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买地券神祇词语的对偶性及文化阐释

2021-09-08姜同绚

关键词:河伯大词典文献

姜同绚,杨 磊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买地券是塚墓石刻的一种,又叫墓莂、冥契、合同契。买地券是指埋于圹中,作为死者安葬墓茔,占有墓地的证据,是为死者在阴间地府所立的券契。[1]258买地券的契约性质决定了买地券的内容必须有买卖双方和中介人等角色。由于忌讳等原因,这些角色一般不由生人担任,而是由一些神祇来担任,这就使得买地券中有丰富的神祇词语。

陈寅恪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提到:“对偶确为中国语文之特性所在,而欲研究此特性者,不得不研究由此特性所产生之‘对子’。”[2]256对偶作为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段,都体现出了汉语的鲜明特点。买地券中的神祇词语大多具有对偶性。笔者基于这些词语的对偶性质,以刘雨茂、荣远大《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以下简称《综释》),鲁西奇《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和高朋《人神之契:宋代买地券研究》(以下简称《人神之契》)中的宋代买地券为研究材料,对其中的神祇词语进行归纳。基于这些词语的对偶性质,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和词义把神祇词语分为三类:ABA′B′型、AB型、其他。我们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探讨买地券神祇词语的特点和规律。

1 ABA′B′型

1.1 反义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这类词语的特征体现在A与A′、B与B′意义上相反,AB与A′B′意义上也相反。

1)皇天父后土母

“皇天”“后土”分别是A、A′,“父”“母”分别是B、B′。《综释》中凡12例。如:

例 1 《王继成买地券》:“□此后土母处、十二神边买此窀穸墓宅一所。”[3]430

例 2 《宋朋买地券》:“就此皇天父后土母、社稷十二位(神)边买得归(蒿)里墓(田)一所。”[3]131

按:“皇天父”“后土母”与十二神一样,担任卖地人的角色,且常常与十二神并举。皇天,《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对天及天神的尊称。”[4]256后土,《大词典》:“对大地的尊称;指土地或地神。”[5]141《周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78古人常将天地视为配偶关系。在“皇天”“后土”后分别加上“父”“母”,正体现了这种配偶关系。传世文献中没有“皇天父后土母”的记载,但有对“皇天后土”的记载,较早见于《司马法》:“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祇、山川。”《楚辞》中也有相关记载:“后皇嘉树,橘徕服兮。”[7]133王逸注:“后,后土也;皇,皇天也。”“皇天后土”是一个联合型成语,指的是天神和地神,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神灵。北宋初期《李才买地券》:“今用铜钱万万……就于皇天父后土母……”[3]95据此可知,北宋之前当有“皇天父后土母”的说法。

“后土”在买地券中也可指墓地。如南朝《王佛女买地券》:“元嘉九年十一月朔廿日辛酉,归就后土蒿里,如女青律令。”[8]108《大词典》:“后土,泛指土地、泥土。”[5]141这里特指墓地。且此处“后土”与“蒿里”同义并举,可以佐证。

2)东王父西王母

“东王”“西王”分别是A、A′,“父”“母”分别是B、B′。《综释》中凡27例。如:

例 3 《魏训买地券》:“今用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于东王父西王母边买得前件墓田一段,周流一倾。”[3]99

例 4 《樊氏十一娘买地券》:“了保人:张坚固、李定度;知见人:东王父、西王母。”[3]117

按:“东王父西王母”在买地券中担任卖地人,如例3;有时也担任知见人,如例4。“东王父”指传说中的神灵。相关记载最早可见于《海内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9]《大词典》:“东王父亦称东父。”“西王母”指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关记载较早见于《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10]28按此说法,西王母大体上是人的样子,长着豹尾和虎齿,善于长啸。“东王父”“西王母”还可指动物所化的精怪,见于《抱朴子》:“称东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这也是传世文献中“东王父”“西王母”并举的第一个例子。出土文献中,三国《黄武四年浩宗买地券》:“从东王公、西王母买南昌东郭一丘。”[11]79此处“东王公”当与“东王父”所指相同,可知三国时期买地券就有“东王父西王母”的说法。

