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理念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2021-09-05侯宇王凤双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共享经济大学生

侯宇 王凤双

摘 要:共享经济是指出让商品的使用权,从而将大量闲散的资源重新进入市场流通,消费者只需花费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获得物品的使用权限,满足个人需要。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断拓展,共享经济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本文在阐述共享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主体,试分析共享经济理念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呼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共享经济;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共享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1.共享经济的定义

共享经济是一种通过向陌生人暂时性地出让自己的所有物的使用权以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模式。供给方的资源信息凭借网络平台发布,并提供相应的服务给需求方,其本质是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涉及到供给方、需求方、共享经济平台等参与主体。基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共享经济模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公共交通、住宿、教育资源、食品、时尚等,且这种创新式的融合仍在不断地扩展与完善,显然共享经济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未来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模式。

2.共享经济的特点

(1)技术特征是网络共享平台

共享经济的一大特點是它凭借第三方网络平台来实现信息的发布,为需求方与供给方建立起精准的联系,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售后服务,在产生纠纷时,作为第三方较为公正客观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网络技术不仅为共享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还保证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所在。

(2)主体特征是人人协同参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是标准化和同一化的消费群体,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兴趣成为现代大众消费的新的特征。新的共享理念搭载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和组织,将海量的个体与资源转化成了社会财富。人人都可以成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可以成为需求方,共享经济模式使个体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与实现,人人都是创业者和企业家,这也正是我国倡导的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的题中之义。

(3)客体特征是资源优化配置

共享经济模式的一大优势便是在产能过剩的现状下对闲置资源的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经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大量的闲置浪费。通过联合个体,提高合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出了过剩产能和闲置资源中新的社会价值,创造出了过剩产能中新的生产力,大大降低了库存与产能。可见,共享经济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一大利器,也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4)行为特征是权属关系调整

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人们对权属关系的传统认识,在共享经济产生之前,人们花钱购买商品是为了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即在权属关系上是绝对完全拥有某种资源。而当前,共享经济采用以租代买,以租代售等方式让渡了商品或者服务的使用权,推动着人们的观念转变,实现了从产权观念向共享观念的转变,强烈地冲击了原有经济的主流价值观念。

二、共享经济理念下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1.消费条件

大学生用于消费的资金一般有四个主要来源,一是来自于父母给的生活费,由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已发展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程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通过电子支付形式的碎片化的转账行为,显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学生的消费资金;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报酬,如兼职获得的工资,或者有一些大学生会选择不同形式的创业来增加自己的可支配资金,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博主成为了一种新兴职业,很多大学生秉持创新的精神,通过在微博、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或者以直播带货等形式来赚取报酬;三是学校和国家发放的奖助学金,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待遇提升,增设了奖学金的种类的同时,助学金方面也在不断拓宽获取渠道,例如凭借勤工俭学的形式补贴学生,增设餐厅后勤兼职工作人员、兼职辅导员、学生助管等多种岗位来保障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四是来自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超前支付手段,在此不得不强调由于受超前消费主义思潮与电子支付手段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对于金钱的概念越来越停留在数字表面,更加刺激了消费行为的发生,也影响了其对共享产品的消费频率。

2.消费动机

消费动机是指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特定商品的心理倾向。大学生作为共享经济中的消费主力军,让其对共享产品与服务产生购买欲望的内驱力有很多,从消费心理的层面分析:其一,经济条件相对不宽裕的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选择上普遍体现了求实的消费心理,即在进行消费选择时更加关注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关注能否快速高效地将商品投入使用而获得自我满足感,反而不那么在乎是否真正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共享产品与服务因只出让部分使用权而价格低廉,且具有能满足应急性需求的属性,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群体想要节约开支,以较少的金钱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质的消费动机。其二,大学生选择共享产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从众心理,共享经济受众群体多为年轻一代,由于该群体的消费观念还未完全趋于成熟,因而大学生对于新兴的流行事物的追崇往往很容易形成一股潮流或趋势。在共享经济逐渐流行的当下,加之共享经济的一大特性便是信息的高效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了搭乘共享经济模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网红经济文化的影响,纷纷打卡消费网红共享商品,例如一些网红民宿的热度不减正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的体现。其三,攀比心理也是促使大学生购买共享产品的消费动机之一,2020年10月,上海名媛团曝光,这些假名媛中不乏大学生的存在,她们通过拼单来过奢侈生活,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动机,可见共享经济模式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以共享经济模式来满足自己的不良消费心理。其四,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在经济生活上表现为求异心理。求异心理让很多大学生不仅成为共享经济的消费者,也成为了共享经济中的商品供给者,例如大学生创客通过共享网络平台来销售自己的创意获得收入,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差异性的消费动机。

3.消费偏好

共享经济搭载互联网不断融合新领域,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品类的丰富性。大学生群体以自身的多种需要为中心而发展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消费偏好,主要涵盖了以下诸多领域:共享租车(滴滴出行、优步中国等)、共享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等)、共享房屋(爱彼迎、途牛民宿等)、共享充电宝(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小电科技等)、共享物流(京东众包、人人快递、云鸟配送、我快到等)、共享金融(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共享餐饮(我有饭、隐食家、回家吃饭、丫米厨房等)、共享图书(摩布图书、爱喜阅等)、共享教育与文化资(百度网盘、360云盘、粉笔App等)、共享时尚(小红书、大众点评、美团等)以及二手交易平台(闲鱼、红布林等)。影响大学生群体复购某种共享商品的因素主要有生活相关性、效用、熟悉度、信任、风险偏好等方面。

