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回顾

2021-08-30贺春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4期
关键词:展览分类文字

摘 要: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11月16日开馆至今已走过十多年历程,共接待中外游客1200余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十多年来共举办临时展览百余场,其鲜明的展览主题,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十多年的临时展览值得我们回顾、总结和思考,也为以后的临时展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文字;中国文字博物馆;展览;分类

1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概况

1.1 中国文字博物馆介绍

2009年11月16日,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馆,世界上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诞生了,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字有了自己的家,这是当年的一大文化盛事,也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基本陈列反映出一个博物馆的性质和类型,体现了一个博物馆藏品的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博物馆工作质量的标准,那么小型多样、内容丰富的临时展览是丰富博物馆内容、补充博物馆基本陈列、扩大博物馆影响力的有力手段,是吸引观众多次走进博物馆参观的重要阵地,是不竭的源泉。临时展览一般小型多样,可以经常更换,展品的选择较为自由,可以利用模型、复制品和照片等,陈列内容的结构和艺术形式也比较灵活。临时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博物馆展览增光添色。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展厅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三楼南厅和西厅。三楼南厅的面积为750平方米,展线长度为120米;三楼西厅的面积为616平方米,展线长度为90米。

1.2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情况及分析

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正式开馆以来,把陈列展览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中国文字博物馆在不断完善提升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专题陈列“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同时,根据自身地域优势和学术优势,结合本馆特色,并根据我馆馆藏文物相对薄弱的特点,特举办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临时展览,不定期更换臨时展览内容,举办了多种多样的临时展览,打造一系列以文字文化为主题的精品陈列展览。

2009—201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数量的统计情况(图1),通过数量图可以看到,在开馆10年间举办的临时展览数量:2009年3个、2010年13个、2011年14个、2012年13个、2013年9个、2014年14个、2015年11个、2016年11个、2017年11个、2018年8个、2019年8个,共115个临时展览,平均每年11.5个展览。2009年11月开馆展览最少,为3个展览,其中两个分别引自“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另外一个为“全国百位老书法家作品展”。在2011年到2014年临时展览数量最多,一年内都举办了14个展览,其中2011年共举办了三次“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广西篇和内蒙古篇”,还有拓片展和书法展。2014年以书法展居多,并结合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特点,举办了“相州铭志—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安阳墓志拓片展”等。

2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分类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的主要形式有自主创作类展览、引进特色展览、书法篆刻类展览、文字文化创意类展览和与节日相关的展览等五种形式。

2.1 自主原创类展览

自主原创类展览是由本馆自行创作的展览,包括前期策划、内容实施、陈列设计、宣传推广、文化衍生品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由本馆工作人员完成。自主原创类展览是根据本馆的主题、观众的不同需求、藏品的特点等提炼出不同类型的临时展览,从而提升本馆的办展水平。自主创作类展览,对于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提升专业研究水平和自主创作展览的能力;对于博物馆参观的观众来说,可以满足对不同展品和知识的需求;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说,可以起到推陈出新、吸引观众再次走进博物馆的作用。

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过的自主原创类展览有“汉字”展,包括国内版本和国际版本,如“文字过大年”“安阳墓志拓片展”等特色展览。比如“‘汉字巡展”从前期策划到展览成型,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2012年4月举办了“‘汉字安阳预展”。“‘汉字展”是以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为底本,打造中国文字博物馆自主原创的特色大型文化展览,突出了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展览的大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二是“汉字的研究与传播”;三是“汉字的艺术与创意”。展览形式设计方面,首先从观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注重文字发展的延续性,通过中国文字发展的内容,保持展览形式设计方面的连贯性,加深观众对其的观展印象。另一方面注意文字展示效果的特性,通过展览的展示手法,突出文物上的文字部分是形式设计及布展重点,根据文字在文物上的位置,布置不同文物不同的展示方式,展览中利用拓片、图片等辅材,清晰地展示出小型文物上的文字,方便参观观众了解文字方面的知识。

展览分为两个版本:一是以百余件文物为支撑,通过展板图文、中英文介绍,利用先进的展示手段,讲述“汉字”的相关内容。展览走过了北京、吉林、广西、福建、宁夏等16个省市博物馆。由于展品数量有限,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虢国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弥补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藏品数量有限的局限,也使中小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达到了互赢的效果。二是“汉字”国际巡展以展板和复制品为支撑,在四大洲的26个国家展出,另外在我国台湾、澳门、香港地区也进行了展出,累计举办展览11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展出过程中不断丰富展览,并配合展览推出了多种展览形式,如“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一系列展览,展出80余场。

2.2 引进特色展览

引进文物展主要是引进国内文博单位的展览,展示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展览,这些展览的特点是展品精美且数量多,展览大多在国内博物馆都举办过,举办此类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比如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宁夏篇、广西篇、云南篇、新疆篇、西藏篇”“嘉兴博物馆馆藏海派书画精品展”“砖画青史—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宋金雕砖”等馆际文物交流展。

