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1-09-05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海商法法学院北平

李胜基

初北平,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多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学科建设、法学教育和科研一线,为国家海洋法治建设呕心沥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及《海商法》修订任务,多项咨政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获得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被交通运输部授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在浩瀚的蓝色海洋中,每天都有大小商船鸣响汽笛、全速前行,风雨无阻、浪涛不惧。对于众多中国货运船只的水手来说,他们还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豪感。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管理效率的“中国海法体系”的正确指引,有多个海事国际组织中“中国声音”的有力支持。

本文主人公——遼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便是“海法及国际海商事仲裁中国话语权”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硬钢丝”与“软科学”

“当一名船长”曾是初北平的梦想。1992年,家境不富裕的初北平考入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的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学习航海技术专业。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品学兼优的他乐于事无巨细地为老师同学服务,赢得了全院师生的认可和喜爱,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1993年,初北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四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毕业前夕,初北平来到一家国际航运公司实习,被安排到一艘往返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船上,从一名水手做起,从打扫甲板等琐碎的活儿做起。

在一望无际的印度洋上,初北平和水手们顶着烈日,为吊运几十吨的原木做准备工作——将硬钢丝穿连成扣。水手们汗如雨下、满手是血泡不说,购买钢丝的昂贵费用还得由船方负担。一趟下来,船方的运费利润所剩无几。“由于货物原因造成的钢丝消耗,为什么要由船方负担?”初北平的疑问引起了船长的注意,他拿出一份英文合同给初北平看:“‘只要货方需要,船方要准备足够的钢丝,合同里就是这么写的。中国货船对这则‘霸王条款大多忍气吞声。我们不善于跟外国人掰扯道理,更别提打官司了。”

听完这番话,初北平心里五味杂陈,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徐徐的海风中,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鸟落在船舷上,似乎在帮他排解愁绪。初北平很快便摆脱迷茫,找到新的目标——回母校去,研究海商法这门软科学,教书育人,让更多的中国船员掌握海法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冷板凳”与“热咖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1997年,初北平以优异成绩成功考取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研究生。1998年,市场经济法学院与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国际海事系合并组成法学院,为初北平实现目标提供了更好更大的平台。为尽快实现从工科到法学的跨越,他坐得住“冷板凳”,心无旁骛、惜时如金,像海绵吸水一样孜孜不倦地汲取专业知识,研究了海量的海商法案例,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锚定目标志不惘,飞扬青春勤不怠。初北平的寒窗苦读也许鲜有人知,但他的成长进步和丰硕成果却赢得众人称赞:2000年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海商法方向),2006年获副教授职称,2008年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海商法方向),2009年7月获教授职称,2010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获得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海商法协会“中外运”杯海商法论文优秀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撰写、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以及科技部、交通运输部等省部级以上项目数十项;撰写一系列涉外、涉海咨政建议,其中5篇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牵头成立海商法修改研究工作组并担任组长,扎实推进国家法律修改任务;参与“东方之星”重大沉船事件现场救援工作、多起重大疑难案件的论证工作和多起涉外案件应急处置工作;在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为多家中国企业相关跨国案件提供法律支持……

一个真正的学者必须具有坚定而正确的民族立场和国际视野。初北平不仅“花开”国内,还“香飘”国际,积极参与国际海商事仲裁实践,担任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新加坡海事仲裁员协会等多个协会的中国籍仲裁员,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优良的业务素质,为中国籍仲裁员和中国仲裁赢得国际认可起到示范作用;担任国际海事委员会跨境海事破产工作组委员,为《国际跨境海事破产示范法草案》提出“中国建议”;代表中方当事人参加伦敦、新加坡等地的临时仲裁,以及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仲裁数十次,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与认可。

2018年,初北平在国际海事委员会执委会委员全球竞选中胜出,为提升国际话语权争取到了宝贵的“中国席位”。竞选结果出来后,国际海事委员会主席斯杜尔特在上海国际会议上率先公布了这一消息。与会的外国同行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初北平表示祝贺,有人递给他一杯热咖啡,用生涩的汉语说:“初教授,祝贺你,你真棒!”

“有进步”与“无掉队”

“虽有遗憾,没当上穿越浩瀚海洋的船长,但却自豪,因为我成为引领学生徜徉知识海洋的‘船长。”作为法学院院长,初北平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这一问题,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法学院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努力使学院的每名师生每天都有收获和进步。近5年来,学院本科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一流专业,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项,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

教师的天职是培养学生。“初心不改、情怀不减、奋斗不止”这12个字是全院教职工和一茬茬学生对初北平的一致评价。耕耘杏坛二十余载,初北平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用知识和爱浇灌他们成长,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让有难处或短处的师生都变得优秀,他牵头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屡获省级及以上奖项。他说:“把我的学生无一例外地培养成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的人才,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骄傲。”

猜你喜欢

海商法法学院北平
交通部公布2022年立法计划海商法和港口法的修订在列
北平的秋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想北平
中国海商法研究第27卷(2016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