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生活,铸造社会化认知的思维品质

2021-09-08冯玉朝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冯玉朝

所谓社会化思维,是教师紧扣学生生活的实际状态、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事件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运用学科原始的经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将“大社会”融入“小课堂”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浸润在具体、可感的生活问题情境之下,直接参与、分析并解决问题,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学以致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创设可感情境,营造社会化思维氛围

初中学生理性思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并没有得到完善。教材中一些专有名词、概念还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思维介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匹配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真实的场景之中。

如在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好友,谈谈:彼此之间是怎样成为好友的?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如果有,两人之间是如何解决的?你现在是否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借助这些话题的研讨、交流与分享,将教材中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可感而熟悉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思维自然地置于教材文本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学生聆听了他人的观点和故事,对教材形成了更加深入的感知与理解,对友谊这一命题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与此相关的问题,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置课外活动,打造社会化思维平台

高效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而机械地进行知识、信息的灌输与传递,而需要依托具体的知识点,设置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匹配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活动情境之中,在不断贴近生活、感知生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这一内容时,教师就为学生设置了“尝试与自己的一位家人完成一项活动任务”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分设四种不同维度的子活动,如完成一次家务活动、做一次心灵交流、交流一个社会现象、周末一起出游。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密切关注家人在活动中的言行等细节,真切感受活动过程中展露出来的浓郁亲情。

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在与家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认知体验是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具备的。学生以体验的方式获取了丰富的认知,有效地突破了教材中的重难点。在活动结束之后,学生纷纷深切感受到家庭中所散发出来的浓郁之“爱”,并与家人之间多了一份真正的理解和关爱,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三、关注生活热点,拓展社会化思维素材

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绝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教师要成为学科课堂教学的开发者和运用者。为此,教师可以从所要教学的内容入手,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焦点现象、热点事件等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与教师形成鲜明的情感共鸣,迫不及待地听取教师的见解和认知。

事实上,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内容不仅与社会生活现象密切相关,甚至有些内容就是从热点事件出发编写出来的。如社会上出现的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就可以与教材中“敬畏生命”进行深度联系;在教学“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可以联系网友见面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为学生拓展解读教材的新维度。此外,类似于食品安全、工匠精神、冬奥会开幕等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如果运用得当都可以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资源。

依托教材内容,链接社会事件,不仅可以将原本机械、僵硬的知识变得极富生活气息,开阔学生内在的认知视野,更能借以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和道德自觉,可谓一举两得。

生活化思维的历练需要将教材中原本抽象而深奥的知识信息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將教学的主阵地从课堂转移到生活中去,消除学生的心理距离,将教学内容进行更加形象、直观的呈现,在课堂、生活高度融合的过程中,焕发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熠熠光辉。

参考文献:

[1]马璇.链接生活,构建道德与法治精彩课堂[J].新课程(中),2019(12).

[2]毛晓健.链接生活: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高效[J].科普童话,2018(47).

[3]薛文军.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0).

[4]张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

[5]陈建珍.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J].求知导刊,2021(2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