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理性之声 担天下大任

2021-08-30王蕾王俊杰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底线文章

王蕾 王俊杰

“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走出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德国诗人海涅如是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唯有理性能帮我们权衡利弊,认清前路。面对生于兹、长于兹的家国,众多仁人志士展现出赤子情怀:他们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进行到底;他们勇于变法图强,以理性推动历史进程。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专设“倾听理性的声音”单元(第八单元),共选取了四篇文章。其中,有身居盛世直言进谏君王要居安思危、善始虑终的奏疏,有与持不同政见的同僚据理力争、表明心迹的书信,有针对时弊、借历史旧事评说盛衰之道的辞赋,有借前朝亡国之史实警醒当朝不应为他国威势所胁的史论。这些文章,针对当时社会的特定问题发表看法,精选史实论据,展开缜密论证,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同时,这些文章的作者对国家兴衰的热切关注,对百姓民生的深切忧虑,显示出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整体把握古代议论性文章的说理艺术与人文情怀,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培养大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增强大家对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理足气盛

正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一代名相魏征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提倡上书言辞激切、无所顾忌,多次犯颜直谏,其文章《谏太宗十思疏》忧盛明危、善始虑终、气理充畅,展现了其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史称“拗相公”的王安石,不因政见不合而损伤私交友情,更不因好友关系而改变政治立场,公私分明,其文章《答司马谏议书》理足气盛、寓驳论于言辞委婉严正之中,被誉为中国古典驳论文的典范,体现出伟大政治家的胸襟。下面我们就以《答司马谏议书》为例,一起来体会古代仁人志士的坦坦君子之气、铮铮改革之志、拳拳报国之心。

课本点击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作者简介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被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简洁切峻、言简意赅,诗歌新奇工巧、含蓄深婉,世称“王荆公体”。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开始变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革新思想。王安石变法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但因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失败。

写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是北宋宋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首、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社会变革。新法的推行,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即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年,面对变法过程中举措失当引起的一些具体社会问题,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反复致信王安石,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方面指出变法的弊端,希望王安石废除新法、恢复旧制。面对好友责难,王安石言简意赅地写下了这封回信为变法正名,逐一批驳了司马光的观点,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自己不为流俗所动、坚持改革的坚强意志。

全文赏析

《答司马谏议书》是驳论文的典范,全文言辞诚恳而理性,读来有铮铮之音。文章可谓匠心独运,以巧贯穿,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巧避矛盾。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一信中,对变法的批驳着眼于新法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举措过当等引起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发难。王安石的回信则巧妙避开了這些烦琐现象,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切入,从名实相副的角度进行批驳,为变法正名,向天下人昭示变法的理论根基。这既巧妙回避了细节,避免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又为新法树起一面旗帜,指明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2.巧妙构思。文章以情入手,“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一言动情,以“某”“蒙教”等词自降身段,先从感情上取得对方认同,在情感认可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三段事理的剖析。第二段从名实的角度入手,切中肯綮地逐一批驳了对方的观点。第三段则更进一层,递进到对变法派和保守派思想根基的分析,以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相结合,以当下和历史相结合,深刻揭露了保守派墨守成规、蹈常袭故的思想根源,展示了王安石力排众议、坚持变法的决心。

3.巧设用词。文章语言不事雕琢,读来爽朗刚劲,这得益于王安石的遣词造句之功。文章抒情处则切切情深,不因政见不合任性使气;立论处则朗朗有声,不因私谊改弦更张,特别是第二段连用四个铿锵有力、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既显驳论之力,又展文辞之工;剖白心迹则耿介刚直,“不量敌之众寡”“非某之所敢知”,用词委婉至极,却又刚劲至极。

学习札记

理足气盛 思虑周详

——谈《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说理艺术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均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章虽分别写于国力上升时期和积贫积弱时代,分别论守成与除弊,但都理足气盛、思虑周详,是古代政论文中文质兼美的名篇,展现出高超的说理艺术。

1.有的放矢、缘事说理。政论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针对唐太宗功业日隆之后生活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的现实而发,希望太宗能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答司马谏议书》是在变法推行一年后,面对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非难,王安石提纲挈领进行的反驳。

