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生猪价格的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

2021-09-03薄晓威高明辉刘清河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需求量存栏猪肉

薄晓威 ,闫 薇,高明辉,吴 迪,刘清河

1.吉林省12582农信通综合信息平台,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效益是构成我国牧业经济的核心,也是GTP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作为商品进入流通市场,就必须具备商品的一切属性,其价格就会受市场各种要素的影响和控制。生猪价格是生猪生产发展的核心动力,分析影响生猪价格各要素的变化,探讨、研究并掌握各种要素对生猪价格影响的相关性是发展养猪业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我国(我省)生猪生产中影响价格的几个变量要素的逐一剖析,就会了解影响生猪价格核心要素的变化规律性和重要性,从而适时改变生产方式及规模,取得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1 影响生猪价格变化的要素及关联

在生猪生产中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变量要素有:社会需求量的大小、生猪生产模式与规模的制约、区域存栏量的多少、政策与法规的干预、疫情与灾害的影响、玉米价格的波动、猪肉进口数量以及其他关联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在不断地发生着质或量的变化,而且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每种要素的变化都会对相关要素和生猪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对多年数据的归纳整理、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八大变量要素与生猪价格影响的相互关系,有些要素之间还具有一定的交叉影响关系。

1.1 社会需求

主要是指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猪肉总量的需求,因宗教信仰、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对猪肉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对猪肉需求量大的对生猪的需求量也大。社会需求还包括以生猪机体组织为原料的化工生产企业对原料的需求,现在随生产企业减少而缩减。

1.2 生产模式与规模

指生猪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的大小,包括猪场的类型、大小、饲养头数。还包括饲养管理的科技含量,如纯人工操作、半机械化、全机械化、智能化。

1.3 政策与法规

涵盖国家制定的关于动物防疫、养殖、销售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制定的有关饲养业的规章制度,如建场地址、饲养规模、环保卫生、屠宰与销售等。

1.4 存、出栏量

指全国及各地区或市县进入当时统计的可繁母猪、育肥猪的饲养数量及屠宰量。

1.5 疫情与灾害

指流行性传染病或突发的区域性传染病引起大批生猪的死亡及政策性扑杀。还包括气候灾害引起主要饲料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1.6 玉米价格

玉米是猪全价配合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占配合饲料的60%以上,是影响饲料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

1.7 猪肉进口量

全国(全省)及某一地区对猪肉的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进口猪肉投放市场过多,就会打破供求平衡而导致猪肉价格变化,引起生猪价格的发生变化。

1.8 其他因素

指全国或区域性的节假日需求变化,以及突发的、不定期的生猪交易外运。

2 八大变量要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八大要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着生猪价格,同时每种要素本身也在适时地变化中,所以称为变量要素。此八大变量要素之间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互相影响关系。

2.1 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从全国视角考量,对生猪数量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但因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相对稳定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长江以南地区因气温较高,饲养成本相对高,生猪胴体保存成本较高,所以生猪价格要高于华北、东北地区。中国传统节假日期间需求量增加,全国生猪价格也会高于平常时期。夏季气温较高,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生猪价格也会随之下降。社会需求量是生猪生产的原动力,也是对生猪价格影响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变量因素。反之,生猪价格对需求量也有一定的反制作用,当生猪价格拉动猪肉价格突升时,人们对猪肉需求量下降,社会对生猪的需求量就会明显下降,价格也会随之降低。

2.2 生猪生产模式与规模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和规模是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解放前一直是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传统养猪模式,养猪是为了解决家庭食肉的问题,所饲养的生猪品种大多为地方品种,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高。又因是以家庭为单元的纯人工饲养,饲喂传统的单一饲料或厨余料,这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不仅投入成本大、效益低下,也未能进入流通领域形成商品,所以各区域的生猪没有商品意义的价格,这种生产方式严重的障碍了养猪业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政府为了满足市场和人民对猪肉的需求,提出发展养猪的指导性方针,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应运而生的以农户、个体养猪场遍布全国农村,生猪数量虽快速增长,但仍局限在传统的饲养方式。这是一种以小型、分散、管理差为主要特征的饲养模式,导致了生猪价格的不确定性。生猪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价格随存栏数量而变化,随饲养户的加入与退出的频率而有节奏、有规律的波动,形成了大约每四年一次的“猪周期”变化。生猪价格低迷阶段严重的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导致存栏量规律性的下降。

2.3 存、出栏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国库及地方冷冻库库存生猪胴体以及各地猪场母猪、育肥猪存栏量对全国和地方的生猪价格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当某一地区育肥猪存栏减少时必定影响出栏量,生猪价格就会立即跟随提高,而母猪存栏量减少时,需过一阶段才能表现出生猪价格的提高,这就说明了生猪存、出栏量与生猪价格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而生猪存栏量又受生猪生产模式及生产规模的制约,所以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科学的生产规模是保证生猪价格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猪肉正常年产量为5 500万吨,2019年因出栏量减少仅生产猪肉4 255万吨,2020年仅产4 100万吨,缺口分别为23.4%和25.2%,所以导致全国生猪价格居高不下。2018年受国家环保政策的规范及非猪疫情的双重打压,导致2019~2020年生猪存、出栏量明显下降,生猪价格快速上扬,最高达到36元/kg以上。

