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文化常识题解析策略及演练

2021-08-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常识考查作家

备考指津

中考语文关于文学、文化常识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包括:作家的生活年代(或朝代以及外国作家的国别)、艺术风格;作品的出处;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经典著述。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背诵的240篇(段)优秀诗文及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

考常识即考查考生识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所谓全面,就是识记的知识点一个也不能漏;所谓准确,就是不能张冠李戴。考查的瞄准点常常集中在那些比较相似、接近、容易混淆的内容上。

1.选择题。

这种题型通常把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放在一起考查,考生在解答这种题型时,一是直接作答,这适用于极有把握的情况;二是采取排除法,“缩小包围圈”,即排除迷惑选项。

2.填空题。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能准确记忆文学常识,而且在考试中正确填写。其考查方式有一个显著的创新点,即可以通过结合具体语境来考查考生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等方面的积累,一箭双雕。

例题呈现

(2020年江苏无锡卷)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稱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则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此类问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和总结。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C项,文体有误,《藤野先生》是散文,不是小说。

试题演练

1.下列句子中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六艺,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科目。《卖油翁》里的陈尧咨就善“射”。

C.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小丑”“老旦”也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男子、性格刚烈的男子、老年女子。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2.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泛指音乐;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B.《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相扶持也。”在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彼此扶持,走到圆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和冬妮娅;《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简·爱》中的简·爱和罗切斯特。

C.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D.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3.下列句子中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B.《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山坡羊·潼关怀古》《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老王》《白杨礼赞》《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杨绛、茅盾、契诃夫。

D.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4.下列句子中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备受后人推崇。

B.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C.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用来纪年,例如:丁卯年。

5.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崔颢 白居易 龚自珍 孟浩然

B.寓言:《杞人忧天》 《女娲造人》 《皇帝的新装》 《蚊子和狮子》

C.小说:《儒林外史》 《简·爱》 《变色龙》 《我的叔叔于勒》

D.绝句:《泊秦淮》 《夜雨寄北》 《次北固山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北宋——豪放派

D.《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词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醉翁亭记》。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8.下列句子中的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說“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老王》是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酬,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绡一丈绫”中的“绡”“绫”,“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10.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丙】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1)【甲】出自作品《_______》,

【乙】出自作品《___________》。

(2)【丙】中的“我”指______,他是法国作家_________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外祖母在家做饭,缝衣裳,在菜园和花园里刨刨地,她像一个大陀螺,被一条看不见的鞭子抽得整天乱转,她闻鼻烟,津津有味地打喷嚏,一面擦脸上的汗,一面说:“好人啊,祝你们长命百岁!阿廖沙,我的心肝,你瞧,我们过得多么安静!多谢上天的圣母,一切都变得这么好!”

以上文段选自作品《______》,作者是______。在阿廖沙的眼中,外祖母慈祥善良,勤劳能干;而______是个既残暴又慈爱的人,曾用树枝抽得阿廖沙失去知觉,也曾教他认字,关心他成长。

12.文学常识填空。

(1)“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副对联可以概括__________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________》的内容。

(2)承天寺如水的月色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沸腾着我们的热血,________(人名)啊,读着你的诗文,虽相隔千年,我们对你依然满怀敬意。

【褚振华/供稿】

猜你喜欢

常识考查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靠不住的常识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回归常识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