2.理足气盛、逻辑严谨。说理的关键在于既不咄咄逼人又能理足气盛,这就要求说理技巧的巧妙运用。《谏太宗十思疏》的说理对象为唐太宗,文章围绕“十思”展开,以“木之长”“流之远”的比喻生动地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继而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分析“十思”的重要性,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十思”的内容,虽言辞委婉,但以排比出,气势十足,铿锵有力,于深婉言辞中见谏议之力。《答司马谏议书》的说理对象为政见不同的保守派代表司马光。文章开篇以情切入,力争感情共鸣;继而从名实角度切入,表明自己的立场,为变法正名;再从保守派和变法派的思想根源着手,抨击保守派的故步自封,展现自己坚持变法的意志。文章言辞爽朗疏阔,寓立论于驳论之中,巧用排比和反问增强气势,说理有力、逻辑严谨。

3.思虑周详、情理结合。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这就需要在说理过程中思虑周详,并能情理结合地打动对方。《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劝谏名篇,以比喻论证切入,委婉地提出谏言,展开论证,这是由其写作对象决定的,是讽谏艺术的体现。全文善用对比和比喻,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从“殷忧”“得志”两个方面深入分析“积其德义”的重要意义,言辞恳切,思虑周详。《答司马谏议书》则以退为进、柔中带刚,“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不仅不回避矛盾,反而正因众“汹汹然”,才更加坚定变法的意志。“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以退为进,语气看似委婉,态度更加决绝。另外,《谏太宗十思疏》“而况于明哲乎”、《答司马谏议书》“蒙君实视遇厚”等,充分显露出对对方的尊崇,以真情打动对方,又不因情废理,实为高妙。

知往鉴今

拨开历史的迷雾,倾听理性的声音,知往鉴今,古为今用,是我们读历史题材的诗文的重要意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其兴也盛,其亡也速,留下一段被后人感喟万千的历史。晚唐杜牧和北宋苏洵,着眼于当时的现实,对此段历史给出了不同的评价,烛照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下面我们就以《阿房宫赋》为例,以期透过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来感受古代士人志在天下、匡时济民的伟大情怀。

课本点击

阿房宫赋(节选)

杜 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文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杜牧出身名门,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唐宰相杜佑之孙。唐代后期,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三大痼疾。面对江河日下的社会现实,杜牧渴望能施展抱负,实现济世安民之志,但性情疏朗的他仕途坎壈,抱负成空。杜牧诗赋文俱工,尤长于咏史诗的创作。其诗俊爽健朗,其文气势纵横,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别具一格。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中晚唐社会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乱象丛生,社会矛盾尖銳。尤其是唐敬宗李湛即位以来,荒淫无道、游乐无度、大兴土木、遍寻方士,天下为之惊惧,士大夫纷纷上疏劝谏无果。失德失政造成了毁灭性的恶果,唐敬宗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被宦官刘克明杀害,终年十八岁。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道出了写作《阿房宫赋》的原因:“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此文写作的现实目的在于讽谏,在铺采摛文的描写中引发深刻的议论,通过对“秦爱纷奢”的批判,警醒当时的统治者以史为鉴。

全文赏析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提出:“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这句话点明了赋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即以华丽的语言、多样的修辞等铺陈文采,在对事物的反复描写渲染中体现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典赋体散文的代表作,文学的诗意描绘和史论的理性之光交相辉映。相传阿房宫在秦末战争中被项羽焚毁,但其雄伟壮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作者以“蜀山兀,阿房出”六个字写阿房宫之兴建,暗含穷秦陇之山、殃及蜀山方成阿房之意,已暗含“秦不爱六国之人”之意。继而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由阿房宫的兴建写起,从整体到局部、从建筑到美人、从环境到珍宝,以奢华的笔法全面渲染了阿房宫的宏伟瑰丽,极力凸显“秦爱纷奢”之态。

第三段开始由描写转入议论。“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对比句连用,组成气势十足的排比,且以秦之纷奢与生民之计做对比,生动地表达了秦残民自肥之态,不言批判而批判之意寓于文中。再以简短的14个字(“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写秦之覆亡,有泰山压顶、摧枯拉朽之态。以大量的篇幅铺陈秦之鼎盛,以极简的文字浓缩秦之覆亡,文字的长短和秦之盛衰相匹配,其兴也盛,其亡也速,在文学的表达上高标独步。

第四段水到渠成地转入对秦覆亡历史的评价,借古讽今,警醒当时的统治者要以古为鉴、爱民惜民,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有的放矢、发人深省,将对历史的理性思考融于对现实的深切观照之中,让文章具有了生动的现实意义。

