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视频平台运营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2021-08-30李宗富马园懿

北京档案 2021年8期

李宗富 马园懿

摘要: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在YouTube平台上运营的档案视频内容包括档案科普教育、档案继续教育、文化活动和20世纪影像等主题,其通过丰富视频类型扩大受众范围、紧密依托文化热点突出文化属性、注重多方合作提高视频质量等措施不断提升运营水平。这些内容和特点为我国档案机构视频平台运营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即可以通过馆藏独特资源制作特色视频、紧密结合文化热点拓展宣教功能、加强多方合作丰富视频内容及形式等不斷提高运营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档案视频 You Tube平台运营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the archival videos post? ed by NARA on its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encom? passes archival continuing education, archival com? mon sense educatio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videos in the last century. NARA upgrades its operation through several strategies, such as posting diversi? fied kinds of videos to expand the audience, combin? ing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events closely and protrud? ing the cultural attribute, putting an emphasis on mul? tiple coope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video quality.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fer Chinese archival in? stitutions experience and models to run their chan? nels better on the video platform. Specifically, mak? ing use of the collection and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videos, combining videos with culture and social events and making it play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roles, enhancing cooperation with multiple groups and producing diversified videos, and finally improv? ing the operation quality.

Keywords: NARA; Archival Videos;YouTube; Me? dia Operations

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视频平台为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极大地改变并提升了档案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效果[1]。《2021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强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合作,推出档案文献专题片、融媒体产品等,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档案影视作品浓墨重彩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不少档案局馆主动利用各种视频平台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关于档案部门利用视频平台助力档案工作,笔者调查了当前档案行业抖音号运营情况[3]、抖音平台助力档案宣传工作[4]和档案移动服务[5],探讨了档案微视频创作[6]和服务内容[7]、档案馆短视频平台建设[8]、图博档融媒体发展路径[9]等。既有研究成果为档案部门积极利用各种视频平台做好档案宣传和服务工作等提供了思路及对策。国外一些档案机构利用各种视频平台的时间较早、经验较为丰富、效果也比较好。其中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tion? 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NARA)较早开始了这方面探索,其于2009年入驻全球访问量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10]。截至2021年4月8日,NARA共发布视频3200余个,累计播放量超过6300万次,且保持着较高的更新频率,如仅在2021年3月,NARA便发布了18个视频。以NARA为代表的国外机构探索出的视频平台运营策略和经验,可以为我国档案机构更好地利用视频平台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一、NARA视频平台运营内容

NARA在YouTube平台上发布的档案视频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包括档案科普教育、档案继续教育、文化活动和20世纪影像等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档案视频内容有效地满足了各类用户的需求。

(一)档案科普教育

NARA面向民众的档案科普视频可分为宣传视频和教育视频。宣传视频以实地录像形式记录并介绍美国国家档案馆、各地分馆以及下属部门的功能职责、服务类型、工作流程、学术成果等信息。如用户上门查找军队档案时,不同岗位的档案工作者、宗谱学家、历史学家如何查找并提取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复制件的工作视频。这类视频为民众提供了了解档案工作的机会,有利于增进社会对档案机构和从业者的认同。教育视频以直播演示为主,档案工作者、档案用户代表以幻灯片展示形式实时向民众讲授不同类型档案的查找、保护技巧,甚至包括民众如何参与线上档案工作活动等内容。

(二)档案继续教育

NARA面向档案从业者的继续教育视频包括基础课程、下属部门开发的专题展示、其他专题项目。档案继续教育基础课程面向档案基层工作者,适合新入职的从业人员学习。课程内容包括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联邦政府文件管理、档案格式转换、文件管理计划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自我评估、档案保存年限区分表的公众参与、档案管理政策等内容。课程讲义、音频可在视频简介区方便获取。NARA的下属部门如立法档案中心、政府信息服务办公室、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应用研究办公室等,根据自身职能推出了一系列专题课程。这些课程以专题展示、年度会议等形式邀请部门工作人员、历史学家、法律专家、大学教授出席,讨论学术议题、展示最新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为例,该部门通过开放日线上展示、周年活动、继续教育课程三种形式向档案工作者直播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档案工作者可从中学习文件强制解密、文件分类、档案工作安全、如何标记文件中未分类的需控信息等内容,且提供录放。其他专题项目具有特定主题与目标对象,从业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加入学习。

