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守护者

2021-08-30钟培源

宁夏画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库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钟培源

1958年,黄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拦河大坝开工建设。1960年,高42.7米、长697米的青铜峡拦河大坝屹立宁夏大地,同时装机30.5万千瓦的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建成,这不但形成了一座容量为600万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峡谷型水库,也成为了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几十年过去,水库内由于泥沙淤积,滩岛逐渐显露水面,有了植物群落,鸟类及其他各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集林区、湖泊、滩涂地并存的水库湿地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儿、花儿、草儿建起了居住的“天堂”。

与此同时,人类的活动也愈加频繁,河滩地被开垦:种植、放牧、养殖,而猎杀野生动物、过度捕捞鱼类的现象也开始出现。

面对人类的入侵,动植物的抵抗力微乎其微。库区湿地的生态环境被加速破坏。

2002年6月,自治区政府研究决定,将青铜峡库区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成立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492.82公顷,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0%、21.8%、28.2%。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植被富郁、鸟群展翅、动物欢跳的景象重现,这里成为全区最大的黄河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我国西北及全球东亚—澳大利亚地区鸟类重要迁徙路线上的经停点和栖息地。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巡防大队是守卫这片土地最前沿的“战士”,他们坚守于此,悉心呵护“家园”,坚决抵御外来侵犯。

走进巡防大队鸟岛站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整洁,屋中央摆放着一个铁炉子,用于冬季室内取暖。这两天由于降温,炉子烧得很热,铁质的炉身散发出一层淡淡的红光。

巡防大队队长王学先接待了记者。巡防大队成立于2008年,刚开始只有三五人,主要在河西、河东巡防。河西从南到北有27公里左右,总面积26万多亩,共有4个站1个卡点;河东辖区则比较小。

王学先瘦小精干。他2011年加入巡防大队,那时队里就已经有15个人了。巡防大队成立的前几年,保护区的巡防条件较差,没有专门的巡防道路,巡防队员骑着摩托车冲在水里、沟里;也没有自己的灶房,出去巡防一天都是自带干粮。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巡防大队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现在在冬季已达30人。

队伍加强了,巡防条件也大为改善,2013年保护区全面更换了围栏,巡防道路修通,给巡防队员发放了劳保、开办了灶房……

王学先是当地人,对保护区及周边的情况很熟悉。他对保护区以前的状况也很了解。据他回忆:“2007年以前,保护区被全部开垦,种植了粮食作物,有不少人搞养殖,还圈出鱼池供人钓鱼。河滩上放羊、放牛的人太多了,简直是放牧的天堂。”

从2007年开始退耕到2018年保护区内实现全部退耕还湿,11年中,2012~2014年重点开展了禁牧、禁猎工作,“当时1天就能收缴一皮卡车的渔具”。在加强人员巡护的同时,保护区逐年加装摄像头,现在已经达到了全覆盖。

记者随王学先开车来到巡防路上。王学先说:“巡防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外围巡护,发现靠近保护区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确保保护区内无人类活动,还有要保证保护区接壤地带无火灾隐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片区,白天巡护,晚上主要靠监控摄像头,站内留有值班人员。”

遇到队员徐祥时,他穿着厚实的军大衣、戴着皮质的护腿,棉帽两侧紧裹着两腮,围脖一直护到口鼻处,只留出眼睛。他骑着一辆弯梁摩托车,后面绑着一把锹,缓缓驶来。王学先说:“现在队员们都是这样的打扮,在外面巡逻太冷了!”

巡防队员的工作在冬天、夏天是最难熬的,冬天河风尤其刺骨,外露的皮肤被风一吹像刀割一般。夏天暴晒,许多巡防道路上没有树木,阴凉处少,巡防队员只能顶着太阳巡逻,再加上湿地蚊虫多,队员们还要忍受它们的叮咬。

不怕蚊虫叮咬,最怕火灾发生,防火也是队员们的重要工作。保护区一旦发生火灾,以现有的条件,基本上是“望火兴叹”、无计可施。据王学先讲,每年11月到来年5月是防火戒严期,这段时间也是巡防大队最紧张、最繁忙的时候。

王学先介绍,防火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队员们的口头禅,要打掉早起出现的、小的火情,‘打了就是把火情要彻底、全部扑灭。这‘三打对保护区的防火意义重大。”

巡防队员长时间独自一人在片区巡查,不免产生枯燥寂寞的情绪。对此王学先深有感触,“参加巡防工作10年了,有时真觉得枯燥无味,不想干了,但脚下的每寸土地熟悉到有了感情,哪里的植物什么样,哪里会经常出没什么动物,自己守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又在一天天变好,好像所有的辛苦又都值了。”

除了巡查工作,巡防队员还要对周边的群众开展环保宣传。经过多年努力,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库区偷牧、偷猎的行为基本绝迹。

现在的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岸柳成片、水系密布,是候鸟迁徙的生态廊道。“山水林滩湖草”样样具备、多元一体。科考显示:保护区有鱼类39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5种、鸟类212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玉带海雕鲷、白尾海雕、大鸨、小鸨、胡兀鹫、遗鸥等18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白琵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荒漠猫、兔狲等40多种。保护区的峡门滩、百鸟滩、城门滩、硝黄滩“滩滩相连”,为鸟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成为候鸟迁徙的“天堂”,候鸟迁徙期库区鸟类可达数十万只。保护区内有湿地维管束植物53科152属240种,植物中水生植被占50%以上,旱柳、沙柳、灌木柳、银柳、箭杆杨、小叶杨、合作杨、新疆杨、刺槐、榭白等树种在库区湿地也有分布,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呈献多样性特征。

巡防队员们每日守护着这片被称为“天堂”的地方,人们只有把“天堂”交还自然,鸟兽、草木才能将“天堂”演绎得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库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