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方式

2021-09-07刘建辉赵艳梅

云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使用量废弃物全市

刘建辉,赵艳梅,刘 奎,李 钊

(1.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红塔 653100;2.红塔区植保植检站,云南红塔 653100;3. 通海县植保植检站,云南通海 652700;4.新平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新平 653400)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对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玉溪市随着农药产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造成了极大污染,回收处置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及社会关注的一个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耕地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产生情况

(一)农药生产经营使用概况

1. 农药生产企业。全市有农药生产企业3家,目前只有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主要产品:1.5%除虫菊水乳剂、1%蛇床子素微乳剂、5%鱼藤酮可溶性液剂和1.8%除虫菊·苦参碱水乳剂,近三年平均产量56.13 t,产品销往上海、浙江等省(市)。

2. 农药经营门店及产品。截至目前,全市有持证农药经营单位1983家,其中经营限制使用农药产品的41家,90%以上的农药经营单位(门店)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及村镇。全市经营的农药产品约12549个。

3. 农药使用量。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0.8万hm2,农作物种植面积28.33万hm2,有经济林6666.67 hm2、城镇园林绿化约3000 hm2。据市统计局数字:2018年全市农药使用量4859.91 t;2019年全市农药使用量4587.13 t;2020年全市农药使用量4365.68 t,三年平均使用量4604.24 t,新平、华宁、元江三县农药使用量占全市的59.89%。

(二)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及流向

1. 产生种类。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主要种类有铝塑袋、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铝瓶等。对施用作物的调查:以小香葱、柑橘及杧果等大宗经济作物,基本上使用1000 g(mL)及以上规格包装物为主,其他作物基本使用300 g(mL)及以下规格的小包装为主;对包装物的调查:铝塑袋、塑料袋等复合软包装占60%,规格以10~200 g(mL)为主;塑料瓶占30%,规格以20~1000 g(mL)为主;玻璃瓶占5%,规格400~500 g(mL);其他占5%。对种植大户的调查:塑料瓶占57.41%,铝塑袋、塑料袋等复合软包装占38.25%,玻璃瓶、铝瓶少量。

2. 产生量及积存量。2019年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开展调查,并结合农药经营单位进行实物称量后,得出农药包装物占重量比为11%,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504.58 t;同时对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积存量进行调查,主要积存地点在配药水源处、沟道、田间地头及周边荒地,积存量测算为204.05 t(含已混入田间地头、沟道、水塘等泥土中的部分农药包装废弃物,调查时无法计算在内的约占积存量的15%)。

3. 流向情况。除装药桶大型包装物进行清洗后使用或流入废品收购点外,其他废弃物的主要流向:一是随手丢弃在配药地点,如取水沟、水塘边;二是放入附近的垃圾箱或垃圾池里,随普通垃圾处理;三是焚烧处理;四是创卫等相关社会活动中清除。经调查:一般农户35%的会随手丢弃在田间地头、池塘里或沟里,40%的会焚烧处理,25%的会带到村组垃圾池;种植大户30%的会随手丢弃或带到附近垃圾池,70%的会焚烧处理。

二、回收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中回收难

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药使用者分散,全市种植业以分散式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化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较少;二是环保意识差,农户用药后主动收集交回农药包装物的积极性并不高,从而导致农药包装废弃物分布广、分布散;三是包装规格小,回收难度大。由于农药经营单位主要以销售小包装为主,包装规格粉剂有小到1 g、水剂有小到5 mL,加上农户并无固定取水点,导致废弃物在田间地头、沟道渠边随处可见,严重增加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难度。

(二)集中转移难

农药包装废弃物转移工作:一是无专门车辆进行拉运,给转移环节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集中转移机构不健全,即使回收也不能正常转运出去。

(三)集中仓储难

因农药包装废弃物数量多、占用空间大,所以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仓储需要一个空间大且安全的场所;在仓储环节并无专人管理;目前,县、乡、村无固定回收点及仓库。

(四)集中处置难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个部门或某个单位是无法做好回收工作的,目前部门之间尚未制定联合回收处置方案。

(五)基层投入难

基层财政无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无法持续投入回收、仓储、转运、处置、管理的专项经费,对后续回收处置工作无法持续推进。

三、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治理,是农业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共同参与的回收处置体系。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1.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考核。县、乡、村、组要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管机制和责任机制,采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的原则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要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监管工作纳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中。

2. 制定回收处置方案。根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及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在收集、运输、利用及处置四个豁免环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县、乡、村、组分别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监管方案,明确农业、城建、环保三部门的职能职责,设立机构并落实专人负责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分类利用、运输、处置等管理工作。

(二)加大财政预算

为了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实行财政分级负担制:省级财政预算占回收资金3/4以上,市、县级财政预算配套资金,全面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的建设、回收、储运、处置、管理的经费预算。

(三)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

1. 县、乡、村分别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固定回收站(点)。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调查监测本行政区域内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情况,指导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合理布设县、乡、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

2. 生产经营企业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回收点。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谁生产、谁经营、谁回收”的原则,履行相应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回收达到一定量时主动运到县、乡回收点进行集中贮存。

(四)推进资源化利用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和指导资源化利用单位,财政出台补助政策,鼓励和支持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塑料瓶、玻璃瓶等是资源化利用较好的原材料;资源化利用之外的,应当运到生活垃圾填埋厂或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五)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县级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进行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有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各种违法行为。

(六)加强培训宣传,全面提高环保意识

大力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后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宣传画等多渠道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知晓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治理工作。

(七)持续推广科学用药,促进源头减量

临时废弃物安置点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

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尽量选用大包装的农药产品,统一防治,统一回收,减少单户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做好科学用药培训,在用药季节农技站及植保部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果大户等主体的培训,让使用者科学合理地选用农药、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用农药量和次数,降低环境污染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数量。

猜你喜欢

使用量废弃物全市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