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小、活” 做好基层新闻主题报道的窍门

2021-08-30尹世平吴峰平

中国广播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题报道

尹世平 吴峰平

【摘要】重大新闻主题报道是媒体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基层广播也应围绕重大新闻主题做好连续性报道,紧扣时代脉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述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时代故事。本文以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为例,阐述基层广播以贴地优势抓住“鲜活”特质,讲好大故事。

【关键词】主题报道   时代大主题   事件小切口   时代故事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做好重大新闻主题报道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人的使命,是新闻宣传的重点,更是难点。作为新闻媒体,能够参与重大主题报道,既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能从中磨炼提高新闻队伍采编水平,提升媒体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重大新闻主题报道一般是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活动进行的报道,多为连续性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强,但由于其往往是短时间内集中众多媒体集中式跟进,易出现报道形式简单“粗暴”、内容重叠反复,难以创新,亦难有好的吸引力。近年来,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台在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创作的“大、小、活”上做文章,创新讲好故事,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新闻之路。

一、紧扣时代大主题,在“大”字上做足功课

重大新闻主题报道要紧扣时代大主题,在“小事件、大主题”上下大功夫,要让作品接时代“天线”。因此,重大主题报道在选题上要仔细琢磨,要精准定位、找准目标。基层媒体做重大报道时,虽没有央媒、省媒等大媒体的优势,但在报道中一样要做好“大”文章,可以借用有限的新闻现场机遇,把握主动。近年来,丽水广播电视台在创作重大新闻主题报道时,克服了主题报道中的常见难题,在选题上做足前期功课,找准时代“天线”,另辟蹊径,扎根基层,深挖故事。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也是重大新闻主题报道选题的一个“海洋库”。2012年,丽水市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在以林权改革为突破点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过程中,盘活当地森林资产,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让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初见成效。笔者敏锐地感觉到这一题材的极高新闻价值:一是丽水市发挥森林资产资源优势,惠及林农;二是丽水市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对全国具有示范作用,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相契合,符合“小事件、大主题”特征。笔者以此为选题,采制了广播专题《丽水农民资产为什么能变为资本——中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启示》。由于这部作品在重大新闻主题创作中有突破、有创新,因而荣获2012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同年,由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和由商务部、财政部主办的全国农村电商现场会在丽水市遂昌县召开。笔者认真研读《意见》,看懂弄通政策法规,对两个全国性现场会进行深入采访,在获取采访资料的基础上,创作出重大新闻主题报道《“遂昌模式”的再次跳跃:农村公共服务的互联网+成功实践》,获得了2015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三等奖。

紧扣时代大主题,在“大”字上做足功课,是重大主题报道能否“高大上”的前提。作品突出“重大主题”的鲜明特征,才有时代的旋律、政治的特征、历史的印记。

二、大事件、小切口,在“小”字上动脑筋

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的小切口如何选择,是做好一篇大文章的开始。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作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同样要找到报道的最佳切入口。近年来,丽水广播电视台在重大新闻主题报道上注重小切口,突出“亮、新、活”特色,实现了重大新闻主题接地气,让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在“大”字上面冒出人间烟火气。

(一)小切口    大文章

2015年,笔者创作主题报道《“遂昌模式”的再次跳跃:农村公共服务的互联网+成功实践》时,考虑到当时的背景、时机等因素,一直等到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和全国农村电商现场会在遂昌召开,以此为由头切入,再讲述近年来遂昌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互联网+”的具体故事。作品以两个全国性现场会作为开头的“亮点”,吸引受众,让作品以故事的小切口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特别是作品开头对权威专家的采访,让“遂昌模式”具有了全国借鉴意义,传播了小县城干大事,利用互联网推动生态农产品参与物联网解决供需的绿色生态故事。

2019年,笔者还创作了《解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生态身价1.6亿元的小山村到底是个怎样的村?》报道,也在小切口上做足文章。为了写好这篇报道,笔者“抢到”评审现场录音,报道由山村“水源涵养(生态价值)5152.19万元,气候调节(生态价值)5449.46万元,负氧离子(生态价值)8.44万元……”切入,讲述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共同完成的《遂昌县大田村核算报告》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报告显示:2018年,遂昌大田村GEP约为1.6亿元。

