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辨中探寻读写活水之源

2021-09-05林金利

新教师 2021年7期
关键词:老麻雀猎狗动作

林金利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大多只关注原文本的表达技法,或是开展模仿训练,或是做平移式的内容迁移,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种“零思考”的读写结合教学状态。在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读写结合要跳出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固定模式,要将思辨素养的培养与读写结合融合起来。也就是说,要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来开展读写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思辨作为连接读写的一条纽带,将读写作为思辨的平台和载体,在思辨中探寻读写活水之源,在读写中提升思辨的深度,形成语文素养。

一、思辨于文本空白处,寻觅读写之源

在阅读教学中,对留白的分析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讀写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思辨的空白处加以引领和点拨,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如《麻雀》一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清楚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这一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写批注、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在一次次文本触摸中聚焦老麻雀的动作“飞”“挓挲”“掩护”“拯救”“发抖”“搏斗”,它的声音“绝望地尖叫”“嘶哑”,以及作者仔细观察老麻雀的一系列行为后,推想到它的心理“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一步步梳理分类,知道这种叠加的写法把英勇无畏的老麻雀写清楚了。但是,文本中麻雀这么丰富的心理活动,作者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就这个话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原来,作者已经用大量笔墨去写老麻雀的动作与神态,文章已经非常“饱满”了。而且,如果动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多了,显得文章“不够真实”,因为神态、动作是看得到的,而心理活动是靠人想象的。在学生紧扣词句研读了细节,清晰了思维,明白了作者表达的秘妙后,再回到文中去想象填补空白。教师出示读写填空练习: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心想   。它站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大声呵斥道   。

巧妙的心理活动的补白,将老麻雀的神态、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勾连起来。此时,学生站在老麻雀的角度必然有话可写。思辨的补白远比教师直接告诉来得深刻,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发现言语价值本真的惊喜感和阅读的满足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可持续性的质的发展。

二、思辨于文本路径图,搭建读写之桥

学生的读写过程本身就会伴随思维活动,阅读与写作之间最本质、最深刻的关联是思辨路线和语言图式。思辨性阅读要在语言的思辨上下功夫,教师要努力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结构或语言样式作为思辨点,助推学生从“阅读的此岸”抵达“习作的彼岸”。

如《麻雀》一文,为了突出老麻雀的伟大母爱力量,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核心问题:“明明写勇敢,为什么还要写怕呢?”经过学生思辨分析,得出因为母爱的力量使老麻雀没有丝毫犹豫地落下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怕”衬托“不怕”。这些都是正面描写。但只有正面描写够吗?就这个话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侧面写谁?当然是猎狗。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写?对比。原来对比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教师适时出示含有课后思考题的“学习单”组织教学,提供阅读思路或线索帮助学生潜入文本找理据。如指导学生聚焦对“猎狗的攻击与后退”的描写开展思辨式阅读。先找出描写猎狗前后变化的句子,进而了解作者写清楚猎狗进攻的四个步骤:走近—嗅—张嘴—露牙。再引导学生思考:这四步能不能换顺序?让学生明白,写好动作描写就是分解每一个动作且要注意动作的顺序与连续性。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猎狗的退缩”这一部分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显性信息读进去,发现作者是从神态到心理描写再到动作描写,准确捕捉细微的变化。虽然字数不多,但看似简洁的细节描写,却把猎狗前后行为的变化写得入木三分,甚至仅仅是一个“慢慢地”的叠加,都能体会到猎狗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再让学生辩论句中的两个“慢慢地”有没有重复,让学生联结背景知识形成观点——通过对比的手法从侧面也能烘托老麻雀的无畏。在完成教学后,教师设置了让学生从学到用的练习:播放母鸡勇斗老鹰护鸡群的视频,让学生把看到的视频先用三句话表达出来,然后再重点针对母鸡勇斗老鹰的部分进行仿写。

三、思辨于文本冲突处,探访读写之道

基于思辨的读写融合设计路径,读中有思,思中有辨,辨后有写,在读思辨写中对话文本,触摸真实场景,发现文本矛盾冲突处,探寻论点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捕捉文本的情节冲突处,从而捕捉新的思维生长点。

如在执教《麻雀》一文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冲突的。设问:老麻雀面对猎狗的威胁,到底是“怕”还是“不怕”?文章真正意图是突出老麻雀的无畏,却为什么要写它的紧张与绝望呢?这样写难道不矛盾吗?在学生自由品读描写老麻雀“无畏”的语句之后,教师又在关键处问:假如你们就是老麻雀,你们害怕吗?为什么?结果一部分学生回答怕,一部分表示不怕。教师并没有马上作出判断,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辨:“那我们现在再认真思考一下,老麻雀到底怕不怕。”认为“怕”的学生提供了“怕”的依据。他们有的从“尖叫、嘶哑”等声音描写感触老麻雀的心声,有的从“挓挲、发抖”等神态描写感受老麻雀的情绪反应。认为“不怕”的学生也找出了相关的依据。教师紧扣矛盾焦点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比较、思辨:老麻雀既害怕,又不怕。是什么力量让老麻雀能忘记这种害怕?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又有了更深刻的新发现:它为了掩护自己的孩子,毫不惧怕地筑起了生命的屏障。老麻雀紧张的心情、绝望的情绪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这并不损害老麻雀无畏的正面形象,反而更凸显它真实、丰满、高大的形象,这正是文章表达的妙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观点争锋,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思维空间、争论空间,让学生在思辨麻雀到底怕还是不怕的过程中,体会到“克服了恐惧的勇敢”是一种更伟大的勇敢,而这勇敢背后的力量就是一种爱的强大力量。学生亲历的是有质疑、有思考、有论证、有评价的学习全程。也就是在“是否矛盾”的言语思辨中,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产生了阅读的顿悟,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效度。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读后感或仿写、续写等,将读思写有机融合成一条教学链条。

思辨是一种理性思维,而思辨读写是一种建构性的阅读与表达,只要将思辨能力与读写结合起来,在思辨中寻找读写之源,就可以使读写结合的教学增值,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读写结合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老麻雀猎狗动作
策划逃跑的羊
猎人与猎狗
聊斋笑传——小猎狗
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动作描写要具体
《麻雀》教学设计
好比喻要细品慢嚼
超越万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