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川县春蒜苗品种适应性筛选及栽培技术

2021-09-02赵玉花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剑川白皮过磷酸钙

赵玉花

(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剑川671300)

剑川县属于高海拔冷凉地区,光照条件好,土地肥沃疏松,风力大,自然隔离条件好,作物品种单一,病虫害少,适合于种植喜冷凉、耐寒蔬菜和喜温蔬菜的反季节种植。春蒜苗在剑川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5月新鲜蒜苗上市,恰好这时国内市场蒜苗空缺售价高,蒜苗亩产值在1万元以上。但是多年来由于春蒜苗种源杂乱,选择种植品种一直困惑着当地的蒜苗种植户。针对这一难题,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春蒜苗种植区进行了蒜种适应性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县春蒜苗栽培的专用品种,通过在本地区实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为筛选出适宜在剑川高海拔冷凉条件下春季栽培的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田间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的春蒜品种,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20年实施了品比试验,并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春蒜苗种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来源

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剑川本地蒜均从当地市场购买,兰坪蒜种从兰坪市场购买。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剑川县甸南镇回龙村,海拔2 200 m,年平均气温12.3℃,年均降雨量731.1 mm,年日照2 218.15 h,无霜期160 d。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为疏松肥沃的壤土,交通便利,排灌条件良好,前作种植水稻。

1.3 试验设计

在肥力均匀的同一田块内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3 m2(3 m×1 m),3次重复。每小区120株,密度为40万株/hm2,实行宽窄行种植,按株行距4 cm×12 cm播种,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1.4.1 蒜种准备 2019年7月购回蒜种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和剑川本地蒜,进行低温处理保存;11月购回兰坪蒜种。

1.4.2 深耕整地播种 前作水稻收获后,将田块深耕碎土,于2020年2月4日亩施优质熟腐厩肥3 500 kg、过磷酸钙30 kg,撒匀后开沟理墒,按株行距6 cm×8 cm进行人工扦插播种。

1.4.3 中耕管理 试验地播种前一直没有下雨,于2020年2月4日播种当天播种结束后浅灌水1次,以后分别于3月14日、3月28日、4月14日浇灌水;中耕除草3次,分别在2020年3月1日、3月27日和4月18日进行;追肥2次,2020年3月14日结合灌水用尿素58 kg/hm2、过磷酸钙140 kg/hm2撒施,2020年3月28日用尿素90 kg/hm2、过磷酸钙135 kg/hm2、硫酸钾60 kg/hm2对水淋施,4月14日用尿素120 kg/hm2、过磷酸钙18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对水淋施。试验期间主要虫害为潜叶蝇和蝇蛆,发生量少,危害极小。

1.4.4 收获 2020年5月2日采收鲜嫩蒜苗,经过单采单收称鲜重计算,并随机抽取20株进行室内考种。

1.5 特殊气候条件说明

试验期间气候无异常情况,试验地只因海拔高苗期遇到“倒春寒”现象,蒜苗叶尖有轻微受冻发黄现象,但对产量影响不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生育期

由表1可知,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出苗比对照剑川本地蒜晚1 d,兰坪蒜出苗比对照剑川本地蒜晚3 d,出苗率3个品种都比对照剑川本地蒜高,其中兰坪蒜出苗率最高为96.8%,4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均为98 d。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

2.2 参试品种抗性

由表2可知,兰坪蒜抗寒性比其他3个品种强,4个大蒜参试品种耐热性和抗叶斑病能力相当,均表现中等;对白腐病抗性略有差异,兰坪蒜种表现高抗,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剑川本地蒜表现中抗;红七星、兰坪蒜种蒜秆蝇发生相对较轻。

表2 参试品种抗性

2.3 参试品种农艺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以兰坪蒜植株高最高为89 cm,比对照剑川本地蒜的65 cm高24 cm,比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分别高13 cm和16 cm;兰坪蒜假茎最粗为1.5 cm,比对照剑川本地蒜粗0.5 cm,比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均粗0.4 cm;叶数最多的是兰坪蒜为14片,比对照剑川本地蒜多2片,比红七星、九河白皮蒜均多1片;单株重最高的是兰坪蒜为62.5 g,比对照剑川本地蒜的36.0 g高26.5 g,红七星为50.0 g、九河白皮蒜为46.5 g;红七星和兰坪蒜的叶色均为绿色,九河白皮蒜和对照剑川本地蒜的叶色均为浅绿色。

