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莱芜区韭菜优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产品试验探讨

2021-09-02李乃景高燕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灌根莱芜株数

李乃景高 燕李 凤

(1.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办事处 山东济南271100;2.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山东济南250002;3.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316)

济南市莱芜区不仅是钢材强区,也是农业重要区域、蔬菜之乡,是著名的“三辣之乡”,1960年2月,全国八省二市姜、蒜、葱生产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莱芜生姜被列为全国名贵产品,1961年莱芜被列为省属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除莱芜“三辣”之外,韭菜、芹菜等精细菜亦闻名全国,以生产名、优韭菜、芹菜等精细菜为主的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跻身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济南市以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韭菜种植多为设施生产,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及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使土壤条件恶化,韭蛆等土传病害加重,部分植物产生自毒作用,导致产量、质量和效益下降,影响了韭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试验研究韭菜优质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探讨绿色韭菜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对韭菜生产病虫害防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集成推广韭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模式,对于提高济南市韭菜产品品质、产量及种植效益,确保蔬菜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保障生态环境友好,促进农民增产增效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韭菜品种 寒赛雪松。

1.1.2 供试药剂 ①昆虫病原线虫制剂(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②“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冲施肥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③禾力素 (山东丰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④佰草仟药(济南圣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提供);⑤碳氢核肥(山东碳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⑥噻虫胺(25%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处理1)、“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冲施肥(处理2)、禾力素(处理3)、佰草仟药(处理4)、碳氢核肥(处理5),2个对照为噻虫胺(CK1)和清水(CK2)。每个处理试验小区面积为20 m2,重复3次,试验处理随机排列。

1.2.2 处理方法 ①昆虫病原线虫制剂。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将昆虫病原线虫制剂用水稀释进行灌根处理,使用量为4袋/亩,间隔7 d,连续灌根3次。注意在阴天或晴天上午9:00以前或下午5:00以后施用。②“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冲施肥。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将冲施肥随水灌溉,10 L/亩,间隔7 d,连续灌溉3次。③禾力素。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将禾力素A包和B包加入15 kg水中,混匀后均匀喷施于叶面,间隔7 d,连续喷施3次。④佰草仟药。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灌根:将佰草仟药A对水750倍(20 mL包装1瓶,每瓶兑15 kg水)与佰草仟药B对水1 500倍(1 000 mL包装)进行灌根处理,使用量佰草仟药A用量2 kg/亩,佰草仟药B用量1 kg/亩;叶喷:将佰草仟药A兑水400倍(20 mL包装2瓶,2瓶兑15 kg水)喷施于叶面和地面,使用量80 mL/亩。第1次灌根与叶喷同步,先叶喷再灌根,间隔7 d,连续灌根3次。⑤碳氢核肥。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将产品100 mL加水15 kg均匀喷施于叶面,使用量100 mL/亩,间隔7 d,连续喷施3次,喷雾时叶茎不形成水滴即可。⑥噻虫胺。试验小区韭菜株高达1~3 cm时,将25%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兑水灌根,使用量240 g/亩,间隔7 d,连续灌根3次。⑦清水。按常规管理,不使用任何药剂进行防治,只喷施适量清水。

1.3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济南市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属基地大拱棚内,安排试验示范田0.63亩,由于前期种植在茬口安排上注重轮作换茬,在种植模式上推行较先进的冬春茬韭菜种植模式、春割秋养模式、秋割春养模式,韭菜一年割2~3刀,采用蚊蝇活动盛期不割韭菜或割后用草木灰覆盖、安装防虫网等农业、物理绿色防控措施,大大减轻了韭蛆和其他病虫害发生率,试验区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试验区韭菜生产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每个处理间除使用供试药剂不同外,在其他管理方式上均相同。

1.4 试验记载

试验于2019年11月5日开始,11月12日调查第1次处理7 d后受害株数,11月19日调查第2次处理7 d后受害株数,11月26日调查第3次处理7 d后受害株数。12月6日对试验小区韭菜产量进行测产。同时,做好试验示范区韭菜各项调查指标记录工作。

1.5 指标测定方法

1.5.1 韭菜病虫害防治效果测定 处理前,对每个小区采取5点取样方式进行受害株率调查 (病害主要为灰霉病、疫病,虫害主要为韭蛆、烟蓟马、蚜虫、葱须鳞蛾),定点定株调查,每个样点选取50株,每个小区共调查250株,分别记录。处理后分别调查第1次处理7 d后、第2次处理7 d后、第3次处理7 d后的受害株数,以各处理与对照区受害株率计算防治效果。

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受害株率-处理受害株率)/对照受害株率]×100

1.5.2 韭菜产量调查 处理结束后测定韭菜小区产量,折合亩产量。

1.5.3 质量测定 产品收获时用速测仪测定质量是否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虫害防治效果分析

由表1、表2可知,第1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清水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分别为87.75%、85.37%、80.44%、78.06%、75.69%;第2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清水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5, 分别为86.37%、84.16%、72.74%、70.53%、68.14%;第3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清水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5,分别为83.61%、81.62%、71.36%、69.37%、67.38%。 第1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噻虫胺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分别为27.96%、13.98%、-15.05%、-29.03%、-43.01%;第2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噻虫胺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5,分别为33.33%、22.50%、-33.33%、-44.17%、-55.83%;第3次处理7 d后病虫害防治效果对照噻虫胺由高到低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5,分别为27.21%、18.37%、-27.21%、-36.05%、-44.90%。

表1 试验示范受害株数调查

2.2 对韭菜产量、质量影响分析

由表3可知,试验示范韭菜产量由高到低为处理3、处理2、处理5、处理4、处理1,亩产分别1 782.39 kg、1 699.28 kg、1 663.88 kg、1 626.98 kg、1 404.67 kg,分别比CK1增产34.96%、28.67%、25.99%、23.19%、6.36%;分别比CK2增产42.54%、35.89%、33.06%、30.11%、12.33%。质量测定为全部合格。

表3 试验示范韭菜产量、质量统计

3 结论与讨论

3.1 新技术、新产品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

试验结果表明,5种绿色韭菜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对韭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3次处理防治效果对照清水较高的分别为87.75%、86.37%、83.61%,较低的分别为75.69%、68.14%、67.38%。在调查时发现,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韭菜长势较好,茎秆粗壮,株高较高,叶片宽厚,叶色深绿。使用新肥料产品的韭菜试验区由于长势较好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病性,病虫害发生较轻,比对照清水有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2 新技术、新产品在提高韭菜产量和质量上效果明显

试验结果表明,新技术、新产品使用对韭菜生产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处理3增产效果最明显,韭菜亩产1 782.39 kg,分别比CK1、CK2增产34.96%、42.54%;处理1增产效果最低,韭菜亩产1 404.67 kg,分别比CK1、CK2增产6.36%、12.33%。质量测定为全部合格。

总体来说,处理1、处理4病虫害防治效果较明显,处理2、处理3、处理5增产效果较明显。建议在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对病虫害防治和增产效果明显的新产品进行优化组合并运用在韭菜生产上,进一步提高韭菜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灌根莱芜株数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4种杀虫剂灌根对设施甜瓜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6种杀菌剂灌根防治马铃薯炭疽病药效试验研究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莱芜:40年变迁缩影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