(二)小切口   大故事

2013年,浙江省全面动员“五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这是浙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浙江坚持绿色发展,秉承在保护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五水共治”行动的大背景下,要做好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必须从“小”字上动脑筋,找到治水主题报道的小切口。

2014年12月29日,在浙闽两省松溪河的交界处,一座由浙江庆元县与福建松溪县共同出资建造的亲水亭落成。亭子里的415字碑文真实记录了松溪河由黑臭河到清水河的艰难历程。笔者以亲水亭落成這一事件为由头,讲述浙闽两省治理污水的故事。

松溪河是16万松溪人民的母亲河。她属于闽江水系源头支流之一,发源于浙江庆元县,流经庆元、松溪、政和、建瓯等浙闽两省4个县(市),从南平市汇入闽江,过福州市流入东海。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庆元县造纸厂、染化厂等高污染企业相继投产,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松溪河,给下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松溪河污染涉及跨省流域,两省沿河百姓矛盾错综复杂,经多次协调,均拖而未决。在“五水共治”行动中,浙江庆元县响应浙江省号召,送一江清水到福建。广播专题《一河清水融亲情》有时间深度、空间跨度、内涵厚度,荣获2014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在“小”字上动脑筋,是重大主题报道能否接地气的关键。重大新闻主题报道选择好小切口,让重大主题和基层故事有最佳的衔接点,实现重大主题“软着陆”,起到“天线”与“地气”无缝对接的作用。

三、突出故事鲜活性,在“活”字上下心思

创作重大新闻主题报道,故事要鲜活,要在“活”字下心思,依托鲜活的故事来讲述,赋予其鲜活的生命。

(一)事件“活”组合 串联鲜活故事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市是浙江省的扶贫主战场。2017年,笔者立足丽水实际,在浙江精准扶贫主战场寻求鲜活故事,创作了系列报道《“精准扶贫”丽水在行动》。笔者以遂昌县实施“十箱蜂百斤蜜万元钱”助农增收行动开笔创作了《“小蜜蜂”扇动“蝴蝶效应”》,以缙云县电商扶贫特色写就了《增收致富的“助推器”》报道,以云和县“云和师傅”在各地的推广报道了《走向全国的“播种人”》,这一系列报道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脱贫攻坚大主题,印证了丽水市因地制宜脱真贫、真脱贫的举措。

(二)人物“活”架构  凸显鲜活故事

典型人物报道离不开当地的民情、产业,一定要体现人物扎根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真情实感;要体现基层干部为群众谋发展、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情怀。对典型基层干部人物的评价,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金杯银杯。塑造人物要带土味,故事要鲜活,不能拔高。

2016年,笔者在创作重大主题报道《人生的账本——追记景宁县鸬鹚乡副乡长梅振盈》时,先后5次到景宁畲族自治县,深入梅振盈工作过的乡镇,通过采访他的同事、村民、家人等,把他一心为民的故事讲得真实、鲜活、有细节,在人物架构上做到“活”。作品开篇讲述了百姓自发到殡仪馆送梅乡长最后一程的感人情节,紧接着讲述梅振盈情系百姓的幸福账、暖心的基层往来账、实在的党员廉洁账、感人的家庭亲情账,以4本带着泥土芳香的鲜活账本,串连起梅乡长生前情系百姓、服务百姓的感人故事。4本账本的架构,反映了梅振盈自参加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奋战在基层,和百姓打成一片,也和作品的标题《人生的账本》相呼应。

突出故事鲜活性,在“活”字上下心思,是基层媒体创作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的重点。重大新闻主题报道要坚持鲜活特色,做到活组合、活架构,让重大主题接地气,彰显故事化的鲜活特色。

(作者单位:浙江省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丽水广播电视台)

(本文編辑:黄一樑)

猜你喜欢

主题报道
新时代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与突破
浅析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困境与突围
《十九大时光》的三点启示
融媒体环境下主题报道的创新
传统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和创新
浅谈报纸副刊持续性主题报道的策划与运行
创新主题报道:从宣传到新闻
对电视主题报道的反思与探索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