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红塔区8种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筛选试验

2021-09-02赵艳梅何旖旎吴洲利代玉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核型阿维菌素夜蛾

李 菊 杨 莲 赵艳梅 何旖旎 合 梅 吴洲利 代玉华

(玉溪市红塔区植保植检站 云南玉溪653100)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与繁殖能力强、多食为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是重要的农业害虫[1],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为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为了筛选出适合玉溪市红塔区开展防控的推荐药剂,在农业农村部推荐草地贪夜蛾应急用药基础上[2],选择红塔区农药市场上常见的8种药剂开展试验,从而科学指导作物大田生产用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3],为生产上推广应用防治药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作物 饲料玉米,玉米品种为秋硕玉6号。

1.1.2 试验药剂 共有8种供试药剂,分别是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亿PIB/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广东园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0亿OB/g·100亿芽孢/g粘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10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 (云南绿戎生物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湖南大方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美国富实美公司)、30%氟铃脲·茚虫威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1)。

表1 试验药剂、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及推荐用量

1.1.3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设在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龙潭社区的夏玉米田,海拔约1 639 m,24.370614°N、102.475 114°E。试验田玉米于2020年4月28日播种,株距100 cm、行距50 cm,施药时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且虫害发生一致。施肥、灌溉等其他田间管理一致。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药剂、对照(清水)共设置9个处理(表2),每处理设3个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

表2 试验药剂实际用量及使用倍数

1.2.2 施药时间和方法 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用药液量为45 L/亩,施药时草地贪夜蛾幼虫普遍发生,施药时间为2020年7月6日下午4:00,用喷雾器对着心叶喷施。

1.2.3 药效调查及药效计算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处理选取5个点,每点选取10株有虫株挂牌标记,定点调查。药前调查幼虫虫口基数(7月6日),药后3 d(7月9日)、8 d(7月14日)、15 d(7月21日)调查各处理的残留幼虫活虫数,共调查4次。计算虫口减退率和矫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量-施药后虫口数量)/施药前虫口数量×100;

校正防效 (%)=[(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药后3 d,平均防治效果达到100%的为5%甲维·虱螨脲;平均防治效果为90%~95%的处理有2个,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30%氟铃·茚虫威、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平均防治效果为80%~90%的是20%氯虫苯甲酰胺;平均防治效果在60%以下的有4个,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粘颗·苏云菌、金龟子绿僵菌。

从表3可以看出,在药后8 d,平均防治效果达到100%的为45%甲维·虱螨脲;平均防治效果在90%~99%的处理有3个,从高到低依次为30%氟铃·茚虫威、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氯虫苯甲酰胺;平均防治效果在65%~75%之间的有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50%~60%之间的有粘颗·苏云菌;在50%以下的为金龟子绿僵菌。

从表3可以看出,在药后15 d,平均防治效果在90%~95%的处理为45%甲维·虱螨脲;平均防治效果在80%~90%的有4个,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30%氟铃·茚虫威、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平均防治效果在70%~80%之间的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平均防治效果在60%~70%的有2个,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粘颗·苏云菌、金龟子绿僵菌。

3 小结与讨论

4种化学农药中2种为混剂、2种为单剂,经过药后3 d、8 d、15 d 3次调查可知,药后8 d时各处理的平均防效达到最高,在试验剂量下,参试的4种化学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能力。为减少抗药性上升风险,应注意轮换或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实施防治。

表3 各药剂防治效果

45%甲维·虱螨脲、30%氟铃·茚虫威、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个处理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及持效性较好,为红塔区开展统防统治选择药剂提供依据。

4种生物农药中,经过药后3 d、8 d、15 d 3次调查可知,平均防治效果不断增高,药后15 d调查时各处理的平均防效达到最高,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粘颗·苏云菌、金龟子绿僵菌,平均防治效果最高为80.66%,最低的为62.29%。生物药剂中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考虑与化学农药搭配使用,提高速效性,延长持效期。

根据观察,试验期间玉米未见药害发生,表明各药剂处理在试验的剂量下对玉米安全。

猜你喜欢

核型阿维菌素夜蛾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助剂“犇牛金刚钻”+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草地贪夜蛾药效试验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