(三)文化活动

NARA通过文化活动录像、依托馆藏的二次创作视频等形式发布多样化的具有显著历史文化特色的视频,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第一,NARA面向民众举办多种文化活动,且在视频网站发布了这些文化活动的宣传视频、活动全程直播与录像。如“让档案活起来”项目,NARA邀请美国历史剧院的专业演员,通过妆发、服饰还原,让他们扮演著名历史人物。专业演员直播表演著名历史场景并以独白的形式回顾扮演角色的一生,且在表演后与档案工作者探讨人物的历史价值,交流感想。这类视频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对青少年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第二,二次创作视频。即NARA依托馆藏制作视频并展示馆藏档案,加入动画、档案馆工作影像、档案馆员采访、画外音解说等元素,形成高信息密度的历史文化视频,这类视频大多较短,并在视频中穿插了一些档案工作流程,如古籍修复与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录像。这类视频依据本馆馆藏,探索出全新的线上预览模式,视频质量精良、完成度高,满足民众精神文化和教育需求的同时,也是对馆藏档案、出版物、线下活动的有力宣传。

(四)20世纪影像

NARA在视频平台上传了20世纪影像。这些20世纪影像包括军事影像、政府机构拍摄的宣传纪录片、电影与纪录片、名人影像、剧院新闻报道等。其中,军事影像包括一战影像如圣米耶战役、努瓦永战役等影像;二战影像如诺曼底登陆、塔斯克基飞行员训练与执行任务、军队后勤保障等影像。政府机构影像,多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拍摄或制作的,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的阿波罗11号登月影像、NASA员工工作录像、宇航员工作与采访录像以及宇航服介绍等科普视频。电影和纪录片包括军事电影《侦查飞行员》(1943)、动画连续剧《列兵斯纳福》(1943-1946)、美国陆军电视纪录片《全局》(1951-1964)等。名人影像如亨利福特的家庭录像、小布什与杜鲁门等总统的会议与演说影像。此外,NARA也上架了一些20世纪40年代剧院播放的新闻影像、国家公园影像、圣诞节等节日录像、家庭录像等。这些充满怀旧色彩的无声影像、黑白影像为满足不同类型民众的历史文化需求提供了途径。

二、NARA视频平台运营特点

NARA在YouTube平台上通过制作类型多样的档案视频扩大受众范围,紧密依托文化热点突出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和属性,同时在视频制作、宣传中重视多方合作不断提高视频质量,取得了很好的运营效果。

(一)视频类型多样,受众范围广

NARA发布的视频类型多样,按主题可分为文化宣传、档案专业教育两类,按受众可分为普通民众、档案用户、档案工作者三类,按形式可分为直播演示、活动录像、影视原片、基于馆藏的二次创作四类,按时长又可分为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工作者和非从业者等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定位的视频。比如普通民众可通过直播参与线上研讨会,听取大学教授、社会学家、政府官员等关于社会议题的见解并加入讨论;通过视频了解国家档案馆线下活动信息规划自身行程;为青少年播放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历史短剧、动画视频、旧电影和纪录片等,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档案用户可通过视频学习特定类型档案的查找、保护技巧,了解本地档案馆所提供的服务,提高档案意识和技能。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视频学习档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等。多样化的档案视频满足了不同群体需求,既保证了公众参与,又承担了一部分继续教育职能,有利于保持平台的热度和影响力。

