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地区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2021-09-02张莹莹孟昭杰李海燕李新畅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方圆食味农艺

张莹莹 孟昭杰 张 婷 李海燕 李新畅

(1.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北巡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068156)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生产经营效益,发展富民乡村产业[1]。承德地区是滦河、潮河、辽河和大凌河四大水系的发源地,年均水资源37.6×108m3,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地。PM 2.5浓度为29μg/m3,600万亩耕地无重金属污染。气候冷暖适中,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积累营养物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有机、生态、安全的农产品。

承德市作为山区大市,山地多,高标准农田面积小,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全市大宗低端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仍然较高,特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还有待提升,结构调整还需持续加强。在2019年品种筛选试验的基础上[2],继续对5个新引进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研究[3],以优化承德地区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农业生产的规范性和技术指导的便利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新引进的5个水稻品种:通育268、通系945、松粳16、松粳29、方圆9;对照品种:吉大6。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设在隆化县汤头沟镇沙坨子村,土壤质地为棕壤褐土,肥力中等,水资源丰富,前茬作物为水稻。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工厂化育苗,4月24日播种,5月29日移栽,插秧密度30.0 cm×16.5 cm,3株/穴。参试品种随机排列,每个品种试验区面积126 m2、21行,3次重复。

1.3 本田管理

秧苗移栽前,试验田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2 000 kg、二铵30 kg;6月4日每亩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水稻负泥虫;返青后(6月9日),亩施苄·二氯(稻别草)60 g喷雾;分蘖前(6月10日)每亩追施20 kg碳氨作为促蘖肥;7月5日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8月上旬每亩追施5 kg磷酸二氢钾和5 kg磷酸氢氨作为促粒肥。其他管理同一般生产田。10月2日收获。

1.4 试验调查项目

适时调查水稻各品种物候期、植株农艺性状(株高、抗性、穗粒数、千粒重等),成熟后实收测产,根据天津市食味水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发出的评价法10份法(新)测定食味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水稻6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范围在119~124 d,返青期在6月5~9日,分蘖期在6月11~18日,始穗期在7月23日至8月6日,齐穗期在7月31日至8月14日,成熟期在9月25~30日;方圆9各生育时期最早,除返青期与对照品种吉大6号无差异外,其他各生育时期较对照品种早1~2 d;松粳29返青期、分蘖期和始穗期均较对照品种晚1 d,其他各生育期与对照品种无差异;松粳16、通系945返青期至成熟期的发生时间均晚于对照品种;通育268各生育期发生时间最晚,较对照品种晚1~13 d(表1)。

表1 水稻各参试品种生育时期

2.2 主要农艺性状

水稻各参试品种的株高、穗长差异不大,株高在82.6~92.5 cm之间,穗长在15.9~18.5 cm之间;5个新引进品种的分蘖数在13~21穗/穴,均低于对照品种吉大6(23穗/穴)。松粳29食味值最高,为16,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偏低;方圆9千粒重最高,为26.7 g,分蘖数、空秕率、食味值偏低,每穗粒数最低;通系945每穗粒数最高,为170粒/穗,分蘖数、千粒重和食味值最低;松粳16空秕率最低,为3.8%,通育268空秕率最高,为36.6%(表2)。

各试验品种整齐度均较好、抗倒伏,松粳29、松粳16、方圆9和对照品种耐寒性较高;松粳29、松粳16发生中度叶瘟,方圆9发生中度穗颈瘟,通育268、通系945和对照品种均发生中度苗瘟和穗颈瘟;其他品种都出现了轻度稻瘟病、纹枯病病害。植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是松粳29(表2)。

表2 水稻各参试品种农艺性状

2.3 产量

6个参试水稻品种实收测产,经SPSS显著性方差分析(附图、表3),松粳29与松粳16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产量与其他品种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松粳29产量最高,平均产量584.75 kg/亩,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品种吉大6增产4.74%;其次是松粳16,平均产量582.39 kg/亩,居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品种增产4.32%;通系945、方圆9、通育268均减产(表3),分别较对照减产8.05%、21.07%、22.80%, 通育268产量最低,平均产量431.01 kg/亩。

附图 水稻各参试品种产量显著性方差分析

表3 水稻各参试品种产量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中,松粳29、松粳16产量分别居第1位、第2位,比对照品种吉大6分别增产4.74%和4.32%。综合各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等指标,松粳29表现最好,适宜在承德地区示范推广。

推进水稻绿色生产和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优先了解农户对水稻品种的实际需求。王志刚等[5-9]于2005年起设计并组织调查了16个水稻主产省、25个水稻主产县的应用情况,反映了我国水稻生产的基本状况,其中就涉及了农户对水稻新品种的认知与决策行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徐春春等[10]于2016年研究发现,农户在追求商品粮效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市场上优质优价预期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获取更高产量无疑能够保障农民的种稻收益,其次是对品质的选择,最后才考虑抗病虫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因此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品种是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实现水稻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及环境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方圆食味农艺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何惧方圆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배달음식 서비스를 둘러싼사랑과 애증外卖,爱与不爱?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