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百词话我党(十四)

2021-09-05

共产党员·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教兴国三峡工程贫困人口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庆祝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更为了让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本刊编辑部特邀专家学者编写《百年百词话我党》,以短小的词条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在本刊上、下半月刊连续刊发。

66. “五个一工程”

199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决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要像抓物质生产重点建设工程那样,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生产思想文化精品,力争每年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电视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后来又增加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一部好的电视理论专题片等)。决定指出,要把实施这项工程作为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弘扬主旋律、推动精神产品生产繁荣的“龙头工程”。“五个一工程”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号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党委、政府和文艺、理论、出版等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思想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很快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67. 邓小平南方谈话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困惑。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在视察途中,他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认清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二是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提出要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实验。三是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四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五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六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68.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党的十五大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年年底,中国农村尚有贫困人口8000万(按照当年的贫困标准),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且多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不仅关系到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以及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1994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简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由此,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到新的攻坚阶段。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溫饱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决战阶段工作,确保实现在20世纪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1999年,中央再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到2000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

69. 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1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电站共设2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总工期17年,工程设计总投资1800亿元。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三峡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将起到重大作用。三峡水库可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间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三峡工程是中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宏大工程,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70.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提出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定》确定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加速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三峡工程贫困人口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广东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
科教兴国和创新之路
三峡工程景观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