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主题学习下的《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21-09-03朱玺王双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朱玺 王双梅

摘 要:随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群文阅读法更加为学界关注。本文以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为核心,以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1-4篇书信为组群的作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期对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做一点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 《答司马谏议书》;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05-002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部编本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及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的学习过程,本文在单元主题学习的框架下,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对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做教学设计,与之组成群文的作品是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1-4)。群文阅读教学法,即指师生围绕一个(多个)议题和一组文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从而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围绕“议题”,注重群文主题的聚焦性;将文本进行组群,着意于整体感知、对比深研;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构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引导、协助。

授课篇目: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书》(1-4)

篇目出处: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第15课,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1-4)群文阅读的拓展篇目。

课时:2课时(90分钟)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都是古文,古文阅读相比于古诗词、小说等来说,阅读难度增加。如对文言文特殊词汇、特殊句式是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的,古文阅读数量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古文阅读语感、对文意的理解,进而影响对文章主旨、文人精神的理解。仅就读懂层面来说,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古文学习是存在一定畏难心理的。

二、教材分析

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主题为“倾听理性的声音”,本单元共四篇古文: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杜牧《阿房宫赋》、苏洵《六国论》,都是古文的名篇佳作,文体上有书信、辞赋、史论,体现的文人精神都指向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单元内容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1]。就难易程度来看,本单元整体上难度偏大,这不仅因为文章本身的逻辑性、思辨性强而带给阅读上的难度。还因为学生要想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担当精神,需要具备相关历史、文学等的延伸阅读。这也给阅读带来了困难。就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而言,涉及的著名历史事件有王安石变法、著名的“嘉祐科举”,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名人。如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司马光等。历史层面的积累,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中国历史教材有对“王安石变法”的一段表述;高二选修中国历史教材有“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一些介绍,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一段历史。但还不足以支撑对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创作社会时代背景,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提供阅读资料才能深入了解。

三、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领会作者观点及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2]将这一单元目标落实和分解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本课教学目标为:

1.能够借助工具书等,对特殊词汇、句式等做解读,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背诵课文,掌握文章主旨。

2.能够结合社会时代背景,理解和把握围绕变法改革,王安石、司马光的基本主张、立场、目的,并能对二人的政治主张有独立的理性分析、评价判断。

3.领悟作者的家国情怀,深刻体会和认识古代文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对王安石、司马光围绕变法的政治主张的理解和把握。2.深刻体会和认识王安石、司马光所代表的古代文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法;专题讨论法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与环节

第一环节:导语

魏征、王安石、司马光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魏征以敢谏、善谏闻名,我们刚刚学过的《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劝谏唐太宗在国富民强之时也要居安思危、爱民于心。居安思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谏臣的不畏皇权、心系社稷的责任与担当。王安石以主持变法而知名。我们知道王安石与司马光私交情谊不薄,但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却持反对意见的。并为此写了四封书信《与王介甫书》。而王安石在神宗熙宁三年(1070)给司马光回信与之辩论。那么,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在变法问题各自的主张是什么?二人分别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有着什么样的目的?

第二环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汇报

教学活动1:

1.检验学生课前阅读、背诵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情况。找一学生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找一生背诵课文,全班齊背课文。

2.检验学生课前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情况。

教学活动2:

1.检验学生课前解决字词句等自学、整理情况。

2.教师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字词句学习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注重举例和练习。

教学活动3:

对阅读不够、背诵不够的同学,课上反复阅读。

【设计意图】

第一,课前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熟读。后者要求背诵,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真正背诵下来的时间,需要推迟到本课讲完。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特殊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疏通文意,这是古文阅读、理解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具有阅读的目的性,并在文章的对比中更容易找出观点上的不同,为探究式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学习任务群: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辩驳司马光的谏议,阐述了自己哪些基本观点?

2.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具体阐述了关于变法的哪些观点,表达了怎样的建议?

教学活动1:

学生回答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对核心课文内容的解构、提炼关键信息、归纳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教学活动2:

学生回答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对延展阅读课文内容的疏通、梳理能力,有助于对文言文阅读拓展和积累。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任务

第2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导课(接上一节)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接上一节)

教师导入课程后,展示学习任务群(接上一节):

3.找两位同学对诵、演绎王安石、司马光二人的辩驳,感受言辞的犀利、针锋相对的气势。

4.王安石、司馬光二人同朝为臣,私下情谊也甚厚。但是二人却在变法的政治观点的不同,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相互驳难。请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社会时代背景谈谈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有道理?从二人的立足点、目的角度思考,他们身上有着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的怎么样的精神?

教学活动3:

小组内两两同学结对,演绎王安石、司马光二人的辩驳过程,要求观点准确、表达清晰明白。

再找两组演绎较好的同学,在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

1.通过对诵、演绎活动,能够进一步激活课堂,引发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理性思辨的兴趣。

2.一方面通过分角色对答,能够帮助学生重建政治观点辩论的语境以及文言文表达习惯,学生们能在重构和对答、演绎中,更能捕捉和把握王安石、司马光文字的言外之意,锻炼学生的语言构建、交流表达能力。

3.学生在内容的构建中,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共四封书信,司马光对王安石提出的变法主张提出质疑,并指责其五大罪状: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第二,王安石围绕这五大罪状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核心是“所操之术异也。”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第三,注意二人的语气、节奏、气势等注意符合历史人物身份和辩驳的特征。

教学活动4:

学生回答王安石、司马光二人观点的立足点、目的,并回答谁的观点更有道理?说明依据、理由。

第三环节:专题讨论

1.教师展示专题讨论主题和要求

主题:“责任与担当”

要求:第一,自由表达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再讨论,或存疑。第二,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表述明白,并联系当下及自身。第三,准备好发言提纲。

【设计意图】

第一,让学生自由发挥,更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维度。

第二,要求思路清晰,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把握能力。

第三,要求联系当下及自身,让学生能够从体悟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精神,面向未来和自己,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和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活动5:

学生思考、撰写发言提纲。

找3-5位同学口头谈一谈自己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教师在每一位学生发表看法后,进行评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表达逻辑性的指导、认识深刻性的启发。

【设计意图】

1.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上得到提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接[3]。

2.在生生、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评价,有利于形成学生对“责任与担当”主题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学生口语交流表达能力

3.中国古代士大夫心怀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语文学科素养的一个实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4]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都是立足现实问题,提出针砭时弊的建议和措施,他们不畏皇权,不因情谊而对政治见解妥协。他们心系天下,勇于担当,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党同伐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个青年学子,在国家发展的洪流中,既是对我们时代责任与担当精神的考验,也是我们践行这种精神的时代机遇。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9.学习任务群6:“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2]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43

[3]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9.学习任务群6:“在学习目标与内容方面的第二点要求:“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4]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