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区域课程《编玩编乐》

2021-09-06汤婧

幸福家庭 2021年8期
关键词:鞋带毛线纸杯

汤婧

新学期开始啦,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其中五颜六色的毛线最为丰富。毛线可以怎么玩呢?孩子们开始了对毛线的探究。

一、技能篇

技能一:绕

瑶瑶:“我们先来整理毛线吧,我奶奶绕毛线可厉害了,把它们绕成毛线球是不是就乖乖听话了?”淼淼拿起一团试了试,将毛线结拉开,从圈圈里绕过去,再绕回毛线球上,紫色的毛线在小姑娘的手里变得乖乖听话了。可凡凡的毛线球似乎不听话,一绕就掉下来。

盼盼:“用双面胶粘起来。”

苒苒:“毛线再绕紧一点。”

和和:“中间弄个东西,绕起来就容易多了。”

凡凡走到材料柜前,拿起一个一次性纸杯,将毛线的一头用双面胶固定在纸杯上,才绕了几圈,一松手,毛线就松掉了。他将毛线再次拉紧,中间的纸杯变得皱巴巴的,只见他捏住纸杯,纸杯变小了。最后,毛线绕得多了,好像也没有那么容易掉了。

【教师笔记】

“毛线绕起来又松掉了”这一问题,引发了孩子们不同的思考。“整理可真是一个大工程,但我们不怕,看,绕绕绕,绕绕绕,小毛球变大毛球。”阳阳说。几天时间过去了,小朋友们终于把乱糟糟的毛线绕成了大大小小的毛线球。绕绕绕,绕绕绕,光光的圆盘穿新袄;绕绕绕,绕绕绕,吸管、枝条曼达拉;绕绕绕,绕绕绕,瓶儿、杯子更美了;绕绕绕,绕绕绕,弹力绳儿变手环。然然问:“大的弹力绳儿怎么变成手腕上小小的手环呢?”神气的阳阳一边说一边蹲下帮助然然:“拉住转一下,再伸进去转一下。”绕绕绕,绕绕绕,孩子们发现了绕的规律,红的团一团,绿的团一团,毛线球儿越绕越大。通过绕毛线,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小手越来越灵活,还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意识。

技能二:穿

萌萌拿着塑料条:“老师,这个可以用毛线玩一玩吗?”萌萌拿来的新游戏材料引起了同伴们的兴趣。“毛线怎么才能穿过板子呢?”萌萌思考着。在益智区,孩子们搬出了游戏盒,发现板子上的洞洞有点小,毛线软软的不好穿。熙熙、大宝选择了游戏盒里原来的材料—鞋带,用鞋带穿过塑料条上的洞洞。可是没几天,失去了挑战性的塑料片玩具就被他们冷落了。于是,经过讨论,孩子们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一根条:用鞋带从塑料条的上面穿到下面,再从下面穿到上面,用上—下—上—下的模式穿出一段一段相间的直线。

2.两根条:塑料条左右摆好,从左边穿到右边,两根塑料条一起手牵手。

3.多根条: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多样的游戏方式又重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在比赛谁穿的作品更长、更独特!细细的鞋带可以钻洞洞,粗粗的鞋带也有不一样的玩法,“小马良”们用鞋带穿过“神笔”,在大塑料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拉出长方形、爱心、汽车等造型,通过穿一穿、绕一绕,绳子变出了美丽的图案,真是神奇。

【教师笔记】

“穿”这个动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大到穿衣服、穿裤子,小到穿鞋带、穿针引线等。但对于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要求来说,游戏中的穿洞洞,需要幼儿一定的手部力量和定力,在熟练穿的技能“上、下、左、右”后,孩子们逐渐掌握了生活中穿鞋带的技能。

技能三:扭

琪琪和小毛這对好朋友很喜欢在美工区游戏,爱美的她们把长长的丝带剪成手腕长度,用胶带粘住,好看的手链就做好了。可是时间一久胶带分开了,手链就断开了。“想要一条自己亲手制作的手链太难了,如何才能拥有既好看又牢固的手链呢?”琪琪和小毛苦恼着。饭后,走廊里的聊天时光,淼淼给她们提了一个好建议,让她们把丝带扭成像辫子那样,就不容易断开了。

孩子们行动了起来,两根绳子扭起来,一松手又散了,那三根绳子呢?有了编法图示,两股辫儿、三股辫儿,男生女生都来扭一扭。最后通过讨论,孩子们把两边的绳子交叉,再从中间穿过去,有了结就不会散开了。

【教师笔记】

两股辫儿扭一扭很简单,可是孩子们发现一松手就缓缓地散开了,于是就有小朋友跟着示意图开始学编三股辫儿。原来会编三股辫儿的几个女生,因为学会了打结,能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牢固,时常在美工区玩好久。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养成了敢于面对挑战的坚韧精神。