学习札记

寓现实批判于历史盛衰

——談《阿房宫赋》《六国论》的讽今艺术

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以其巍巍让我们仰望,又以其厚重让我们深思。历史题材的散文多具有寓现实批判于历史盛衰的特点,《阿房宫赋》《六国论》亦如是。这两篇文章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杜牧面对晚唐每况愈下的社会状况,痛心于唐敬宗的昏庸无道,以华丽的声音发出了强烈的时代之音:“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振聋发聩的声音,穿过历史的迷障,千年之后,依然荡气回肠、令人振奋。苏洵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状态下对契丹和西夏纳币输粮的政策,以六国赂秦而破灭的道理,警醒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发人深省的声音,穿越岁月,让后世读者无不为之击节叹赏,充满壮士奋发之志。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缘事说理,因时议论,这是历史题材散文的题中应有之义。

2.丰富的情感表达。《阿房宫赋》语言的华丽、排比的气势、比喻的精当自不待言,更令人称道的是,文章能把对历史的感叹、对现实的担忧熔于一炉。《六国论》综合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周密地论证观点,并且寓复杂的感情于理性的论述之中。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苏洵认为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对于“与嬴而不助五国”的齐国,苏洵则认为“齐亦不免矣”;至于义不赂秦的燕赵两国,虽燕刺秦而亡、赵惑于秦而亡,苏洵“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进一步把燕赵之亡放在“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客观情势中,为其灭亡深深惋惜。在此基础上,警醒北宋统治者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深婉丰富又深刻理性的语言表达,实现了文章在历史的理性和文字的感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了感叹历史兴衰和寄予现实批判的统一。

3.精巧的结构安排。《阿房宫赋》以“六王毕,四海一”的盛大统一气象开篇,力压千钧;以对阿房宫的大肆铺陈为主体,巧妙地和宝历年间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转入切中时弊的文末议论。整篇文章文脉贯通、一气呵成。《六国论》的结构历来为人赞赏。为切中要害地警醒北宋统治者,富有纵横家气度的苏洵选取了“赂秦”作为立论的要害,完备地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角度论证六国的灭亡。一气浑成的结构,让现实批判顺理成章,不容置疑。

技法延伸

如何论证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就某些问题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提出主张。因此,想要让对方弄懂、接受并信服我们的看法,就需要学会如何论证。如何论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正确而新颖的观点

一个问题抛出来,不同的人会由此产生形形色色的观点和看法。确定一个正确而新颖的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第一步。

以2020年高考北京卷的议论文题目为例: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在总体写作方向的限制下,考生可以正向分析“个体(每一颗卫星)”在“整体”中的价值定位与追求,阐述“个体”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看清自身特点和优势,然后不断努力,为“整体”贡献力量的观点。也可以反向分析、阐释,如一个团体、系统、社会或国家(“整体”)的良性运行或发展,又依赖和促进着每个“个体”的准确定位和作用发挥。而如果只是就事论事,把立意限制在歌颂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上,就大大缩减了论证的广度,也降低了论点的普适性,“新意”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选择丰富而恰当的论据

确定了论点,就可以正式展开论证了。其中,论据的选择是一个很见功底的环节。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水落于地,便汇成河;沙汇于地,便聚成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部署,每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说明个体对整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人类,从襁褓中长大,经过了蹒跚学步,度过了咿呀学语,接受了一定的教育,最终进入社会,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奉献来彰显他的价值。古代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赴汤蹈火,死而后已,为存在仅几十年的蜀国带来了荣光与辉煌;现代的黄旭华,回国后隐姓埋名三十载,为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有的人会问:一个渺小的个体,真的能对整体起到关键作用吗?

鲸鱼,人们可能只知道它食量大、占据的空间大,却不知道它死后能“凭身纵死三千载,哺育南溟万物兴”;刘翔,一个曾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人们可能只看到他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突然退赛离场,却看不到他为中国赢得过多少荣耀。这警醒我们要透过表象认清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真的能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节选自2020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存在,必有它的价值》

在这一片段中,为了论证“世上不存在无用之物,存在,则必有它的价值”这一观点,考生精心选取的论据:人物纵贯古今,类别由物到人,情态上有的渺小细微,有的声名煊赫,有的背负误解,但却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其所在的整体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论据数量丰富,类别多样,情态各异,叙述有详有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拓宽了文章的格局,同时使得文章变幻多姿,灵动而不呆板。

