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嵒的笔墨特点及部分作品研究

2021-09-06姚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意趣

姚倩

摘 要:华嵒是清代著名的绘画家,他自幼学习勤奋,擅长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华嵒有着较高的绘画技能和绘画修养,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清新质朴的审美情趣。文章试图揭示华嵒在绘画方面的个性追求,通过分析其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探究其绘画作品中的趣味及其笔墨特点形成的必然性。

关键词:华嵒;意趣;笔墨特点

一、华嵒的生活背景

华嵒(1682-1756年),一作华岩,字德崇,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等,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寒苦,自幼刻苦钻研绘画,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颇为擅长。在扬州的十年,华嵒正风华正茂,在诗书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华嵒的花鸟画作品不同于清朝时期其他画派的花鸟画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华嵒天资聪颖,自幼酷爱绘画,年轻时就在家乡的宗祠中画过壁画。在康熙末年时,华嵒至杭州专心学习诗文,结交了许多文人学士,成为了绘画修养极高的职业画家,其绘画作品也逐渐变得沉稳而富有内涵。为了卖画,他辗转于杭州与扬州之间,与金农、高翔、郑板桥等画家交往,也与当时一些著名的盐商来往密切。在《清稗类钞》中有陈述道:“道光时,华秋岳嵒在京卖画,顾知者鲜。一日,有人以名人字画求售,视之,无佳品,瞥见包画之纸亦为画残,似甚佳,异而视,即己之画也。华怅叹万状,遂浩然出都。”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华嵒的绘画作品并不看重,直到清代中后期,华嵒的绘画作品才真正开始受到关注。

二、华嵒在意境笔墨上的成就

方闻曾经讲过“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中国画所追求的‘神似,就是借物咏志。”华嵒就是用“心”去作画的画家,也是一个极富创造精神的画家。他在取法传统与师法造化的同时,还善于观察日常生活,关注民间艺术,并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与感受。华嵒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对花鸟画的学习是从恽寿平清丽的没骨花鸟画入手的,同时还在作品中融入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意趣以及元明时期花鸟画的秀丽。另外,他还用小青绿山水的画法写石,以山水画中的皴法绘鸟,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他的用笔断断续续,看似柔软,但整体气势却一气呵成,使得绘出的线条显得骨力十足。

华嵒的大多数花鸟画作品既不浮躁,也不俗气;既像工笔绘画,又似写意绘画。实际上从现代艺术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画法,可见其独特而高超的绘画技巧。华嵒作品中的花鸟形象极富情感色彩和个性化特征,意境清新淡雅,寓花鸟以天真之性、天伦之情,很少流露讽刺、发泄之念。他善于将人的感情融于花鸟,将自身的个性融于画意。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托物言志”的“移情”作用,有的是以明显方式表现的,有的则是以隐藏的方式表现的;有的是以吸纳的方式表现的,有的则是以放射的方式表现的。他的花鸟画作品除了能够给人带来视听感官上的体验之外,还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其作品所具有的一种美感。如果再在画上题诗一首,使书画交融,那么其花鸟画作品的意趣便溢于画外。华嵒用笔舒畅轻快,笔墨清新秀丽又不失凝炼,对花鸟意象的把握也很有自己的見解,同时还能传达出深刻的寓意,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很大。

另外,华嵒对其他画派的优秀技法进行了学习,他的绘画技巧还体现着兼收并蓄的特点。华嵒的山水画大多摹仿黄公望、石涛、唐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构图章法多变,不拘一格,常给人以空灵之感。同时,华嵒擅长通过使用黑白、虚实、浓淡、干湿的对比,刻画出简练生动、意境深邃的绘画作品。

华嵒山水画的技法形式多变,水墨、没骨、青绿等绘画技法都在其画中有所体现。其画面的构图形式丰富多彩,极富创造力。华嵒善于借鉴和学习古人的绘画技法,但却又不拘泥于古人的绘画技法,而是善于观察并创新原有的绘画图式,使自己的思想不被自然风景的原貌所束缚。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以及对“师法自然”的深刻领悟,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同时,华嵒还注重为画面题诗。在他的作品中,诗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体构图的起承转合,使得画面更显节奏之美。其作品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得画面在诗词的衬托之下化静为动。由此可见,诗词在其画面中不仅关乎着整个画面的气息流通,而且还关乎着画面的章法布局。这些特点在华嵒的小写意画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华嵒的绘画作品具有新的审美意趣和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丰富了清代花鸟画的绘画技法。

三、华嵒的作品分析

与所看到的现实相比,艺术给人的感觉总是更直接、更集中、更强烈一些。在华嵒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华嵒是一位极具创造性的画家,他将民间的通俗之美与自己的艺术审美意趣相结合,创作出想要表现的事物。其代表作品有很多,如《桃潭浴鸭图》、《天山积雪图》(故宫博物院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天山积雪图》。这幅画面采用的是竖形构图,以狭窄幽长的画卷给人一种天高路远的视觉效果,充分表现了画中人物孤寂的内心世界。画面的设色也十分雅致,色彩之间的冷暖、浓淡搭配都十分考究。