(二)依托文化热点,文化属性强

NARA依托节日、历史人物、少数群体、社会议题、重要事件纪念日(或纪念月)等文化热点开发多种形式的视频。如为庆祝独立日,NARA举行露天军鼓队奏乐表演、历史档案宣读活动,并录制视频上传至平台;为纪念黑人企业家C. J.沃克,NARA通过视频展示相关馆藏档案,档案馆员也会参与其中,解说并分享研究成果;为伊拉克犹太人档案展览制作介绍视频,同时为线下展览引流;举办当代人权与公正等社会议题的线下交流会,邀请博物馆长、档案工作者、副总统助理等多方人士直播讨论教育权利和公平、公民权利和自由、移民阻碍和途径等话题,会后还会将录像上传到平台上;为庆祝1791美国权利法案通过225周年,2016年NARA制作了纪念宣传短片展示美国历史上宪法修正历程和具体修宪程序的动画,同时通过视频提供国家档案博物馆线下展览活动预览,展示美国历史上的宪法修正活动。这些视频着眼于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纪念日等,及时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始终将公众的关注点置于文化活动主题前沿,借助活动的主题性,从感性层面潜移默化的抓住公众的情感基础[11],既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又承担了一部分民众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从内容上保证了公众的参与积极度。

(三)注重多方合作,视频质量高

NARA与其他机构、专业人士和社交媒体等广泛开展各种合作,从而保证制作高质量的档案视频。具体来说,NARA除了与不同职能的下级部门,如与国家档案博物馆合作推出不同类型的视频外,也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例如与维基百科合作开展线下交流活动,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到维基百科的编辑活动中;与出版社合作推出新书展览宣传视频和直播交流会等。NARA广泛邀请档案工作者、档案学家、历史学家、宗谱学家、法律专家、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作家、演员、手语翻译、历史人物后裔甚至是档案用户等加入视频中。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通过研讨会、直播教学、视频录制等形式发挥专业特长,分享档案专业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专业视角讨论解决问题,分享对历史事件与社会议题的观点,通过短剧表演再现历史场景等。NARA也注重与其他网络平台的協同联动,吸引潜在用户并提供更好的视频体验。一方面,多方合作可以使NARA探索创作出多种视频主题与形式,在保持视频广度吸引不同年龄和需求的观众外,专业人士的加入使视频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观赏性。同时手语翻译者的加入使视频对听障者同样友好。另一方面,多种社交媒体的协同联动使视频内容不仅仅拘泥于视频档案本身,文字、图片、文件等附加内容也都可通过链接直接获取,便于观众获取利用,增加了视频后续利用价值;社交媒体的宣传与造势也提高了直播观众数量和视频播放量,从而激励创作者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档案视频。

三、对我国档案机构运营视频平台的启示及建议

当前,各种类型的视频平台迅猛发展。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12],其中抖音日活跃用户量已突破4亿,在短视频app中排名第一[13]。众多高流量视频平台为档案机构提供了更多直接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服务窗口。然而我国档案机构开通运营的视频平台存在着账号开通率低、视频数量少、档案特色贫乏、视频质量较低等诸多不足[14]。截至2021年4月6日,仅有河北省档案馆(局)、赣州市档案局、上海市奉贤区档案局三家档案机构入驻中视频平台代表 bilibili且有视频发布,视频总量仅65个,播放总量低于6000次。总体上,我国档案机构对视频平台运营的重视程度低、公众参与度不高、影响力不足、行业缺乏良好的运营示范及效果,这些现状的解决亟需加快创新档案宣传活动形式,用好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注重运用新媒体,抓好内容建设,增强档案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挖掘馆藏独特档案资源,制作特色视频