三、灵活选用论证方法

论据选取好之后,如何使用其来论证观点,是论证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以罗列论据代替论证,而必须对论据进行解說与分析,建立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根据论据的特点,可以灵活选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庚子鼠年初,荆楚大疫中,李文亮医生在第一时间向外界发出预警,担负起“吹哨人”的重任;疫情期间,尽管明知自己身患渐冻症,但张定宇医生还是坚守着岗位,负重前行。其实,要使火车的节节车厢连接在一起正常运行,离不开的是那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

——节选自2020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点点星辉,各存其用》

在这一片段中,考生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论证法——把李文亮医生、张定宇医生喻为连接火车车厢的小小螺丝钉,虽不起眼,却至关重要。采用这样的论证方法,个体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得到了有力的证明。而在上文所举的《存在,必有它的价值》一文的片段中,考生则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于鲜明的对比中,使所论证的观点更为显豁——先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耳熟能详的人物进行正面论证,说明“个体对整体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接着从鲸鱼鲜为人知的特点、刘翔被人误解这一角度展开反面论证,证明“一个人真的能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道理。

四、语言表达准确有力

正确而新颖的观点、丰富而恰当的论据、严密而有力的论证,最终都需要用明白、准确、蕴含力量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打磨和修饰语言,也是贯穿整个论证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庚子年初,新冠病毒突然暴发。钟南山、李兰娟等医疗专家紧急奔赴一线,研究确定病毒毒株类型,为武汉抗疫提供最新、最及时的科学指导;各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驰援湖北,用身体筑起民众与病毒间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封城”中的武汉交通停摆、物资告急,一批批志愿者奔赴各大医院和小区,为民众雪中送炭;各地防控力度不断加大,社区工作人员日夜不休,为千千万万小区守牢阻隔病毒的“安全门”;每一名普通民众,自觉居家不聚集,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为国家抗疫胜利贡献了微薄之力。正如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在中国向世界提交的成绩傲人的抗疫答卷中,有我们每个人的奔赴与坚守、才智与担当。

——节选自2020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考生在这一片段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抗疫论据。整个片段排比一气呵成,句式整饬,语势充沛,仿佛用电影镜头快速回顾了一个个抗疫初期的经典画面。另外,语言运用颇有特色,成语信手拈来,新词、热词频现,比喻运用自然贴切,段末总结完整精辟——“奔赴与坚守、才智与担当”,将各方抗疫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奉献领域浓缩于短短十字之间。如此明白、准确、蕴含力量的语言,自然会令文章增色不少。

综上,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我们从确定论点开始,到选取论据、具体论证,乃至打磨语言,都抱着小心谨慎、精益求精的心态去步步展开。唯有如此,才有望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文章更具可读性。

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一

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则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难度不大,大家可就材料中的三种说法,结合自己的观点立论。当然,要让文章精彩,需要在立论的维度上纵深挖掘。两种阅读方式表面看起来是阅读媒介的不同,其实背后代表了不同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构思时,应着眼于两种阅读方式的目的和效果,从本质问题探讨两种阅读方式。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两个问题。1.言之有物。在行文过程中,要确保论证思路清晰,由果溯因地探究两种阅读方式的心理动机,由现象到本质地研究不同阅读方式的共同旨趣所在。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阅读方式进行深入辨析。2.言之有效。要结合终身学习、多媒介学习等时代背景,让文章因事而发、因时而论,富有现实针对性。

佳作示例

以屏观世,以书修心

文/秦 俭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阅读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人们惊呼“读屏”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纸质阅读被扫进角落,部分青少年因为沉溺于电子屏而荒废青春,成为“垮掉的一代”。但其实不然,有人从纸质书中嗅到了墨香,读到了人生;有人从屏幕中了解了讯息,洞察了世界。身处互联网时代,如果再一味地追求“青灯伴古卷”,未免显得过于迂腐。

阅读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传达出来的内涵。对于出生在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通过电子屏去浏览、阅读,便捷、交互性强的“读屏”已经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知识获取方式;而对于中老年一代而言,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纸质书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浸润其心灵的不二选择。因此,与其纠结用何种方式去阅读,不如去追问自己究竟能从阅读中所得几分,所悟几分。读书也好,“读屏”也罢,不变的是那颗热爱阅读的心,以及探究真理的执着。在阅读中,我们汲取营养来滋养心灵、塑造人格。只有将阅读化作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与“读屏”可以共存融合,因为二者的本质都是阅读。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而无论是读书还是“读屏”,可谓殊途同归,因为二者的目的都在于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可以把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作为翱翔知识天空的双翼,通过碎片化时间的“读屏”来体会知识的广度,来了解世界;通过精读纸质书籍来涵养心灵,来挖掘灵魂的深度。以屏观世,以书修心,这不正是对新时代阅读全新的拓展吗?