汉语词语在词与词之间常常体现出对偶性,特别是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如雷公电母、土地公土地婆等,“东王父西王母”“皇天父后土母”也是这样。

1.2 近义关系

这类词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与A′、B与B′意义上相近,AB与A′B′意义上也相近。

1)丘丞墓伯

“丘”“墓”分别是A、A′,“丞”“伯”分别是B、B′。《综释》中凡39例。如:

例 5 《周氏买地券》:“丘丞墓伯,封步界畔。”[3]119

例 6 《王之湜夫妇买地券》:“丘丞墓伯,整齐阡陌。”[3]166

例 7 《苏诚买地券》:“丘丞墓伯,道路将军,封步界畔,整齐阡陌。”[3]368

按:古代埋葬死者,突起的叫丘或坟,平的叫墓。“丘”与“墓”均理解为坟墓。如汉·焦延寿《易林》:“山陵丘墓,魂魄失舍。”《大词典》对丘墓的解释为“坟墓”[11]513。“丞”是古代官职名,如《唐六典》:“尚书左丞相,一人右丞相。”“丞相”简称为“丞”。“伯”指神灵,如《韩非子》:“故齐人见河伯,与惠子之言亡其半也。”古代“河伯”理解为“黄河神”。“丘丞墓伯”的结构与成语“山清水秀”的结构相同,互文表义,为管理墓地的神祇。“丘丞墓伯”在传世文献中的记载较早见于南北朝《赤松子章历》:“丘丞墓伯,塚中二千石。”此时买地券未成风气,“丘丞墓伯”也未成为买地券用语。出土文献较早可见于汉代《戴子起买地券》:“为子起买冢田,万三百,申告冢皇、丘丞、墓伯、□□、□伯,使子起来葬。”[8]39可见,汉代买地券已有“丘丞墓伯”之说。

2)河伯水官

“河”“水”分别是A、A′,“伯”“官”分别是B、B′。《综释》中凡6例。如:

例 8 《王之湜夫妇买地券》:“若辄忓犯诃禁(下缺)军亭长收付河伯水官。”[3]166

例 9 《费燮先为齐氏三娘买地券》:“若有忓犯□付与(下缺)河伯水官。”[3]188

按:“河伯水官”在买地券神祇中担任惩戒者的角色,如果有人触犯了契约内容,则由“河伯水官”进行惩戒。“河”与“水”意义相近,泛指江河湖海。“河水”也可以理解为河神。如《元史》:“太祖举手仰天而誓曰:‘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12]2960“伯”与“官”意义相近,指神祇官职。“河伯水官”与“丘丞墓伯”结构相同,互文表义,为施行惩罚的神祇。传世文献中有相关记载,《赤松子章历》:“或与河伯水官。”出土文献较早见于例9。

买地券中也有单用“河伯”表示惩戒者的情况。如《李氏买地券》:“若辄忓犯何(诃)禁知(之)者,取(收)付河伯。”[3]179“水官”也可指道教三官中的“水官”。如《宋史·方技传》:“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录人之善恶。”[13]13499

3)石功曹金主簿

“石”“金”分别是A、A′,“功曹”“主簿”分别是B、B′。《综释》中凡19例。如:

例 10 《李才买地券》:“书券人,石功曹;读券人,金主簿。”[3]95

例 11 《张先买地券》:“书券人,金主簿;读券人,石功曹。”[3]105

按:“石功曹”“金主簿”在买地券中担任的角色略显含混,没有明确的所指,石功曹可以担任读券人角色,也可以担任书券人角色,反之亦如是。买地券中也有直接写作“功曹”“主簿”的,如宋代《王典买地契券》:“书契人:功曹;读契人:主簿。”“功曹”本是古代官职名。《大词典》解释: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后来“功曹”被道教借用表示神祇官职。道教神名中有“四值功曹”,即年、月、日、时的值班天神,其职类似于古代郡县的功曹,故称“四值功曹”[14]69。“主簿”本是古代官职名。《大词典》解释: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主簿;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这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11]706俞樾认为此两者历史上并非真有其人,并且他认为这种用语较为怪诞,《茶香室丛钞》:“尤为怪诞,故录之……石功曹金主簿必非真有其人。”出土文献中较早对“功曹”的记载见于南北朝《蕑谦买地券》:“天魁、地罡、太上、征明、功曹、传送随斗十二神等。”[8]112出土文献较早对“石功曹金主簿”的记载见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刘某买地券》:“书券人:石公曹,飞上天;读券人:金注,入黄泉。”原拓片已无法找到,但按买地券一般范式来讲,此处“石公曹”当为“石功曹”,“金注”当为“金主簿”。

