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021-09-08张雪亚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关键词】口述历史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73-03

【作者简介】张雪亚,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教师,一级教师。

口述历史教学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以及校本课程,通过引入亲历者的口述凭证,补充教材内容,创设历史情境,丰富史料类型,明晰历史真相。口述历史教学既能有利于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能丰富历史学科选修课程体系。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相关教学策略。

一、在历史课堂中开展口述历史教学

口述史料或口述访谈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一般有以下四种组织形式。

1.着眼历史细节,补充教材内容。

新教材作为历史纲要,选择的多是宏大的历史叙事,需要教师自主选择、增补教学内容,而亲历者的口述能填补历史的细节,使得“见事不见人”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历史认识和感悟。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史”时,笔者就引用了胡福明教授的一段口述史料,讲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不易以及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伟大意义。

2.利用口述史料设置历史情境,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新教材所引用的史料以文献居多,相对而言,生动而有温度的口述史料更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将学生带入历史现场,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比如学习“血战台儿庄”时,我们就引用了鲍鸿海战士的一段口述:“西北军总司令孙连仲红了眼:‘当兵的打光了,军官们填进去!大家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简单的一句话瞬间把学生带入激烈的战场,激发强烈的家国情怀。

3.利用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相互辨析,从而明晰历史真相,得出历史解释。

我们将学校匡锡麟校友的一段口述史料与校史记录中的文献史料以及留存的老照片相互印证,还原了我校于1932年6月在匡村中学校园内建立“淞沪抗日救国军纪念塔”这段历史,通过校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学习“西安事变”时,运用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的口述凭证和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以及《中国近代史纲》中的文献记载等多种类型的史料,让学生归纳这些史料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表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表述背后的原因,最终得出历史解释。

4.在历史活动课中融入口述访谈法。

比如,在新教材“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活动课中,让学生通过访谈自己的祖辈、父辈来探寻自己家族的历史,了解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感悟家国情怀;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还可以设计“学四史”活动课,通过访谈身边的老党员、改革开放亲历者、抗美援朝老兵等,在亲历中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二、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口述历史教学

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除了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我们还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办学特色等开发拓展、整合类的选修课程,以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并加强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而口述历史校本课程正是这样的一门历史选修课程。

在“口述历史”校本课程中,学生要运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包括选题的策划、背景资料的搜集、访谈的准备与执行、資料的整理与编辑、后续的应用与评估,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做历史”,自然能在体验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口述历史跨学科性的特点,使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如,受访者的选择需要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口述历史访谈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口述历史的转录和编辑需要语言学的表达方式,口述历史的记录和传播需要现代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等等。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还能提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程内容与实施”分为四个单元,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具体的课程时间可以结合学校实际灵活增减,相关活动设计如下表。

我校的口述历史校本课程已经开设多年,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以“目标导引教学、评价促进学习、教学评一体化”为基本原则,设计了《口述历史课程纲要》。本课程目标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通过学习口述史教材、观看影音资料,学生能阐述口述史的发展沿革、基本概念、重要特点、研究意义等基本理论;通过查阅文献、分组讨论,学生能形成对口述史独到的见解。

(2)通过学习口述史的操作流程,学生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两到三次模拟访谈,并通过回放录像总结访谈注意事项,进而将其运用到后续课题的实践中去。

(3)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践,学生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一项完整的课题研究。

(4)通过举办研究成果展示会,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并分享课程体验。

(5)通过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获得语言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调查能力、技术能力、实证能力、写作能力等全方位的能力锻炼,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专业素养,培养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评价”则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其中学习态度占20%,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和组内任务的完成度;学习过程占30%,涵盖了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口述史见解、模拟访谈、课题论证、研究计划、访谈提纲等,所有过程性材料均在“成长记录袋”中有所体现;学习成果占60%,依据录音录像、文稿、历史写作、研究报告以及成果展示的质量来评定。其中,过程记录和成果质量以小组为单位计分,课堂表现以个人计分,再折算成平均分后加入小组总分,总分100分,达90分为优秀,达75分为良好,达60分为合格。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学习的评价和实践活动的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以及自评和互评的有机结合。

有了“课程纲要”后,解决了“要怎么教”的问题,“用什么教”就需要编写课程教材。在大量研读国内外口述历史专著和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笔者编写了7万多字的校本教材。该教材分四个章节介绍了口述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流程,并在每一节课后设置了相应的题目,以及实践过程需要用到的表格、协议书、评价表等,还有资源链接和优秀学生案例。因此,这本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抓手,也是学生的学本和成长记录袋,可以用来引导、规范和评价师生的口述史实践,促进教学相长。

将口述史料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第一,真实性原则。口述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由口述人的年龄、记忆、立场等因素决定的,我们在选用口述史料时要与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尽量选择真实可信的口述史料。第二,价值性原则。所选口述史料要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三,重点性原则。所选口述史料应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和核心知识而展开。第四,学生为主的原则。所选口述史料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如此,才能发挥出口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口述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也需要多次外出访谈,因此会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我们一方面要寻求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比如可以与学校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另一方面在选题时,尽量以家族史、校史、地方史、社区史等为主题,这样可以较容易找到受访人,所受的时空限制也较小,更有利于口述史研究的开展,即使不方便现场访谈时,也可以通过线上访谈的形式获得口述史料。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