表3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

2.4 参试品种产量结果分析

由表4可知,兰坪蒜平均单产居第1位为60 003.0 kg/hm2,比对照剑川本地蒜的40 002.0 kg/hm2增加50%;红七星平均单产为50 002.5 kg/hm2,居第2位,比CK增产25.0%;九河白皮蒜平均单产为46 669.0 kg/hm2,居第3位,比CK增产16.7%。

表4 参试品种产量结果

3 讨论

本试验共4个参试品种,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实施,并认真做好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预防。通过对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抗逆性、抗病性及田间观察等综合分析,兰坪蒜种生长势好、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状好,适宜在剑川县域内推广种植。

4 剑川春蒜苗栽培技术

青蒜苗是深受大众欢迎的辛香类佐料,是秋、冬、春三季的重要大宗调味蔬菜[1]。顺季栽培为秋天播种、冬春收获[1]。在剑川利用季差优势,在海拔2 200 m的冷凉地区,1~2月播种,5月采收[2],解决了春末夏初淡季蔬菜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解决了茬口矛盾。

由于反季大蒜播种期处于低温时期,而且大多蒜种都已发芽母化,此期栽培蒜苗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4.1 蒜种选择

宜选择蒜瓣大、生长势强、适应性广、休眠期长、发芽早、生育期短、叶宽柔软、抗病丰产的优良蒜种,而此季节大多蒜种早已萌发,唯有兰坪蒜种刚过休眠期,是理想的种源。

4.2 整地做畦

选择土质肥沃的沙壤土田块,前茬水稻收割后施足底肥,每亩撒施腐熟厩肥3 000 kg、过磷酸钙40 kg。提早深翻晒田,种植前10 d进行整地理墒做畦。

4.3 蒜种处理

11月带秆买回的兰坪蒜种悬挂晾干,使其渡过休眠期,年后剪下蒜头并掰开,按蒜瓣大小分成大、中、小三级进行种植,有利于出苗整齐,管理方便,还有利于分批次采收上市。播前剥去蒜瓣上面的蒜皮再用冷水浸泡种瓣6~12 h后捞出沥干水分,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可以杀灭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的病菌[4]。

4.4 适时播种

于1月上旬和2月下旬播种,此时剑川气温尚低,而春蒜苗生长快,生育期短,可以采用加大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一般蒜种用量为4 500 kg/hm2。播时在墒面上先浇透水,待墒面水分吸干后按5 cm×8 cm株行距进行排插,播后盖一层薄土,最后在畦面上覆盖稻草、青蒿或松毛,浇水保湿[5]。

4.5 田间管理

追肥以施速效氮肥为主,第1次追肥于齐苗后30~35 d,用尿素60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对水淋施,结合追肥进行1次浅中耕除草,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腾,达到减少浇灌次数、提高地温的目的;中耕20 d后苗高7~10 cm时人工拔出杂草后进行第2次追肥,用尿素75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硫酸钾45 kg/hm2对水淋施;第3次追肥于齐苗后70 d左右,用尿素120 kg/hm2、过磷酸钙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对水淋施。每次追肥后,应立即向蒜苗喷洒1次清水,冲洗去叶片上的肥液[3]。另外,还可以在幼苗生长盛期采用根外施肥来促进植株生长,可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 d喷1次,连续3次[4]。

4.6 病虫害防治

反季栽培青蒜苗其病害主要为大蒜病毒病,退母期偶有生理性黄尖现象;虫害主要有蓟马、潜叶蝇、蝇蛆等,为害植株叶片和根系。防治方法:采用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如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栖息场所;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施用充分堆沤发酵的厩肥,及时追肥补充植株养分供应;3月气温回升后,及时插蓝板、黄板进行诱杀蓟马、潜叶蝇等成虫,以减少虫害传播病毒病的机会。干旱年份,病虫危害严重时应用50%扑海因1 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1∶200的波尔多液等进行药剂防治,但采收期20 d前禁止施用[4]。

4.7 采收

出苗50 d以后,根据市场行情,陆续对鲜嫩蒜苗进行分批采收上市,采收后及时用清水洗净根系泥土,扎把即可上市。如需长途运输,收购商应进行及时预冷后冷链快速运送[4]。

猜你喜欢

剑川白皮过磷酸钙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足球黑白皮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剑川木雕千年绝技·律动时空
part04 剑川木雕的独特之处
怎样提高农家肥肥效
对与错
过磷酸钙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