2.4 有关政策法规的干预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满足人民改善生活质量和对肉食品的需求,制定了很多鼓励生猪生产的政策和制度:如“见母就留”、“一人一猪”等政策,使我国广大农村生猪存栏数有了巨大提升,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在养猪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逐渐达到非治不可的程度。2016年12月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对农村养殖业进行了有效整治,促使大批违规的猪场下马停产,一时造成国内大部分地区生猪存栏数减少,加之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冲击,导致生猪价格异常上升。2018年底至2019年在国家紧急出台一系列鼓励规范养猪的政策后得到有效改善,到2020年底生猪存栏数下降趋势才有所缓解,生猪价格也随存栏数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下降,可见政策与法规对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影响度之大。

2.5 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进入近代养猪阶段,玉米是猪配合饲料中的主要能量饲料,可占全价配合饲料的60%以上,所以玉米价格就决定了饲料价格。养猪专家与经济学专家经多年的研究得出了“猪粮比”来衡量养猪效益的方法,即比值在6~9区间为生猪盈利的正常值,小于6说明生猪生产亏损;大于9,就提示着生猪价格过高或生猪存栏不足,或价格存在泡沫。在每一个“猪周期”中,玉米价格都起一定作用。

经统计分析得知,非洲猪瘟疫情前的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趋后性,即延后一年才能表现出来。由此推论,趋高的2020年吉林省玉米价格会导致2021年底至2022年生猪价格的上扬。

2.6 疫情与灾害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动物多种传染病对养猪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威胁,特别是对猪敏感性极强的、尚没有商品疫苗的非洲猪瘟对养猪业具有毁灭性打击。2018年8月辽宁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后,很快蔓延致全国各地,因发病扑杀给感染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生猪存栏数锐减的情况下,全国生猪价格爆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价,2019年底吉林省生猪价格达到36~40元/kg。另外,大面积或局部的自然灾害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从而使其价格升高,如2020年吉林省遭受风灾导致玉米价格的上扬。作为猪饲料主要成分的玉米提价也会影响生猪的价格。

2.7 猪肉进口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在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过高时,政府为了照顾群众生活、平拟市场价格,会进口猪肉投放市场以满足群众对猪肉的需求。在市场猪肉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时,就会反馈对生猪价格产生合理的干扰作用。我国适量的进口猪肉及冻储肉投放市场主要是为了起平拟猪肉价格过高作用,对生猪价格不构成明显的影响和干扰。

2.8 其他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传统的节假日对猪肉需求量增长以及局部的大量生猪外运都会对当地生猪价格产生影响。2021年春节前吉林省各地生猪价格的变化足以说明:在我国传统的节假日来临前由于需求量、储备量增加,再加上外运量增大,生猪价格会明显上扬,而临近春节前后,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价格明显下滑。2020年8月至年底生猪价格有一定的回落,到距春节前一个半月起,生猪价格明显上扬,达到最高值,而临近春节及节后价格明显下降,这就是群众说的“节日效应”。

3 分析与讨论

3.1 对我国生猪生产模式变化的预测

我国生猪生产模式、结构特点的发展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会逐渐实现由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化,进而实现智能化。生猪生产将会随着高度机械化、智能化的推广和普及逐渐消除干扰生产的恶劣因素(小、散、乱、差),生猪规模化饲养的大型企业占养猪业的比例也会大大提升,由原始的生产模式及小乱差的规模而导致的生猪价格的“猪周期”将彻底消亡,随之而来的是生猪生产的可控期和价格的稳定期。

3.2 生猪价格走势的分析

在多种要素制约下,生猪价格的“猪周期”形成,其原因是以散户为主导的生产格局导致规律性的聚散造成的。在国家环保政策的约束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下,小型猪场和专业户纷纷退出养猪行业,虽然造成全国性暂短的生猪短缺,但净化了生猪生产的不良格局。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措施的激励下,2020年底全国生猪存栏量得到了快速恢复,而且较大型的规模化养猪场逐渐占有主导地位,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养猪场也纷纷上马,这就预示着我国的生猪生产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猪周期”规律性变化将成为历史,生猪价格即将逐步稳定。生猪生产随着各种制约要素的向好,生猪价格将会在相对稳定的、合理价位区间小幅震荡运行。

3.3 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生猪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是随生猪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经分析,可将我国生猪生产粗略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状态饲养、传统人工饲养、初级发展阶段、技术进步阶段、现代化饲养兴起,见表1。

表1 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影响生猪价格的多种要素中,社会需求是硬性不变的稳定要素。而疫情是降低存栏量、导致生猪价格突涨的主要因素。在无疫情年份,存栏量和生产规模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其他要素均居次要地位。随着科技进步,生猪生产将会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科学的生产规模和合理的存栏量将会导致生猪价格持久稳定。

猜你喜欢

需求量存栏猪肉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猪肉卷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