整幅画作从远处看来,天色灰暗,四周空旷,白雪皑皑。让人意外的是,画家并没有着意渲染漫山白雪,而是对画面中的旅人进行了精心刻画。画面中身穿红袍、牵着骆驼的旅人仿佛是一个远行者,他微微抬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与他同行的骆驼也向天空望去,看着那大笔浓墨铺就的山峦挡住的一望无际的天空。另外,骆驼那饱含人情味的神情,使得画面的氛围显得更加凝重。整幅画面情景交融,意境含蓄,画中自题:“天山积雪。乙亥春,新罗山人写于讲声书舍,时年七十有四。”画面下面盖着画印“华嵒”二字,其右下角则印有“空尘诗画”。《天山积雪图》最突出的特点是构图简洁,设色对比强烈,画面充满张力。同时,画家将山水、人物及走兽等题材进行了有机结合,以凝练秀劲的笔墨塑造出任重道远者的孤寂与决心,使观者产生移情心理,从内心深处感悟画面中人物的孤独之意,进而在“物我两忘”中感受画面意境的深层次内涵。

此外,这幅作品还展现了画家的艺术构思和创新思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技巧的成熟与文化的渗入”在其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另外,华嵒《山水花鸟图册》的画面构图相对简练,枝叶很少,目的就是为了突出鸟禽和鲜花。画者通过“删繁就简”的方式,将画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立意标新。这种小写意技法使得画面中的形象颇具古代之意趣。除此之外,他的用笔放松,使得画面呈现出雅致的效果。画面中山石的形象则用水墨法进行表现,与小鸟的形象形成了虚实对比,从而更加突出画面的主体。画面中的鸟儿望向左前方,表达出一种画外之意;左边的一株枝叶与右边的两株枝叶形成对比的同时,又因为枝叶朝向的相反,使画面产生了一种视觉张力。鸟儿与枝叶均用赭石、花青设色,整体画面的色调看起来优雅而沉稳,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倍感宁静。

在艺术表现上,他紧紧地抓住花鸟自身的多样性特点,将花鸟的形象表现得细微而简练。华嵒的画多以鸟为表现对象,而周围的物象设色都比较淡雅。在描绘鸟禽的时候,他以极细的笔触来表现羽毛的质感,通过色彩的过渡变化来增强立体感。在构图上,其作品常采用了三角形构图,以增强画面的稳定性。

华嵒善于捕捉鸟类的细微情感。在华嵒的花鸟画作品中,鸟类总是呈现出一种拟人化的情态。再加上三角形构图呈现出来的稳定性,一动一静,使整体画面显得意趣满满。

四、华嵒笔墨特点形成的必然性

明清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时期,经济、社会层面“暗流涌动”必然会通过文艺作品反映出来,因此,该时期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的文人作家。

在乾隆时期,人民生活富庶,种花养鸟成为了一种时尚,为适应市场需要,华嵒开始专心绘画花鸟。因此,华嵒的花鸟画作品大多是顺应市场审美需要的,其风格也是大众所喜爱的,多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并没有深刻的内在含义。纵观清代的各类画家,山水画画家和花鸟画画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尽管这些画家在创作思想上有着取法自然和摹仿古人之说,但是在表现的技法上有因循守旧和推陈出新的区别。不过,他们的绘画作品在题材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题材的欠缺也是清代的文人画成就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华嵒一生贫困,但他有着较高的艺术修养。在清代社会比較稳定的时期,扬州的民间商品经济发达,形成了浓厚的文学氛围。作为重要的经济城市,扬州的盐业十分发达,华嵒当时经常与盐商交流,买卖画作。同时,华嵒还热衷于游学。他离开杭州后就曾来到广州,在广州结识了很多知名的诗人与画家,包括“扬州八怪”中的金农、高翔等人。虽然华嵒有着众多的艺术家朋友,同时也向很多人拜师求艺,但是他并没有在多种绘画风格中失去自己的特色,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辩证的观念去看待朋友的画作,并在绘画中找到创作的精髓,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

五、结语

至今一些美术史家称华嵒为“清代后半期花鸟画之宗匠”。的确,华嵒巧妙地将画工画的长处和文人画的优点结合起来,开创了画工画与文人画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他反对在绘画过程中照搬大自然中的景物,而提倡从内心深处去感受自然中花鸟、山水等景色的内在趣味,这种善于观察自然的创作理念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华嵒的绘画风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讨,他不仅在花鸟画上颇有建树,在山水画、人物画方面也有所成就,他的画法更是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较之于传统的绘画作品,华嵒的绘画作品摆脱了“匠气”,更具“灵气”,表现力十足,同时又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引发大众的思考。可以说,华嵒高超的绘画水平与其深刻的审美哲学为后世提供了较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薛永年,杜娟.清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刘毅.华喦花鸟画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3]刘源波.论华喦的绘画艺术风格及成因[J].四川戏剧,2013(2):147-149.

[4]王蕾.华喦花鸟绘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5]刘毅.论华喦对恽寿平“写生”的继承与发展[J].书画世界,2012(2):4-18,98.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意趣
意趣缤纷
大自然的色彩奇缘
延续风雅
回 味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趣
在作文升格中让学生懂得“意趣”是诗歌的灵魂
第一学段语文课堂语言磨砺的策略研究
教育,过有意趣的生活
书怀
中国写实人物画的“意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