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冬日光温室黄瓜新组合比较筛选试验

2021-09-02刘长悦张海朋崔兴华付海朋王惠哲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品性抗病长势

刘长悦 张海朋 管 炜 崔兴华 付海朋,2 王惠哲,2

(1.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 天津300192;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 天津300192)

我国黄瓜产量居世界首位,黄瓜栽培面积约占全世界黄瓜栽培面积的60%,其中越冬茬黄瓜栽培效益最高,因此黄瓜日光温室越冬茬杂交组合培育和筛选工作一直是育种工作的重点[1-3]。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对日光温室黄瓜品种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优质、抗病、丰产、瓜码密、肉色绿、有光泽、刺瘤适中、瓜把短、瓜腔小、商品瓜率高等特点;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新型主要病害及其变种相继出现,以及次要病害上升为较难防治的主要病害等,筛选高产抗病黄瓜杂交组合并推广到适合种植区域,并产生最大效益,是黄瓜育种和推广工作的一个难点。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北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的黄瓜新组合,2018-2019年笔者在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越冬日光温室内,对适合越冬日光温室种植的30个黄瓜新组合(3个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新组合共27个,均为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提供。为了试验更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对比性,根据京津冀地区基层农户种植现状筛选了近两三年种植覆盖面积较大、商品性和口碑均较好的3个其他育种单位选育的黄瓜品种作为对照,分别为津绿21-10(CK1)、中农16号和中荷61号(CK3)(表1)。

1.2 试验地点与条件

试验在天津市武清区东蒲洼街高王路与福源道交叉口的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越冬温室中进行,南北向,棚膜选取0.12 mm厚度的聚氯乙烯薄膜,其具有增光效果强、透光率衰减速度慢的优点。温室各通风口处设防虫网,在温室内每间隔5 m吊挂50 cm×60 cm黄色和蓝色的油板以诱杀害虫。试验过程中温室内最低温度为8℃,最高温度控制在32℃左右,要求保温性能良好。

于2018年9月29日播种,10月30日定植。施袋装商品有机肥72 t/hm2、秸秆3 t/hm2作底肥。高垄栽培,垄高0.2 m,株距0.25 m,行距1.2 m,每行30株,4次重复,30个组合共种植120行于温室中间位置,两侧各取2行作为保护行。根据实际生产正常管理。2018年10月30日开始逐步对各性状进行调查,产量统计日期为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5月2日。

1.3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植株进行标记,各项数据均以标记的这些植株为调查对象获得。

生长指标测定:主要包括节间长度、主蔓粗度和植株长势,具体方法参考《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

性状调查:包括第1雌花节位、瓜条长度、瓜把长、瓜把类型、刺瘤、瓜条颜色、黄线、瓜头形状和蜡粉等。

病害调查:在灰霉病、角斑病、霜霉病与靶斑病等田间自然发病时,定期调查每个组合总叶数、每叶发病严重程度[5-10]。

产量统计:2018年12月15日第1次摘瓜开始,每次采收时分别记录各组合的实际产量,最后按照3 200株/亩产量进行比较,统计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前期产量为前15次采收的平均产量,至拉秧结束计算总产量。

计算公式:品比相对优势(%)=(Xi-CK)/CK×100式中,X i为第i个参试的组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黄瓜组合生长情况

对30个黄瓜组合进行了第1雌花节位、节间长度、主蔓粗度和植株长势的情况调查(表2)。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组合中,雌花节位最低的为2号、4号、16号,分别为3.1节、3.3节、3.4节;最高的为20号、14号、25号,分别为5.7节、5.6节与5.3节;CK1、CK2与CK3第1雌花节位分别为4.2、4.0、4.4。新组合中第1雌花节位低于全部对照的有10个组合,早熟性较好;高于全部对照的有9个组合。

表2 不同黄瓜组合生长指标

24号、11号、10号的节间最长,分别为12.77 cm、12.11 cm、11.66 cm,分别比CK1长12%、6%与2%;节间最短的是8号、23号、温室9,分别为9.77 cm、9.97 cm和10.23 cm;CK1、CK2与CK3节间长度分别为11.40 cm、10.78 cm和10.98 cm。新组合中节间长度高于全部对照的共有9个组合,低于全部对照的共有8个组合。

植株主蔓最粗的组合是11号,为1.27 cm,分别比CK1、CK2与CK3增加17.6%、16.5%与4%;最细的组合是8号、9号、22号,分别为0.91 cm、0.94 cm和0.95 cm;CK1、CK2与CK3主蔓粗分别为1.08 cm、1.09 cm和1.22 cm。新组合中高于全部对照的共有3个组合,分别为11号、24号和30号,低于全部对照的共有14个组合。