比如,“馆阁气象—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皇家书法石刻拓片展”是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南厅开展,本次展览选取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明清两代皇家书法石刻拓片共52件(套),内容涉及皇家诗词歌赋、对祖先的颂扬等,拓片大气磅礴、规整谨严,为喜爱书法艺术的广大观众和喜欢金石拓片的收藏者带来了一场欣赏皇家书法的文化大餐。

2.3 书法篆刻艺术类展览

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类的展览有“‘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大展”“‘中国字·世界情书法展”“甲骨文书法国际大展”“楷书名家提名展”“隶书名家提名展”等,篆刻类展览有“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等。其中,“‘四堂杯书法大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10年以来,依托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成功举办的逢双年一次的“‘四堂杯书法大展”,2014年以来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高水平参赛作品30117件,其中每届会评选出入展作品200件,含优秀作品20件。从参与作者之广、来稿数量之多、书法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可见书法艺术在世界各地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影响。

2010年9月27日—11月30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南厅举办的篆刻类展览为“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为举办好此次展览,主管领导专门到北京考察并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确定展览的时间,并准备展览策划方案。馆内组成了展览工作组,由各个部门组成,就是为展览的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点交展品、展品安全、展览接待、展览开幕及篆刻讲座等一系列工作服务。为使观众了解篆刻艺术并对创作历程与创作有所感悟,专门安排了“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不仅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特别是青年学子的欢迎,也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本次篆刻展邀请相关专家对展览内容、形式设计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和认真地审议,最终形成了高质量的展览效果。展览项目分为印章、书法和多媒体展示三部分内容,多媒体展示了李岚清篆刻创作的过程,还设置了篆刻工具的展示,包括刻刀、印床、印泥等工具,使观众对篆刻艺术有整体的了解,还印制了三折页并免费发放给观众,来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整个展览分为序厅、六个部分展区和书法展示区。序厅主色调为红色,代表了印章的顏色,烘托了展览的氛围。六个部分展区的主题展板采用了安阳地域特色,比如加入了文峰塔、红旗渠、殷墟等元素,使展览与安阳有效结合。

2.4 文字创意类展览

汉字文化创意展览是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用创新的手法弘扬文字文化,展览的举办吸引了众多文字爱好者的兴趣,也激发了文字创作者的创作,搭建起了古文字创新设计平台。如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过的文字创意类展览有“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展”“中国汉字水墨国际交流高级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结业汇报作品展”等。开馆以来,共举办过三次文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类展览,如201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2017年“文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2015年“汉字文化创意产品展览会”等。

在2019年7月17日—7月30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西展厅举办“2019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征集参选作品624件,参赛作品实物113件,来稿涉及全国75所大学、35个工作室及数十位自由设计师。本次大赛投稿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寓教于乐,再到人文关怀,无不展示出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各位设计者的奇妙构思,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有着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2.5 节日类相关的展览

在2010年春节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了以生肖虎和年文化为主题的节日类展览—“文字过大年”。“文字过大年”是集通俗性、互动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展览项目。展览不仅把汉字的趣味性和文字春节有效结合,还添加了成语典故、唐诗宋词等内容,再利用对联、剪纸等烘托展厅过年的氛围。展览增加了多处互动项目,如人体组字、磁力板组字等,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性要求,为观众提供了非常有创意的过年方式,使博物馆发挥公益性、教育性、文化性的作用,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3 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 临时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优势明显,是我馆进行文字文化宣传普及的优质平台,另一面也必须承认展览本身还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3.1.1 展览主题要创新

没有好的展览主题,没有对展览内容的深入研究,就办不出有特色的展览,因此确定展览主题十分重要。在展品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藏品体系,展览注意陈列密度。中国文字博物馆应结合自身,认真解读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办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展览。

3.1.2 展陈模式有待提升

展陈方式创新不够:临时展览主题展仍旧以静态陈列的模式为主,展陈特色不鲜明、展览本身与时代结合度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度不高等问题逐渐显现,从而导致部分场次的展览效果不够突出。

展览内容有待丰富:近几年,在丰富展览内容方面不断做出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缺少具有强吸引力的直观内容,需要尝试加入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实时热点项目,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参观者的学习兴趣。

3.1.3 与时代结合度不够

时代在发展,展览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临时展览在展陈策划、布展、宣传等整个环节中新媒体运用程度低,展览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连接度也不高,缺少话题度和亲和力。

3.2 临时展览问题的对策

3.2.1 利用媒体平台大力推广临时展览

要用网上展览、图片展览来配合临时展览,在网站上同步推出线上展览和虚拟展览,使观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展览,也可以做到“永不落幕”的展览。

3.2.2 展示手段力求多样化、艺术化

博物馆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充实展览内容,在举办临时展览时,要注重挖掘展览内容,使展示内容多元化、艺术化、多样化,从而不断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

3.2.3 针对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巡展”的发展规划

“‘汉字巡展”作为一个汉字文化宣传推广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结合“‘汉字展”前期的经验,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在保持原有展陈大纲的基础上,创新展览模式,积极吸纳外部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入更多的例证展示、教育活动和体验类项目,以更加直观、生动、有趣地方式全方位地呈现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送展览到人民群众的身边,以更直观、更具感召力的方式宣传中国字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贺春辉,女,硕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陈列设计。

猜你喜欢

展览分类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