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矿山公园生态修复

2021-08-27高妍马立铭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修复

高妍 马立铭

摘要:如今矿山的过度开采已经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而矿山公园的建设有助于对场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及保护。本文主要分析绿色设计理念下矿山公园的规划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并以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究基于绿色设计基础上的矿山公园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修复;矿坑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1 “绿色设计”理念与矿山公园规划

1.1“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如今绿色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绿色设计的理念是把生态环保设计观点融入整个自然界和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设计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理念是人类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的结果。在矿山公园的设计规划中,运用绿色生态策略改变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景观改造设计对矿山公园的设计规划及改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宏观角度上讲,绿色设计理念是从公园规划的长远视角思考矿山公园的景观设计规划改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微观角度上看,绿色设计理念对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1.2 “绿色设计”理念对矿山公园规划的作用

1.2.1 重建矿山绿色生态环境

采矿业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对矿石的需求促使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进而进行大规模开采。矿业石材错误的开采方式容易导致开采地区形成坑洼,资源枯竭后被遗弃形成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废弃地,周边环境生态系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矿山公园的规划总是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从而忘记了设计初心,对矿山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置之不理。因此,设计者在规划设计矿山公园时,应密切关注矿山公园的生态系统改造和绿色景观设计,对矿山生态景观进行科学的绿色生态修复,如采用绿色设计的方法改善附近空气质量和土地环境,保护修缮矿山内的特色陈迹等。就如今的大部分矿山公园而言,它们的规划设计都是希望通过修复矿山场地凹陷处的方式恢复受到破坏的地质地貌,忽视了矿山公園景观设计应把场地性质与规划设计等联合在一起的原则。矿山公园规划可以利用绿色生态、景观修复等手段进行绿色生态修复。加强矿区动植物资源保护,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1.2.2 提高矿山周边环境的生态系统

我国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相较于国外的矿山公园规划设计更加强调公园项目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服务娱乐设施的建设,但不合理的过度开发会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必将给周边区域带来连锁反应,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绿色设计要根据矿山公园的整体设计规划方案改善周边环境的绿色生态系统。在矿山公园规划设计中运用绿色设计理念是为了使规划后的矿山区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能够更好地融合。因此在规划矿山公园时既要考虑提升矿山公园自身的生态价值,也要考虑公园周边环境的生态发展。

1.2.3 激发矿山公园整体活力

矿山公园规划作为新时期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在设计时应以绿色设计理念为依据,生搬硬套的规划设计反而会破坏矿山环境的整体活力。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可以将矿山的废弃用地转变成城市公园用地性质的一种设计理念,促进城市的系统化建设。通过绿色设计理念,在矿山公园规划中加强生态修复和设施的完善,以此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把城市边缘的荒地改造成具有强大生态活力的矿山公园。

1.3 “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快速发展建设,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我国矿山废弃地绿色生态设计的研究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绿色设计理念遵循的是尊重自然环境多样性的观点,以此推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进步。绿色设计理念在设计策略上十分强调矿山废弃地改造要顺应自然,引导自然,使整个矿山废弃地环境恢复绿色生态系统。矿山废弃地中的大部分场地都被闲置、破坏或未得到充分利用,结合绿色设计的理念,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恢复受损土地的结构和功能。

2 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2.1 生态修复的目标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活动,自然的自我修复过程非常漫长,受损的矿山废弃地要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循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生态修复设计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由于其场地的特殊性,本文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探讨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修复的目标。

2.1.1 生态环境层面

采矿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2]。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矿山废弃地具有稳定的绿色生态环境,以此让矿山公园整体的环境及植物群落发展生机勃勃。生态修复目标的实现需要因地制宜,运用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对曾经受到伤害的水域环境、植物群落等进行修缮保护。

2.1.2 社会发展层面

废弃的矿山景观修复是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的,需要用优美的景观吸引受众人群。在进行矿山废弃地的景观修复时除了需要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问题之外,设计的美感体验也是矿山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具有美感的矿山公园不仅包括功能美,还包括形式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除了提高公园的整体美感外,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所以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场地的规划设计需要极具场地包容性,尤其是应该满足特殊人群这一受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对自然生态景观进行二次利用,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有利影响。

