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安花10号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1-09-02芦连勇华福平沈希华邢晓宁王海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单粒生化单株

芦连勇 华福平 沈希华 邢晓宁 王海莉 王 芳 王 艳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来源。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和相对收益率的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大。据统计,201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达465万hm2,相比于油菜、向日葵、芝麻等油料作物,花生具有种植效益好、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优势,因此发展花生生产对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出口创汇、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我国传统花生种植基本上都是采取每穴双粒或多粒种植模式,其目的主要是避免因种子质量差造成缺苗断垄。据统计,双粒和多粒穴播种植,每年种用花生荚果约150万t,耗费种子量过大,严重影响农民种植效益。双粒和多粒穴播还会造成同穴植株争夺养分,发育成大小苗,降低花生产量。连续多年高产创建利用双粒穴播种植模式,实收单产从未超越11 250 kg/hm2,传统双粒和多粒穴播种植模式已成为花生高产栽培的“卡脖子”技术[2]。安花10号是2020年选育出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以开农69为母本、豫花23号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连续多代选择育成。2020年该品种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小粒1组试验,8点荚果平均亩产302.64 kg,较对照远杂9102增产8.79%,达极显著水平,位列本组第2位;籽仁平均亩产226.65 kg,较对照远杂9102增产7.66%,达极显著水平,位列本组第1位;2020年在内黄县二安乡李草坡村易园种植合作社安排28个花生主推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安花10号荚果亩产达325.68 kg,籽仁亩产达242.16 kg,均居第1位,具有明显产量优势。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利用安花10号,根据竞争排斥原理,采用单粒精播技术与双粒穴播技术进行了生理生化性状、群体质量、播种成本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安花10号采用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不仅植株个体增产潜力得到发挥,而且群体结构合理,节种节耗,有效缓解了花生高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障碍[2]。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本试验供试品种安花10号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提供。安花10号在2020年6月10日采用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2种栽培模式种植在安阳县永和试验基地,田间管理措施按大田生产常规管理。

1.2 试验方法

2020年在安阳县永和试验基地选出专用地块进行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比较试验,该地块地势平坦,沙壤土质,排灌设施齐全符合本试验要求。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均为起垄种植,面积均为1亩,单粒精播垄距80 cm,穴距12 cm,每穴1粒,每亩15 000穴,双粒穴播垄距90 cm,穴距18 cm,每穴2粒,每亩9 800穴。在安花10号各生育期进行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生理生化性状调查记载,生育中后期进行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群体质量调查记载,对安花10号单粒精播与双粒穴播种植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安花10号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在单株生理生化及群体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理生化性状比较

通过对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单株生理生化性状对比分析发现(表1),单粒精播基部光照充足,基部10 cm内的节数增加2.2个左右,出苗率提高10.5%,分枝数提高34.1%,单株结果数提高20.1%。单粒精播植株氮元素吸收量增加14.3%,钾元素吸收量增加33.3%,钙元素吸收量增加46.2%,单粒精播植株生理生化性能明显加强。双粒穴播存在同穴植株资源竞争,易形成大小苗。单粒精播利于矮化壮苗,塑造高产株型,显著改善了单株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表1)。

表1 安花10号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单株生理生化性状比较

2.2 群体质量比较

单粒精播群体比双粒穴播冠层透光率提高了4.9个百分点,促使有效光合面积增加;单粒精播群体中后期冠层湿度明显降低,最大叶面积指数提高10%,叶面积指数峰值期延长11 d左右。单粒精播群体荚果产量增加7.5%,经济系数提高8.3%。单粒精播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度高,不易倒伏,因此单粒精播群体比双粒穴播更具有增产优势(表2)。

表2 安花10号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群体质量比较

2.3 种植成本对比

双粒穴播每穴2粒种子,播种量一般为220~250 kg/hm2。单粒精播每穴1粒种子,播种量一般为110~140 kg/hm2。单粒精播较双粒穴播节约花生用种110 kg/hm2,节约种子费用942~1 098元/hm2(表3)。

表3 安花10号单粒精播与常规播种成本对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安花10号单粒精播能明显提高出苗率,显著增加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并且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大幅提高单株氮、磷、钾、钙的吸收及经济系数;使单株干物质积累增加;明显提高花生最大叶面积指数,显著改善冠层微环境质量,塑造高产株型,使产量构成要素更加协调。安花10号单粒精播可减少用种量30%,节约种子费用1 098元/hm2。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花生播种面积的25%,实施单粒精播,可降低成本5亿元左右,相当于我国花生全年出口贸易总额[2]。

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可节约种子20%以上、增产8%以上,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花生生产成本,是我国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目前我国花生商品种子和农户自留种子出苗率和壮苗率不能保证,导致单粒精播易出现缺苗断垄,这个问题已成为限制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如何加快提高我国花生种子质量,将是今后一段时间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2]。

猜你喜欢

单粒生化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