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过雷锋的枪

2021-09-05牛泽群

共产党员·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杂木新宾抚顺市

牛泽群

丁龙,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南杂木派出所辅警,同时也是新宾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发起人、南杂木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最美人物”“抚顺市警营雷锋”等荣誉称号。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宾县”)公安局南杂木派出所门口见到采访对象丁龙,刚寒暄几句,一位面色焦急的老人就直奔丁龙而来,将他拉到一边诉说自己遇到的“麻烦”。

听老人翻过来调过去说了半天,原来他是要去银行办事,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丁龙一直面带微笑,不时插话平复老人的情绪,然后又打电话咨询银行,再条理清晰地告诉老人该怎么办理相关业务。得到贴心的指点后,老人乐呵呵地离开了。

“到银行办事儿,他怎么跑来问你了?应该直接问银行去呀!”记者不解地说。

丁龙笑了:“镇上几乎所有人都认识我,对我比较信任,有啥事都愿意跟我说。再说了,服务群众不分分内分外嘛!”

矢志为民勇担当

1966年,丁龙出生于南杂木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从记事起,丁龙就常看到父亲帮着同事和邻居忙这忙那,乐此不疲。有一次,丁龙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总是帮别人忙活,父亲告诉他:“做人要走正道啊!”

从此,丁龙将父亲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1988年3月,丁龙来到南杂木派出所工作,长期担任农村辅警。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时刻以正式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心为群众服务。

丁龙负责南杂木镇农村警务区5个村的相关工作。常年进村入户,他经常遇到或听说一些意外事故:哪里有车掉进沟里了,谁家的孩子溺水了,谁家的老人走失了……2014年,听说抚顺市成立蓝天救援队,丁龙马上报名加入,还系统学习了外伤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助人一臂之力。

2015年,丁龙和几个朋友發起成立新宾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多次组织参加救援行动。2016年5月2日凌晨3时,丁龙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转来的求助信息:沈阳一个由7人组成的“驴友”团于5月1日上午9点在南杂木妈妈沟景区登山后,在山中迷失方向,目前人困体乏,断水断食已达10余小时,其中还有一名病重“驴友”亟待救援。丁龙立即组织11名队员,天刚亮就进山搜救。在方圆20公里的逶迤群山中,丁龙和队友们背着沉重的水和食物,沿着羊肠小道上坡下坎,手脸不时被路边的树枝划伤,一直到中午12时多,才在一条山沟里找到被困的7名“驴友”。此时,丁龙和队友们已是衣衫尽湿、两条腿如灌铅一样沉重,但他们顾不得休息,先给被困“驴友”喂水喂饭,又将他们搀扶到山下交给医护人员。被救“驴友”感激涕零。

到永陵镇帮助搜寻在山里走失的老人、到旺清门镇帮助打捞溺水老人……丁龙和队友们不辞劳苦,随叫随到,受到群众热烈点赞。如今,新宾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已从最开始的十几名队员发展到有正式队员四五十人、志愿者上百人。

学习雷锋献爱心

2012年的一个晚上,丁龙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散步时聊起学雷锋的事情,几人一拍即合,发起成立了“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致力于帮扶困难群体。截至目前,该联盟已累计组织活动几百次,捐款16万余元,拥有12支分队、200多名志愿者,活动辐射全镇所有村庄,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为普通群众带去欢乐。

2013年3月5日,一场暴雪降临南杂木镇,环卫工人忙得不可开交。丁龙组织南杂木镇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联盟志愿者共80多人,从中午一直干到华灯初上,将南杂木镇主要街道和新城路上的积雪清理干净。自此,联盟增加了每年冬季义务除雪这项艰苦的工作。

从2014年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丁龙都要带领志愿者去敬老院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收拾房间,逢年过节还给老人包饺子、演节目。2020年6月,丁龙又带领一批联盟志愿者成立“暖阳阳爱心小组”,让生活有困难的老兵、残疾孤寡老人在风烛残年获得阳光般的温暖,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安心读书。目前,“暖阳阳爱心小组”已帮助20多人次,捐款捐物合计7000多元。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多年来,丁龙积极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15年以来,丁龙组织20多名志愿者到南杂木大西山开展垃圾清理及日常维护活动,一干就是6年多;2016年5月30日,丁龙带领10多名志愿者积极配合抚顺慈善义工总队,到南杂木镇车站社区等全县10个社区、村、小学,为10名残疾儿童送上全市志愿者捐款购买的轮椅、复读机等学习生活必需品……

雪中送炭伸援手

2015年春节前夕,南杂木镇朝阳村一名在西安工作的村民特地来到派出所,满怀感激地送给丁龙一面锦旗,旗上写有10个字——“人民好警察,当代活雷锋”。原来,这名村民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待在老家,生活不便,精神上也很孤独。丁龙了解情况后,每周都去陪老人聊天,并帮助老人种菜、打扫庭院,让身在远方的儿子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由于历史原因,住在南杂木五一街棚户区的百姓家中长期没有自来水,打水需要穿过几百米远的小巷子,再走过一座颤颤巍巍的小铁桥,才能到达水井边。就连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次提水回家都会累得气喘吁吁,更不用提天冷路滑时,老人们出来打水有多艰难了。

2015年,丁龙了解到一名居民因为父母年老体弱,吃水困难,只好放弃外出打工挣钱,就对他说:“你放心去打工吧,你爸妈吃水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从此,每个星期的周二和周五,丁龙都会用自家的小货车拉上十几个大水桶,打满水后送给吃水困难的居民,直到3年后棚户区改造,这片房屋拆除。现在,不时还会有住上楼房的居民到派出所看望丁龙,说几句感谢的话,拉几句家常,其乐融融。

多年来,丁龙用微薄的薪水满腔热情地资助和帮助350多人,“小镇雷锋”的先进事迹在全镇党员群众中广为流传。面对群众的夸赞,丁龙总是爽朗一笑,说出“当代雷锋”郭明义的那句名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猜你喜欢

杂木新宾抚顺市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香菇栽培杂木打块机刀具结构改进试验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开发
新宾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堤防维护与加固方法初探
辽宁省新宾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