4)故气邪精

“故”“邪”分别是A、A′,“气”“精”分别是B、B′。《综释》中凡22例。如:

例 12 《房庶买地券》:“故气邪精,不得忓恡;先有居住,永避万里。”[3]144

例 13 《杨氏卅娘子买地券》:“故气邪精,回避万里。”[3]259

按:“故气邪精”指侵犯墓地的妖邪精怪。“气”“精”意义相近,可指同一事物。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化为精气。“故”指已经死去的、不存在的人或事物。如《汉书·苏武传》:“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15]637颜师古注:“物故谓死也,言其同于鬼物而故也。”“故气”指已经逝去的生命,买地券中进一步引申为鬼魂义。“邪精”指邪恶的精怪。

ABA′B′联合型的词或短语在买地券中还有很多,基于篇幅限制,仅列举几例作为参考。如宋绍圣四年(1097年)《李守贵买地券》:“一见:天神;一见人:地祁。”[8]267按:“祁”当作“祇”。“天神地祇”属于ABA′B′联合型。再如宋景定元年(1260年)《王百四地券》:“山灵地神,实闻此言。”[16]226其中“山灵地神”属于ABA′B′联合型。宋开宝七年(974年)《王氏地券》:“谨用金银钱万□九千贯文,于天地父母处,买得地宅。”[16]226其中“天地父母”属于ABA′B′联合型。

2 AB型

这类词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与“B”的意义和语法结构相似。

2.1 将军亭长

“A”为将军,“B”为亭长。《综释》中凡9例。如:

例 14 《费亨买地券》:“若辄忓犯诃禁之者,将军亭长,收(下缺)。”[3]147

例 15 《宋京买地券》:“若辄干犯诃禁者,将军亭长,收付河伯。”[3]273

按:“将军亭长”在买地券中担任缉捕者的角色,类似于捕快之类的官职。将军,古代统兵打仗的官职。亭长,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东汉之后渐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泗水亭长。”《地理新书》:“若辄干犯诃禁者,将军亭长,收付河伯。”这是目前较早见于传世文献的记载。南朝《刘宋元嘉十年徐副买地券》:“土墓上、墓下、墓左、墓右、墓中央五墓主者,丘丞墓伯,冢中二千石,左右冢侯,丘墓掾史,营土将军,土中督邮,安都丞,武夷王,道上游逻将军、道左将军、道右将军三道将军,嵩里父老,都集伯张,营域亭部,墓门亭长。”[8]110其中已有“将军”“亭长”之说,只是未将二者合在一起,职务也未明确。《陶斋藏石记》录有北宋《谢锦买坟地券》:“若有干犯,并令将军停(亭)长,缚付河伯。”[8]333这是“将军亭长”较早见于出土文献的记载。

2.2 天上飞鸟鱼入黄泉

“A”为天上飞鸟,“B”为鱼入黄泉。《综释》中凡6例。如:

