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开展幼儿野趣活动

2021-09-06陈媛

幸福家庭 2021年8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陶行知游戏

陈媛

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乡村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返璞归真”。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能有效地提升幼儿野外活动的效果,为幼儿带来更多的乐趣,提升幼儿野外教育的意义。

一、因地制宜,拓宽野趣活动资源

因地制宜,即根据周围的自然资源设计幼儿活动,通过拓宽幼儿户外活动的资源渠道,丰富野外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乐趣。

(一)区域活动,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根据户外活动的场地,为幼儿设计有趣的区域探索活动,引导幼儿探究身边的材料,让幼儿围绕主题内容自主观察、分析、探究,体验活动的乐趣。

例如,在“小草真可爱”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户外大草坪上利用各种工具观察小草的样式形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幼儿利用水粉颜料画一画,有的幼儿利用彩泥照着样子捏出来,还有的幼儿利用掉落的植物进行创意加工等。孩子们沉浸在探究的快乐中,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大自然的乐趣。

(二)远足活动,亲近自然

远足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一次有意义的远足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好机会。

例如,在“大自然的色彩”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开展远足活动,通过考量幼儿的体能,选择适合幼儿的户外活动区域,让幼儿找一找“大自然的色彩”。教师可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切地感受自然,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产生初步地了解。通过远足活动,幼儿看到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自然景观后,会逐渐爱上大自然,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学会发现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三)亲子活动,升华情感

教师可以以亲子活动作为幼儿野外活动的一项辅助活动,通过与家长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选择适宜亲子活动的项目,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升华亲子情感。

例如,在“野外寻宝”活动中,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自己的新年愿望画出来,让家长偷偷帮幼儿达成愿望,在幼儿园增设“宝藏区”,帮助家长将“宝物”藏入幼儿园的某个地方,并提供给幼儿“宝藏”提示图,让幼儿通过“探宝图”到指定的区域“寻宝”。幼儿在寻宝的过程中,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分析线索背后隐藏的信息,有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开发幼儿的智力,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见机行事,投放野趣活动材料

(一)原生态材料,扩大空间

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理论倡导要让幼儿看到事物的本质,真正了解事物,并学会运用。野外活动需要原生态材料的介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

在野趣活动中,孩子们拿来的“草绳子”可以用来绑东西,废旧的轮胎可以当“防护墙”,木板可以搭建自己的营地,草席、草垫可以当成休息的床……教师以幼儿熟悉的、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材料作为野外活动的原材料,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开发幼儿的拼接思维,让幼儿将自己所看到的、所学到的运用到活动中,实现思维的初步迁移,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意义。

(二)低结构材料,挖掘潜能

针对材料的结构、材质、组成等各方面因素,幼儿的游戏材料可分为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相较于高结构材料,更加适合幼儿的活动。

教师可以在野外活动中,根据活动的内容,投放圆形纸壳、圆形管子、圆形罐子等圆形低结构材料,或者投放木块、纸盒、方形纸片等方形低结构材料。在投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分析活动的整个过程,预设幼儿可能用到的材料。在野外活动中投放低结构材料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反复筛选和斟酌,挑选适合幼儿、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低结构材料,并利用低结构材料灵活、易塑等特点,设计较为新颖图案和形状的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探究材料,开发幼儿的思维,丰富野外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辅助性材料,调动内驱

辅助性材料是幼儿活动中一些不常见的材料,这类辅助性材料的投放,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利用辅助性材料,能更加明确活动的目标,让幼儿根据材料的特点,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内容,凸显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活动的价值。

例如,在“草车滑啊滑”野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草垫子,草垫子下面有小滑轮,让孩子们利用斜坡开展“草车滑动比赛”,看谁滑得最远。在游戏过程中,为了避免孩子们受伤,教师要选择较缓的斜坡,让草车不会滑动太快。于是,教师调整了游戏玩法,将草车的轮子卸下,把绳子系在草车前面,变成拉动的草车,让幼儿相互合作游戏。教师通过创新游戏玩法,投放绳子这个辅助性的材料,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匠心独运,探究野趣活动策略

教师独具匠心的活动设计,能全面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用自己的视角解释、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基本的自然规律发展思维。

(一)指导观察,发展思维能力

指导观察,是指在幼儿野外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按照某一客观规律,细致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讲求一个“细”字,仔细观察,悉心发现。

例如,在“它们不一样”户外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户外场地里自主选择想要探索的区域,细心观察花、草、树、昆虫之间的不同之处,用自己的视角,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细致地观察,幼儿能简单区分各类植物,对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有了简单的了解,知道了动物“能动”,而植物“不能动”,初步形成了对动植物的认知。

幼儿教育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要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真知识、真本领,达到“真学”的状态,这也是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二)变化重组,搭建新颖环境

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有限,几次活动后,幼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就会降低对活动的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调整和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设计新颖的游戏内容,灵活组合、变化重组活动材料,搭建出更新颖的活动环境。

例如,在“我是体育小健将”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梯子、绳子、塑料圈、手套、木板等用具,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挑选材料,可以用塑料圈进行拉手环活动或戴手套将木板和梯子组合进行跳格子游戏,也可以用绳子进行拔河游戏。在下一次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关于森林灾难的故事,利用绳子、梯子、木板三种材料,为幼儿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开展以“救救小动物”为主题的障碍过关游戏,创编新颖的活动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因人而异,设计挑战项目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结构的挑战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捕魚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指定区域内用特定的道具开展钓鱼游戏。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钓鱼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小鱼,以及一些具有难度的材料。小鱼钓出来后,教师可提供三条路径供幼儿选择,分别是无障碍、一般障碍和流动障碍。三条路径的难度不同,挑战也不同,幼儿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的能力,选择挑战难度。幼儿之间具有差异性,教师不能一味用同一标准规定和束缚幼儿,而是要尽量设计适合每个幼儿活动和发展的方式,让幼儿能得到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在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野外活动以其开放的空间能带给幼儿更多的想象,让幼儿的思维差异得到“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创新游戏的玩法,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添野外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能在野外活动中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幼儿感受到野外活动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陶行知游戏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