2.2 生态修复的原则

2.2.1 生态优先原则

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优先原则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修复与再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生态景观,以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为基础,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土壤的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大力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恢复矿山的生物多样性。基于场地自然条件,维护场地及其周边的生态平衡,营造出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3]。

2.2.2 因地制宜原则

矿山公园因为其特殊的景观特点,要求我们在生态修复设计改造时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标准[4],对场地地形地貌与自然生态环境开展充分的场地调研,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特征和人文条件,充分尊重场地原有条件,结合周边人群及建设环境,创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公园。

2.2.3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矿山公园生态修复规划的必要原则。设计的主体是人,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时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考虑景观的实际功能,又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生态修复设计。结合现状,合理调整布局,既要满足功能,还要带给人身心上的舒适感,创造一个功能完备,能够给人以治愈感的矿山公园景观。

2.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们的设计应满足人们逐渐变化的景观环境需求,所以在对矿山进行修复和再利用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设计规划时应从长远角度考虑[5]。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需要渗透到矿山公园设计的各个角落中。

3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景观设计

3.1 项目背景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美泉路与泉都大街交界处[6],大约开车1小时可抵达南京市市区。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前期曾是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山,后被私人承包用来开采石灰岩[7]。由于长期的开采,汤山的矿山最终成为汤山地区最大的矿坑废弃地。

南京的汤山矿坑公园在原有矿山和现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南京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利用该地区已形成的矿山景观现有植物配置,保留区域内的现状景观特色,在绿色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跌水景观(图1)、瀑布、生态绿地(图2)等景观元素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再利用,让受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以矿山生态景观和温泉度假旅游体验为主要规划特色,以绿色设计理念为基础,通过功能的置换以及景观的生态改造设计出特色矿山体验公园。

3.2 项目设计原则

3.2.1 因地制宜原则

每一块矿山废弃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因此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规划部门在进行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改造时应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前提下,用设计突出矿山公园的自身景观地质特色[8]。在植物配置上,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以南京的乡土树种为主,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完善公园的生态群落结构系统,以此体现场地地方植物特色,同时丰富场地内物种的多样性,建造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金陵味道的自然生态山地公园,在给受众带来景观新鲜体验的同时,又能使其能体会南京的特色文化。

3.2.2 安全为主原则

矿山公园的用地性质本身就比较特殊,因此游客在游览园林或者体验娱乐设施时会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问题。南京汤山矿山公园的景观设计采用以安全为主的设计规划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将受众人群的人身安全保障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问题进行公园的修缮设计,以此避免受众人群在进行游览和设施体验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问题。南京汤山矿山公园的儿童娱乐区在规划初期打算安置巨型蹦床、秋千等设施,但这些设施具有安全隐患,所以南京汤山矿山公园在规划落地使用前,采用多次模拟受众体验娱乐项目的措施确保娱乐设施的安全性[9]。此外,在场地内较高区域还建有护栏等一系列安全保护设施,以此确保场地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出现。

4 结语

任何种类的城市公园景观都追求景观的多样性,矿山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绿色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对矿山场地的原本面貌进行生态修复。一方面,矿山公园的生态建设可以大大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对以往被破坏的生态进行更好的修复;另一方面,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可以合力打造矿山生态种植景观,提高矿山植物覆盖率,构建绿色生态的矿山公园景观,给受众提供较好的休闲娱乐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忆楠.废弃矿坑生态景观改造探索[J].艺术科技,2017,30(08):329-331.

[2] 曹帅,庞灿.矿坑遗址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初探[J].河南科技,2019(02):97-99.

[3] 陈娇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采石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与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4] 孙霄.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与地域文化再建的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5] 蒋小英.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6] 马立铭.青岛传统里院非文物建筑的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21,34(9):209-210.

[7] 张东,唐子颖.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9,35(11):5-12.

[8] 罗蕾,赵慧宁,娄轩齐.矿山公园的景观改造再利用——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4):73-74.

[9] 郭娜,郑志林,王磊,等.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及再利用模式实例研究——以渝北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238-239.

作者简介:高妍(1997—),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马立铭(1998—),男,山東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生态修复
浅议生态视角下的绿色服装设计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