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藏有丰富档案资源。以档案馆为代表的档案机构在推进系统的馆藏数字化转化外,应着重挖掘其中特色部分,如名人手记、地方文化等珍贵档案资源和特色档案资源,打造差异化、专业化的档案视频频道。一方面,应对纸质、磁质等载体的传统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筛选、加工与创作,整合相关馆藏资源,按一定的专题,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特色视频内容。如北京市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拍摄制作系列融媒体产品《北京红色档案》,包括《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革命活动》等12集短视频和专题片,其中的一些珍贵史料为首次向社会公开,这些特色专题视频通过回顾百年党史,有利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另一方面,档案機构应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视频风格,如发挥档案历史记忆功能,着力开发文化宣教类视频;如重视档案实用价值,着力开发档案利用问题解决类视频,如人事档案处理、各类型档案查找等,从而吸引某些类型的观众,保证频道的访问量。此外,对档案机构来说,视频平台的运营也是对其自身的宣传。通过发布动态、设置简介区链接、内置视频广告等形式,宣传本机构的电子馆藏展览、线下展览活动、文化出版物等,也可以吸引相关档案的民间捐赠,从而提高档案利用率,增加创收,丰富馆藏,使更多馆藏资源投入利用。

(二)紧密结合文化热点,拓展文化宣教功能

NARA视频频道结合时下热点推出视频。一方面,文化热点为NARA长期稳定的视频更新提供了丰富主题;另一方面,这些不同主题的文化热点发挥出不同功能,如爱国教育、历史教育、档案教育、平权教育等,NARA就对美国国民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宣教功能,成为美国价值观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十四条指出:国家档案馆需“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国内档案机构可借鉴NARA经验。第一,开发面向全年龄段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视频,增强公众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呈现形式尽量生动活泼,如运用动画、歌曲、情景剧等创新形式,降低观看门槛,提高民众的参与度。第二,依托红色档案开发爱国教育视频,激发民众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档案机构可选取多种主题和角度,如百年党史、抗战历程、著名战役、革命先烈等,如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百年党史间重要电子档案展览视频等。档案机构可学习国家档案局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开展“追求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17]。第三,依托文化节日、历史人物开发视频,如节日影像、科普动画、名人档案视频展览与相关档案的搜集、保护工作展示。第四,开发社会热门议题视频,如紧密结合新《档案法》全面贯彻实施推出视频进行档案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档案意识;迎接国际档案日,拍摄档案工作微电影,组织档案讲座并将拍摄活动实况上传至视频平台,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18];制作抗疫视频,通过搜集抗疫日记、照片、视频、访谈等抗疫档案,以纪录片、专题视频等形式重现抗疫历程,纪念抗疫英雄,为后世留存高质量的社群记忆[19];制作黄河档案视频和纪录片,讲述黄河故事,弘扬黄河精神,展示黄河治理和保护历程中华夏儿女的英雄气概[20];制作脱贫攻坚视频,邀请驻村扶贫干部,通过故事讲述、档案展示等形式在视频中展示脱贫成果,宣传脱贫工作,为后世提供珍贵记录。

