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绿色栽培高效育苗技术

2021-09-09赵增祥张西银马洪娟

吉林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匍匐茎炭疽病松土

赵增祥 张西银 马洪娟

(1.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76036 2.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农村局)

1 育苗地的选择和准备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未种植过草莓地块,以远离草莓生产园地的地区育苗最为理想。前茬作物未种过草莓、烟草、马铃薯、辣椒或番茄,以免发生共生病害(连作障碍)。如果种过以上作物,一定要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一般前茬是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为宜。育苗地选好后,每亩施1500~2000千克充分腐熟的鸡粪或者牛粪加50千克15-15-15平衡肥,30千克过磷酸钙,然后翻耕、整地、起垄,垄面宽1.2米,垄沟要求排水畅通,雨停后不积水。

整畦结束后,为防后期杂草危害,可对育苗地进行封闭除草,畦面可喷施生物农药抑制杂草。用药后间隔3~5天以上再进行种苗移栽。

图1 育苗地的选择

2 育苗时间及母株选取

幼苗定植时间以4月初为宜,一般日均温度大于10℃时定植母株。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降低成活率。

定植的种苗应选择品种纯正的无病毒一代苗或无病毒原种苗,母株应有3叶一芯,3条主根系以上,全株鲜重30克以上。叶厚叶片颜色正常,中心芽饱满,叶柄粗壮,叶色绿,叶片没有出现过早脱落或者变黄情况。根系发达,有较多的新根,干物质含量较高,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种苗作母株。

正常健康的母苗植株叶柄维管束不变色,基部掰开后髓心为鲜活的白色、不发黄,主根纵剖后其髓心不变色。如其上有病斑,或是髓心发红发褐就要注意选择剔除,因为这样的种苗一般是带有根腐病或炭疽病等病。

图2 草莓苗茎基腐病

3 母苗移栽

3.1 注意栽植密度

株距0.8~1.0米,每亩栽植700~800棵。耐高温、匍匐茎抽生能力强的品种可放宽种植密度,不耐高温,匍匐茎抽生能力弱的品种,可加大种植密度。

3.2 注意栽植深度

母苗栽植时应使母苗根系舒展,保证根系能正常生长发育。栽植标准为“深不埋芯,浅不漏根”,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如栽植过深,埋住苗心,轻则导致缓苗慢,新叶不能伸出生长慢,繁殖系数低,产苗量下降,严重时秧苗腐烂死亡;栽植过浅则根系外露,易使母株干枯死亡,会降低栽植成活率。

3.3 注意浇透定根水

为了更好缓苗,第一次定根水要浇透,接下来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天左右就会有新生白根,这时进行恰当控水,见湿见干。“旱地出好根,好根生好苗”,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

4 移栽后管理

4.1 及时松土除草

待秧苗全部成活后,要松土1次,以消除因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结合松土人工除草。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在拔草时注意勿把小苗带出,出现无根苗时,应及时重新栽植。

4.2 施肥

苗子栽下后一个月不用施肥。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期,每20天施用一次三元复合肥(15-15-15),以保证匍匐茎苗旺盛生长发育。也可以使用全溶性水溶肥,滴灌施入。

7月份以后,不要施用氮肥,需要施入磷钾肥,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保证壮苗,为后期花芽分化做好准备。

4.3 预防病虫害

栽苗前预防炭疽病、根腐病、线虫。草莓苗缓苗后,当第1片新叶开始生长或开始发白根时,此时主要预防根腐病和炭疽病。生长期时预防炭疽病、蚜虫+蓟马、红蜘蛛、白粉病和菜青虫。

4.4 施用生长调节剂

草莓母株缓苗后,为了促进生长和匍匐茎的发生,在5~6月可以叶面喷1~2次30~50毫克/升的赤霉素,15千克药桶每桶水1克赤霉素,间隔7~10天。

4.5 摘除老叶、花序

植株定植成活后,要在4月下旬及5月初及时全部摘去花序,清理母株上的老叶、病叶和多余的叶片,增加通风透光,一般每株留4~6片功能叶即可。在匍匐茎发生盛期,要及时整理茎蔓,使匍匐茎在地面均匀分布。母株在中间的采用放射状布置,在畦一侧的采用单向布置匍匐茎。

4.6 引蔓、压土

当秧苗发生匍匐茎后,要及时引蔓,在生苗发根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早发不定根,形成大苗、壮苗,并疏除过密的弱小苗以保证子苗的质量。根据育苗模式不同,将匍匐茎引压在母株的一侧或两侧,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

猜你喜欢

匍匐茎炭疽病松土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清晨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