当然,“读屏”与读书这两种方法也不能囫囵吞枣,以高品质的阅读趣味为旨归方为正道。“读屏”切忌浮于表面、重于形式,否则会让我们变得浮躁。要知道,重阅读形式而轻阅读实质,实属本末倒置;而读书也千万不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否则会让我们裹足不前,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囿于自身经验而难以创新。我们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取舍互补,创新阅读方式,注重阅读本质,这样才能有所裨益。

在这个终身学习、知识空前融合的时代,不阅读就意味着落后。一个不阅读的人难以立足于世,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难以长足发展。以“读屏”观世,以读书修心,既闻窗外事,又读圣贤书,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方为阅读之正道。

点评:这篇文章立意深刻,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阅读的本质问题,分析两种阅读方式的特点,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高中生的深刻见识与博大胸怀。文章论证结构严谨,从现象到本质,深入探究两种不同阅读方式的共同旨归,并辩证分析两种阅读方式的利弊,思维缜密,说理周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佳作。

课本原题二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给出了关于道德底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比道德底线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好处,言外之意是我们都应效仿前者;一种认为道德底线是为人的根本,必须守住。写作时,首先需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我们当然需要守住“底线”并坚持“高线”。展开论证时,可以先戳穿第一种说法貌似合理其实背后暗藏矛盾,从短期获利与长期失信的角度,反驳“道德底线低者总能如鱼得水”的观点,从而论证坚守道德底线的必要性;然后从守住底线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哪些正面效应的角度,论证坚守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在破立结合中,既大力反驳错误说法,也有力论证正确价值取向,使文章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佳作示例

坚守道德的底线

文/吴天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渐增强的逐利性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变得淡薄,道德底线逐渐被拉低。长此以往,我们每个人都将为毫无底线、冷漠混乱的社会大环境买单。因此,守住道德底线,已经刻不容缓。

《史记》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言”,民间更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这些说法被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奉为圭臬,于是他们“理直气壮”地一心逐利而罔顾道德底线。要让人们守住底线,就必先向人们澄清关于对这些说法的误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被司马迁用来强调百姓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普遍追求,但获取的手段一定是合法合理的。如果太史公提倡人们毫无底线地追求私利,他自己又怎会拖着遭受宫刑的残躯发奋著史?又怎会冒着触犯圣怒的风险秉笔直书?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更是长期被人误读:“为”的本意是修为、修养,整句话是说人如果不修身,就会被天地所不容。由此可见,这句话并非在教唆人盲目逐利,而是在告诫人们不仅要守住做人的底线,还要终其一生不断追求道德“高线”。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无所不用其极,因此他们往往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正如北岛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从短期来看,降低道德底线的确可以更快捷地获取利益。但从长远看呢?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起,全国口罩告急。有人马上从中发现了“商机”,加班加点赶制劣质口罩,甚至通过微信向亲友兜售这些根本无法起到防护效果的口罩。他们的确因此狠狠捞了一笔,可能还在心中暗笑那些老老实实找原料、招工人,严格按照工艺标准生产口罩的良心企业不知变通。但真相败露之后,他们不仅财路被彻底断送,更是在亲友圈中丧尽信誉、败光人品,沦为“孤家寡人”。毕竟,当初为了挣快钱,竟拿自己亲友的安全与健康去冒险,这样良知不存、毫无底线的人,谁敢再信任、亲近呢?

守住道德底线,不仅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当我们不再担心牛奶里是否添加了三聚氰胺、借出去的钱会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时,相信每个人都会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而倍感踏实、幸福。

无论是从古语的教诲,还是个人长远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来看,我们都必须守住道德底线,并不断追求道德“高线”,努力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

点评:这篇文章首先简述题目材料中错误思想的来源,并澄清了人们对相关古语的误解,从思想源头上论证了不守底线的荒谬性;接着从个体的长期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两方面,正反论证了坚守底线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文章观点清晰、论证严密,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锐关切,体现了当代高中生应有的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底线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真相与底线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女人啊,美是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