例 16 《魏三十三郎买地券》:“读契人:天上飞鸟□鱼入黄泉,神不得侵夺。”[3]241

例 17 《韩氏十八娘买地券》:“书券人:天上鸟(下缺),(上缺)鱼入深泉。”[3]190

按:“天上飞鸟”“鱼入黄泉”在买地券中常担任书契人或读契人的角色,其意义核心是“鸟”和“鱼”。书契人和读契人也并不局限这两种形式,有的也写作“鸟飞上天”“鱼入深泉”,如《王仁明买地券》:“交关人是(鸟)飞上天,读券人:鱼入深泉。”[3]113有的直接省去“鸟”和“鱼”,写作“飞上天”“入黄泉”,如《何氏买地券》。出土文献较早见于《黄武四年浩宗买地券》:“鶮飞上□,鱼入渊。”[8]79“鶮”是一种鸟,可见在三国时期已“鸟飞上天鱼入黄泉”的说法。《古刻丛钞》中录入了一则唐代《戴府君墓志》:“是谁书?双鲤鱼;是谁读?双白鹤。鲤鱼入深泉□□□□。”“白鹤鲤鱼”虽然出现在墓志中,其实质是和买地券一样的,担任书契人或读契人的角色。这两则材料虽然表述不同,但是意义相近,我们据此可以推导出“天上飞鸟鱼入黄泉”的相关说法至少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到宋代,这类词语基本定型为“天上飞鸟鱼入黄泉”。

值得一提的是,“鸟飞上天”“鱼入黄泉”是动词性的短语,在这里却被当做名词性短语使用。如宋元祐元年(1086年)《赵怀为父赵荣等买地契》:“书契人:飞上天,读契人:入黄泉。”[8]266从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是值得注意的。

2.3 天官道士

“A”为天官,“B”为道士。《人神之契》中凡3例。如:

例 18 《吴谨地券》:“受钱人:天官道士。”[16]208

例 19 《朱济南地券》:“书人:天官道士。”[16]215

按:“天官道士”在买地券中职责不一,或作书契人,或作收钱人。《大词典》中“天官”义项较多,天官在这里与“道士”并举,说明“天官”当与道教文化有关系,当指道教所奉三官中的天官。如《夷坚支志》:“天官盛服正坐,侍从整肃。”“天官”即指道教天官。成语有“天官赐福”。道士即传统道教中的道教徒。这里“天官”与“道士”并举,理解为书契人或收钱人。传世文献中,清代《临川县志》记载嘉庆年间临川县(今属江西抚州)出土了一方南宋买地券,其中便有“书人,天官道士”字样。出土文献较早见于北宋政和八年(1117年)《吴谨地券》,即例18。据此,我们可以推算,买地券“天官道士”的说法当起于宋代。

2.4 开皇地主

“A”为开皇,“B”为地主。《人神之契》中凡 4例。如:

例 20 《胡氏二娘地券》:“今用钱二万二千贯,就开皇地主买得阴地一穴。”[16]212

例 21 《温氏九孺人地券》:“用银钱三千六百贯,就此开皇地主,买得阴地一穴。”[16]217

按:“开皇地主”当与上文“皇天父后土母”所担职责相同,担任卖地人角色。地主,许慎《说文解字》:“社,地主也……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17]4这里社神指土地神,土地神也就是地主。开皇,《大词典》:“道书以为劫名。”[18]50道教有“劫”的说法,大概与佛教所说的“难”相似,指人遇到的难关或磨难。但“劫名”之义与文意不符,应另有所指。又隋代皇帝杨坚年号为“开皇”,亦与文意不符。《气出唱》诗云:“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大词典》:“开,开明星,即木星。因为它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古代用它纪年,所以又称‘岁星’。”[14]1309古人祭祀重天文,此处“开”应理解为岁星。皇,指神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尚书》曰:“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19]9所以此处“开皇”当理解为与岁星相关的神祇,如此与“地主”并举,文义可通。传世文献中未见“开皇地主”相关记载。出土文献,较早见于北宋淳熙二年(1175年)《秦秘校地券》:“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五彩信币,诣五土冥王、开皇地主司,买得阴地一穴。”[16]211按此“开皇地主”说法当起于北宋。

AB联合型的词或短语在买地券中也较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再列举几例作为参考。宋宣和三年(1121年)《张公地券》:“地中主吏,皇神后土,土公土母,土家子孙,左右邻里,地中□府,将军社稷,见亡人过往,不得妄有勘责侵夺。”[16]208此处“土公土母”属于AB联合型,“皇神后土”属于ABA′B′联合型。宋宝佑二年(1254年)《张重四地券》:“夔灵魅魅,莫敢逢旗,妥亡佑存,□有不祥。”[16]225此处“夔灵魅魅”为AB联合型。