二、编织篇

豆豆:“老师,你衣服这里坏了。”细心的豆豆发现了老师外套后背上的缝儿。小宝:“一根一根的线。”小家伙发现了布匹的秘密。那布是怎么织出来的呢?孩子们随着这件坏了的衣服讨论开来。既然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么强烈,那我们就找找资料,了解一下吧。

我告诉孩子们:“古老的织布机也叫有梭织布机,它的噪声大、速度慢,无法织出复杂的花纹,逐渐被现代工业的织布机给淘汰了。现在的织布机又分为无梭织布机、有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等。”

用什么方法可以玩玩织布呢?通过查找资料,孩子们了解到还有桌面的游戏织布机。那我们就试一试吧。可是孩子们又遇到了新难题:“毛线什么时候走上面,什么时候走下面呢?”于是,我们开始在游戏里寻找解决的办法。

我们在数学区里找到了方法,可以按颜色玩一玩规律游戏:红色、黑色、红色、黑色。按形状规律编一编:粗的条条、窄的条条、粗的条条、窄的条条。按数序规律编一编:1、2、3、4、5……哇,原来我们看着规律玩游戏,一边玩一边找到了编织的方法。编着编着,苗苗说:“老师,我两边的毛线老是掉怎么办?”孩子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于是孩子们一起寻找材料、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幼儿说:“可以用篮子编织就不掉啦。”孩子们进行了尝试,小篮子真的变出了一块小毛巾。

【教师笔记】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中应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孩子们在游戏区玩的过程中找到了编织的规律,掌握了新的编织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幼儿对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的探索兴趣,让幼儿能通过发现问题、敢于实践、解决问题,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孩子们有了小篮子变出小毛巾的经验,便纷纷跻身到美工区,尝试织出一块更大的围巾。

然然:“老师,我想织一块大的布,怎么织呢?”

糖糖:“我妈妈会织围巾,我们也可以学织围巾啊。”

那织围巾需要用哪些工具呢?古灵精怪的和和立刻接过话:“我看见过我奶奶织围巾,用长长的针。”

苗苗:“但是小朋友不能拿针,会受伤的。”

那怎么办呢?小家伙们在查阅资料后发现把盒子变成一个个的边齿就可以编织了。孩子们开始尝试用剪一剪的方法,凸上来、剪下去,一会儿就剪出了像城墙一样的高低齿。绕一绕,绕一绕,盒子真的能织出围巾吗?让我们试一试。

慢慢尝试的乔森的作品已经有了起色,但是这小小的边齿总是容易掉,围巾一下子就出现了一个洞洞。跃跃欲试的豆豆接过乔森的围巾也想试试绕一个,穿上去,“哇!我的围巾更长了。”

有了成功的经验,更多孩子们想要尝试编织。一个鞋盒子已经满足不了尝试过编织孩子的心了,他们信心满满地都想要亲手织一条属于自己的围巾。那还可以用什么工具编织呢?小朋友们分组行动起来。

第一组:慕慕最快,从建构区拿来一个地垫:“老师,这个也有一个一个的齿,可以编织吗?”慕慕开始尝试。几天后,慕慕遇到了困难,小家伙果断失去了兴趣。可是新成员来了,他们饭前想织,饭后要织,就连区域游戏时也一头栽进美工区。

第二组:小朋友们找来杯子:“老師,杯子可以剪哦。”说干就干,小家伙们将软的塑料杯剪成一根根长条,开始编织。

第三组:孩子们在教室里转了好久,聚集在材料柜前,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游戏结束时,乔森把他们的作品举起来,原来他们在纸筒上贴上了一圈冰棒棍,做出了一个“纸筒编织器”。第二天在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带着“纸筒编织器”行动起来。他们织出了比第一组小,比第二组大的围巾,兴奋不已。

【教师笔记】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就有了坚持的动力。重复的规律动作,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考验了幼儿的耐心。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寻找编织器,编织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熟悉了编织的技能,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三、展示篇

孩子们的作品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暖心的阅读区里,有孩子们自己织的毯子、穿上了毛衣的小凳子,营造了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小葵花”童话节如期到来,孩子们带上自己编织的围巾、帽子、手套、美人鱼连衣裙等为演出增色溢彩。

孩子们还意犹未尽,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搜集更多可以编织的材料,学习了更多编织的技能。孩子们还会编出什么东西呢?我们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锦绣幼儿园)

猜你喜欢

鞋带毛线纸杯
纸杯快跑
毛线绕呀绕
你懂毛线的快乐
毛线大改造
纸杯提气球
鞋带也是本钱
英国警察一根价值50万英镑的鞋带
乖巧的鞋带
纸杯的艺术
一种穿鞋带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