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雷声中说雷电

2021-08-30颜士州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雷声春雷大雨

颜士州

大地复苏,春雷声声。

那划破黑夜长空的耀眼闪电和震耳轰鸣,是发生在大自然中极为壮观的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现象,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声春雷震乾坤

春天的第一声雷鸣,在气象上称为初雷,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在蒙古冷高压气团的控制之下,空气寒冷干燥,层结稳定,故而一般不会出现打雷现象。入春以后,南方暖湿气团日渐活跃,不断北上,并与南下冷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起来。当云中有较强的上升气流,导致大量电荷产生,并有强烈的放电现象时,我们就能听到隆隆的雷声。

从长期观察和记载中人们发现,雨水的多少和年景的旱涝,与初雷日期的迟早有一定关系,因此,“初雷日”久为人们所关注。通常,春雷来得早的年份,汛期雨水较多,年景偏涝,而初雷日偏迟的年份,汛期雨水也少,年景偏旱。

我國北方地区还流传着“初雷六十天有大雨”的谚语。经过统计资料验证,初雷与大雨的间隔天数确有密切的关系。1960至1971年间,间隔最短为59天,最长为66天,平均61天对应着夏季的一场大雨。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加上“天公”沉寂了整整一冬的缘故吧,春雷,尤其是初雷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以致有了震撼乾坤之喻。

迅雷不及掩耳

雷电以迅猛著称,夏季尤甚。

由于光速大于声速,因而闪电先于雷声,通常,两者时间间隔在3~4秒以上。与闪电接踵而来的炸雷,往往惊心动魄、震耳欲聋,而猝不及防的“迅雷”(大约在1000米之内)更有“不及掩耳”之势。

有些人特别怕炸雷。其实,闪电远比雷声传播得快,当你听到了雷声时,说明闪电已经过去(不会再发生放电现象),恰好能证实你已免除遭遇电击的危险。

“闪电”与“怪雷”

闪电的本质就是大气中的长火花放电。

由于空气强烈的对流运动,在雷雨云底部通常可逐渐形成带负电荷的中心,其电场强度也越来越强。云中电荷像被拦蓄的洪水一样,而处于云与地或云与云之间的空气就起着拦洪堤坝的作用。由于近地层空气是电的不良导体,因此电场强度只有积累到超过空气的绝缘程度时,才能将空气击穿而形成“闪电通道”。电荷于是沿通道奔泻而下,把途经的一切一扫而光。所以,雷电的灾害主要是闪电所造成的。

我们最常见到的闪电是枝状闪电。它犹如地图上有许多分支的河流一样,在空气中快速而曲折地前进。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云地闪电,也称“地闪”。一次云地之间的放电,在闪电通道中大约可流过数百甚至上万安培的电流。此时,“闪电通道”被烧得白炽化,温度高达上万摄氏度,并发出耀眼的闪光。整个闪电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仅为1/4秒,可见闪电的巨大威力。

除去枝状闪电,还有一些较为罕见的闪电,如带状闪电、联珠状闪电及球状闪电等。其中,球状闪电也称“球雷”,它像一只飘忽不定的红色气球,直径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存在时间通常不超过5秒。它有爱钻缝的怪癖,常从门窗、烟道等钻入室内,移动时会发出嘶嘶声,消失时常伴随爆炸,并造成一些损失。

雷电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可能造成房屋损毁、人畜伤亡、森林火灾等,但与它伴随的降雨,也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使雨后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猜你喜欢

雷声春雷大雨
A novel algorithm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digital chaotic maps in finite-precision domain
花事
大雨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大雨
大雨
一场大雨
春雷
春雷乍响活惊蛰
夜晚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