3 其他

3.1 十二神、社稷十二神、山川社稷十二神

例 22 《张先买地券》:“谨用白银信钱万万千贯文于山川社稷十二神边买得……”[3]105

例 23 《樊氏十一娘买地券》:“今用铜钱……就于恩洽里黄天父后土母十二神边买得……”[3]117

例 24 《杨瑰买地券》:“今用铜钱……就此黄天父后土母社稷十二神边买得……”[3]169

按:《综释》凡15例。“十二神”是指在墓地交易中扮演卖地人角色的神祇。古代以十二地支纪时,十二神指的是十二生肖神。《大词典》:“古代相传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个神。”[11]807在其他地方出土的买地券中也有直接将“十二神”称之为“十二时辰”的,如《王兴李八娘买地券》:“在于皇天父、后土母土岗地骨□□十二时辰边买到吉穴二所。”[20]

山川,《大词典》:“指名山大川之神。”[5]767社稷,《大词典》:“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21]834把山川社稷作为祭祀的对象,古籍中有记载,《墨子·迎敌祠》:“祝、史乃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先于戎,乃退。”[22]557大意为巫祝在战前要向四望、山川、社稷祭告。在这类买地券的书写过程中,书写者以十二神为词义重心,在“十二神”前加上一些与古代祭祀相关的词语(如“山川”“社稷”)。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十二神”“社稷十二神”“山川社稷十二神”并存的局面。有关“十二神”的记载较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转位十二神二十五卷。”[15]599但《转位十二神》已经亡佚,无从可考。

3.2 岁月主者、今日时直符

例 25 《邓处温买地券》:“(知)见人,岁月主者;保人,今日时直符。”[3]257

例 26 《郭氏买地券》:“知见人,岁月主者;保人,今日时直符。”[3]151

按:《综释》凡19例。“岁月主者”在买地券中担任知见人的角色,知见人类似于我们今天讲的中介证人。《地理新书》所记载的买地券行文范式写作“岁月主”。也有写作“岁月日辰”的,如《王思买地券》:“自有文书契券分明,相见人:岁月日辰。”[3]10岁,即木星。古人认为,木星历经二十八宿,每十二个月绕完一次。月,计时单位。农历按月相朔、弦、望、晦的变化周期,即初一至月尽为一月,一年分十二月。“岁月主者”即管理时间的神祇。

“今日时直符”在买地券中一般担任保人的角色。“今日时直符”有时也写作“今日直符”,如《周氏买地券》:“(上缺)人:今日直符,故□(上缺)内外存亡安吉。”[3]119“直符”本为汉代官职。如《汉书·王尊传》:“今将辅送狱直符史。”颜师古注曰:“直符史若今之当佐史也。”后引申为神祇名。如《潜夫论·巫列》:“若乃巫觋之谓独语,小人之所望畏,土公、飞尸、咎魅、北君、衔聚、当路、直符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23]461古人认为,年、月、日、时辰都会有对应的神祇当值。“今日直符”即管理今日的神祇,“今时直符”即管理现在时辰的神祇。“今日时直符”可理解为管理时间的神祇。

以上是对买地券神祇词语的分类释析。我们把神祇词语分为ABA′B′型、AB型、其他。从词义的角度来说,ABA′B′型词语特点表现在AB与A′B′意义上相关,且A与A′之间、B与B′之间意义上也相关;AB型词语的特点表现在A与B之间意义相关;无法归入前两类的词语,我们归入“其他”类。从形式的角度来说,这些词语内部存在着形式上的对偶,我们用关系图来表示前两者,更为直观。如图 1 所示。

图1 买地券神祇词语内部对偶关系示例

在此分类归纳基础上,我们解释了神祇词语的意思,考证了这些神祇词语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较早的记载。陈望道先生认为:“但对偶所以成立,在形式方面实是普通美学上所谓对称。”[24]16对偶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汉民族对立统一的思维习惯和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25]12这既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特性,又反映出了买地券神祇词语的规律性。买地券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出土文献,存在着大量的对偶对称现象。研究其神祇词语的对偶性质,能更真实地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思维特点。

猜你喜欢

河伯大词典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陆谷孙请人“找茬”
陆谷孙请人“找茬”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英语大师”陆谷孙
人神传说之河伯
相差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