首先,生活相关性表现在该共享商品或服务紧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共享租车和共享单车便是体现该特性的典型,甚至因为共享租车与共享单车带给学生们更好更便捷的公共交通体验,解决了很多大学生日常行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日常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次,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更加趋于理性,关注购买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问题,无疑这也是促成大学生群体选择购买共享商品或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平台具有对信息高效传播和处理的功能,选择共享经济可以有利于大学生在浏览、比对过发布在互联网平台的商品后,在诸多选择里做出更佳选择,从而实现花费相同的资金,实现更大的效用的目的。再次,熟悉度和信任度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购买共享商品与服务的因素,共享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最开始进入共享经济的风口的品牌会相对更容易被大众熟知和信任,单就共享单车来说,摩拜单车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开拓者,最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到后來经过资本洗牌,演变为小蓝车(哈啰单车)、小黄车(美团单车)、小绿车(青桔单车)三家企业三足鼎立的形势,其背后的集团分别是阿里巴巴、美团和滴滴出行,正是依托背后母公司的强大的资本运行,才会让大学生群体形成对三大共享单车品牌的品牌信任,放心地接受共享单车。最后,不同群体在购买商品时的风险偏好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学生群体作为知识青年,且由于资金不如其他群体充裕,因此在消费偏好方面会比其他群体更多地关注消费所带来的风险,部分大学生会对共享经济保持谨慎态度,一些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会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对共享充电宝是否装有盗刷用户密码的木马程序存疑,因此会从规避隐私泄露风险的角度上选择不使用共享充电宝;还有一些大学生会为了规避资金纠纷风险而不选择共享经济,如担心被售卖假货而不选择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由此可见,共享经济要想被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必须要最大程度地降低该行业所带来的消费风险,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三、共享经济理念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值得肯定的是共享经济在总体上给大学生的消费观带来了正向的引导,共享经济已将共享的理念深深植入了大学生的观念里,对于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大有裨益。其一,共享经济理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共享产品的供给者,追求新意是其共性。大学生不仅可以成为追求新意的消费者也可以成为创意的提供者,而共享经济无疑是实现这种良性循环的最佳第三方平台。其二,共享经济理念倡导人人协同参与,强调运行过程中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和诚信度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三,共享经济理念将绿色消费理念内化于大学生的心中,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掀起共享经济发展的巨浪的同时,也成为贯彻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手段,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绿色消费的参与度。其四,共享经济理念有助于大学生视野的开拓。共享经济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马丁·威茨曼教授对其的深入阐述,是来自于国门外的理念和经济模式,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十大改变世界的想法之一,大学生了解共享经济,参与共享经济也是增长见识,开拓视界的表现。其五,共享经济理念将共享意识厚植于大学生的心中,共享经济一经产生,最先接受它的便是年轻人,年轻人认为共享经济是“不求拥有,只求使用”,共享经济满足了大学生“马上使用”和“用多少就付多少钱”的需求,这种及时高效的经济模式让年轻一代更加愿意协作,更加愿意共享。

2.负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共享经济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模式,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矛盾,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一方面,共享的理念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但是过度地依赖共享的理念反而会产生不良的消费行为。上海名媛团一件浴袍15个人穿,排队打卡拍照星级酒店,高档下午茶......俨然是将共享理念高度运用于实践的案例,但难以否定的是,上海名媛团事件的本质是在攀比心理的促使下,加之过度运用共享理念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不良消费行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在行事时要把握住度的问题,共享经济理念本身并没有所谓对错,但是要严防共享经济理念成为消费主义和虚荣心侵蚀大学生的武器。另一方面,共享经济是对使用权的售卖,因其不存在所有权的转让,便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消费过程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借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而不归还的问题,私自藏匿、上锁、破坏共享单车的问题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共享经济监管制度建设是必然举措。

四、用新发展理念来引导共享经济发展

用新发展理念来引导共享经济发展,让新发展理念的实施与共享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助力大学生消费观、价值观的正向养成。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了解和践行的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共享经济是新发展理念具备可行性的实践路径,新发展理念是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一,创新理念是共享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共享经济创新地凭借网络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形成O2O交易模式,在实现高效整合海量资源和信息的同时,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即不再将购买目的聚焦于获得商品所有权上而是聚焦于高效及时地拥有使用权上,这是更加具有价值性的创新,是思想性的创新。第二,协调理念是共享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共享经济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是践行共享理念、实现共享经济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人人享有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也靠人人。第三,绿色理念是共享经济新的风向标,从绿色发展的理念上来剖析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其实是一种基于现代社会节约资源,整合过剩产能而自觉形成的环保型再消费经济,大学生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也在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对其形成绿色消费理念有隐性的促进作用。第四,开放理念对于发展共享经济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紧密相连,要借鉴国外发展共享经济的好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五,共享理念是共享经济的基础要素,人人享有共享经济带来的便捷,共享经济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分享意识、共享意识大有裨益。总之,要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大学生价值导向的风向标,凭借共享经济提供的具体的实践渠道,潜移默化地将新发展理念厚植于大学生心中。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用新发展理念来引导共享经济发展,让新发展理念的实施与共享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助力大学生消费观、价值观的正向养成。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因此呼吁大学生养成正确消费观念、价值观念是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

[2]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要讲话.2019.

作者简介:侯宇(1996- ),女,汉族,山东省聊城人,佳木斯大学,教学(思政)专业,教育学硕士在读;王凤双(1976- ),女,教授,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共享经济大学生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