综合评比植株长势,2号、7号、11号、13号长势均为强;8号与23号最差。其中8号长期处于歇秧状态,中期出现明显花打顶现象;3号、9号、10号、14号、15号均是较弱。CK1长势正常,CK2与CK3长势强,新组合中长势较好的有5个,分别为2号、7号、11号、13号、24号;长势比3个对照均差的组合有7个;其余15个组合长势均为正常。

2.2 不同黄瓜组合瓜条商品性调查

据调查,目前北方市场最受欢迎的瓜条长度基本是34~36 cm,在辽宁部分地区最受欢迎的是32 cm的短条瓜;接近或超过38 cm的瓜条、瓜把超过6 cm的品种,在市场上不易销售。从表3可以看出,新组合中瓜条最长的组合是30号,为41.5 cm;最短的是22号为30.6 cm;12号、15号、17号、30号均属于过长品种,处于劣势。其中3号、4号、7号、8号、10号、12号、13号、15号、17号、19号、27号、29号均属于长把品种,处于劣势。

表3 越冬温室黄瓜不同组合瓜条商品性调查

市场上要求黄瓜刺瘤为中大瘤、密刺为最佳,稀刺品种因为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让本就较少的刺瘤受损脱落,成为“秃瓜”,从而影响售价。新组合中,4号、15号、24号、25号、27号、30号均是稀刺类型,23号、29号属于小瘤类型,刺瘤较稀、较小对于瓜条的商品性有一定的影响,在评比中处于劣势;其余品种刺瘤均属适中。

4号、8号、12号、13号、15号、25号、23号、30号这8个组合均有明显的黄线,不符合市场需求。8号、10号、12号、13号、15号、21号、23号、25号、30号的瓜色均为浅绿;1号、17号、20号瓜色为深绿。1号、19号、23号瓜皮明显灰暗,无光泽;其余组合均属于较亮和光亮。1号、19号蜡粉多;22号、23号蜡粉为中,其余23个组合蜡粉均为无或少。4号、8号、10号、22号、24号属于圆头类型,符合市场需求;3号、12号、13号、15号、19号、27号、28号、29号属于尖头类型;其余14个组合瓜头中等。

2.3 不同黄瓜组合抗病性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1号、2号、4号、5号、7号、11号、12号、16号、20号、24号、28号、29号、30号组合对灰霉病、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抗病能力突出,全生育期无病斑;组合9号、23号均不抗病,中后期角斑病和霜霉病非常严重,属于高度感病组合;14号、15号、25号、27号的灰霉病、角斑病与靶斑病较重,属于感病组合。

表4 各组合植株抗病情况统计

2.4 产量统计

1~2月是春节期间全年黄瓜价格最高的月份,这一时期的黄瓜产量对栽培效益尤为重要。从表5可以看出,3个对照品种1~2月的产量均排在前列,这也是其成为我国北方越冬茬口主栽品种的原因和优势。3个对照中1~2月产量以CK2最高,新组合中1~2月产量排名前10的组合为11号、12号、7号、2号、20号、13号、24号、17号、19号和21号, 其中11号和12号产量分别比CK2高7.82%、3.58%,其余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对照中以CK3总产量最高,总产量超过CK3的新组合有9个,分别为12号、11号、7号、13号、24号、29号、2号、30号和5号, 比对照品种CK3分别增产12.26%、11.99%、11.31%、10.63%、10.35%、8.72%、8.04%、6.40%、0.41%。

表5 各组合产量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为了加强本试验的实际应用性,对北方越冬茬温室黄瓜主栽区的瓜农、瓜贩、种子经销商进行了走访与问卷调查,对目前市场上倾向选择的黄瓜品种各项指标需求进行了调研统计。调查结果表明,抗病、丰产、商品性排名最靠前,是温室品种最重要的选择指标。植株长势强,瓜条长度34~36 cm,把短、瓜色深绿油亮、无黄线、刺密瘤中或大、圆头,丰产、抗病的品种最受市场欢迎。

通过对27个黄瓜新组合各项生长指标、商品性、产量、抗病性的全面筛选和调查,新组合11号密刺中瘤、无黄线、亮绿、瓜头中等、抗病能力强、丰产性好,总产量比CK1、CK2、CK3分别增产15.13%、18.61%和11.99%;新组合20号瓜条短、瓜把短、中刺中瘤、无黄线、颜色深绿且油亮,瓜头中等,商品性极好,抗病能力强。由此可见,新组合11号与20号综合性状优良,最符合市场需求,可以在北方日光温室越冬茬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商品性抗病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电影媒介属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