客户购买你的商品是想满足哪些需求,进而适时调整商品的介绍方式,以满足客户的购买价值观。建议在找出客户真正的需求及其购买价值观前,先不要介绍商品,而是提出恰当、合适的问题。

4.善于提问

提问,在销售工作中是一种颇具价值的能力。顶级的销售高手往往会把讲话的机会留给客户,客户说得越多,他们能获得的信息就越多。他们的倾听,也并不是任由客户信马由缰,而是用提问帮助客户达成认知协调,促进他们自己得到答案、做出决定。

在此,分享“提问四步曲”,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成为销售高手。

第一步:营造融洽氛围,注重双向说明

首次谈话,面对戒备心较强的客户,需要先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从基础提问开始,同时主动自我披露,尽早让客户了解你的公司,以及你的从业背景,让之后的对话更顺畅。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表情和语气,注意时机,确认对方的理解程度,这样才会减少信息差。

第二步:为明确客户意图,进行切入式倾听

在切入式倾听环节,首先认真回答客户的问题,让客户感觉到容易沟通,进而愿意倾听。特别是在对还未建立合作的客户的拜访中,如果不认真回答客户的问题,只顾着提问,就会损害我们在客户心中的印象。

认真回答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听到客户的弦外之音。用漂亮的“开场白”,引导出客户的真实想法。

第三步:为挖掘更多信息,进行深入提问

这一步包括深入提问和积极倾听。在深入提问之前,首先要了解提问的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顶点,分解后的各个细节信息分组作为支撑的理论构造。越接近顶点,越是高度抽象的信息,越接近末端,就越是具体细分化的信息。其要点包括:

“您说的是这样吗?”——换句话表达原来的信息。

“具体是指什么呢?”——更能接近底端。

“为什么呢?”——攀登到金字塔顶点。

“还有别的吗?”——最后通过侧面提问可以有效找出遗漏的信息。

深入提问,可以再次将话语主导权放回到对方身上,引导客户尽情表达,以增加销售人员的倾听时间。

所谓“积极倾听”,就是真正关心对方所说的内容。

第四步:验证假设,确认要点,进行具体提问

当客户讲出情况之后,销售员的问题会变得更加明确。当想要确认或验证假设时,可以通过深入倾听,进入让客户开口说话的模式,从而了解更多信息。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如果能做到倾听、理解,实践以上4步的有效提问,相信离顶级的销售高手也就不远了。

经济名词

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时,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无好处,还要看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还要同时考虑沉没成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沉没成本”:人们在作价值判断时,应该考虑现时的成本和效益,而不应考虑过去的成本和效益,因为过去的成本与现实的判断是没有关系的。

例如,有一位女士花100元看一场演唱会,因为其中有她最喜欢的一位歌星。但是最终这位歌星因故不能来,而且当天晚上下了暴雨,出门前往观看变得更加困难。那么,她会选择放弃不去现场观看而待在家里吗?从经济学角度讲,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即应抛开浪费100元的念头,而应考虑交通成本及其他可能的损失。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因为已经买了票,如果不去就浪费了。这可能源于对“浪费”资源的担忧和焦虑,我们称之为“损失憎恶”,而这种情绪的影响正是广大商家更应该关注的内容。

销售心理学 Tips

①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占了便宜的感觉。

②不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

③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好的服务。

④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

⑤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

⑥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

⑦成功不是运气,而是因为有方法。

猜你喜欢

高手销售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化解尴尬,你是高手吗?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高手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