(三)加强多方合作,丰富视频的内容和形式

我国档案机构可以积极寻求合作,通过专业人士、不同平台的加入探索全新的视频内容与形式。第一,与各相关机构加强合作。一方面,与文化事业单位合作。档案机构应加强与上级、同级档案机构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间的合作,互通有无,为专题视频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与下级职能部门,如杂志编辑部等开展协作,寻求专业化的技术指导与内容提供。档案机构可借鉴陕西、北京等7省市区档案馆为迎接2020年档案日推出的联动直播活动,展示档案馆功能布局,并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上传直播录像[21]。另一方面,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如与央视、新华社等新闻传播机构合作,学习视频叙事技巧,运用数字模拟技术[22],提高视频制作水平;与出版社合作,以直播的形式或谈话类节目为档案汇编出版物、图书、杂志等文创产品解读、宣传、带货。第二,与专业人员合作。档案机构可邀请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如历史学家、法律工作者、诗人、演员等。专业人员既可在视频中分享各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特定主题视频的内容发挥监督与审核作用,保证知识视频的深度、广度、正确性;也可协助探索并开发谈话类节目、情景剧表演、诗朗诵会等多元化的视频形式,为不同年龄层次与需求的观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选择。第三,与视频平台合作。一方面,档案机构需积极入驻视频平台,提高入驻率;与平台签订创作计划,把握平台提供的创作补贴与激励计划,增加创收的同时争取平台的宣传支持。另一方面,档案机构需积极与平台内其他视频博主展开互动,如获取影视区博主的技术支持;邀请知识区博主担当视频嘉宾;与入驻的其他档案机构合作创作视频等,创新视频形式,提高频道与视频的曝光率、影响力。第四,与其他社交媒体合作。档案机构应注重多平台的协同联动,宣传档案视频、收集反馈,从而提供更好的视频体验。如在活动开启或视频发布前期,广泛应用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预热、造势,使宣传尽可能涵盖分布在不同平台的潜在观众,提高视频的点击量。直播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话题区、评论区收集问题,为观众答疑解惑。视频发布后,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电子馆藏或相关资源链接,供观众进一步学习。尽可能在不同社交媒体、本档案机构的门户网站等提供视频入口,实现多平台协作联动宣传。收集不同平台用户评价和反馈,积极解决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观众的视频体验和满意度。

注释及参考文献:

[1][8][14]李萌.新媒体时代档案馆短视频平台建设探析[J].档案天地,2020(9):40-42,61.

[2]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21- 04- 22].https://www.saac.gov.cn/daj/tzgg/ 202003/b714090658a04aebae7457b1e5d419de.shtml.

[3]周林興,丁京晶.视觉化的档案服务——档案文化传播新路径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9(12):4-8.

[4]李文婷.抖音短视频助力档案宣传工作研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7):104-105.

[5]赵紫轩.基于抖音平台的档案移动服务探究[J].北京档案,2020(8):32-35.

[6]薛惠芬,于钊,门翔等.基于利用案例的微视频创作和档案工作传播——以中国海洋档案馆揭牌10周年工作汇报视频为例[J].档案天地,2020(1):40-42.

[7]张雅颉,赵宇.档案微视频服务内容探析[J].档案天地, 2019(5):31-33.

[9]赵琛,张宁,刘焕成“.互联网+”背景下图博档融媒体发展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J].山西档案,2021(2):124-134.

[10]Alexa.The Top 500 Sites On The Web[EB/OL].[2021-04-08].https://www.alexa.com/topsites.

[11]任越,路璐.美国国家档案馆档案文化活动的特色分析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20(4):96-102.

[12]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 [2021- 04- 08].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 bg/hlwtjbg/202102/t20210203_71361.htm,2021-02-03.

[13]2019年抖音数据报告[EB/OL].[2021-04-08].http:// www.199it.com/archives/993771.html.

[15]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EB/OL].[2021- 04- 25].https://mp.weixin.qq. com/s/UrsTsKrAoZgfsMu-FpkHOQ.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N].中国档案报,2020-06-25(001).

[17]国家档案局“.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EB/OL].[2021-04-25].https://mp.weixin.qq.com/s/DnFUH64ngPB4lXBtweiBfg.

[18]北京市档案馆.国际档案日精彩活动回眸[EB/OL].[2021-04-25].https://mp.weixin.qq.com/s/e1M_s2YJJ5PV5rDbjgwFPw.

[19]韩瑞鹏,徐海静.叙事与赋能:后疫情时代抗疫档案创新性开发[J].浙江档案,2021(3):42-44.

[20]刘珅珅.社交媒体视野下的河南省黄河文化传播[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8-12.

[21]北京市档案馆.在直播间遇见北京市档案馆[EB/OL].[2021-04-25].https://mp.weixin.qq.com/s/LE3DM87kt9diF68wnl6jKA.

[22]张雅颉,赵宇.档案微视频服务内容探析[J].档案天地, 2019(5):31-3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