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歌剧《伤逝》与英国歌剧《乞丐》比较研究

2021-08-27梁豪

艺术评鉴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伤逝歌者乞丐

梁豪

摘要:《乞丐歌剧》无疑是英国戏剧家、诗人约翰·盖伊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歌剧面向的不是王公贵族和上流社会,而是立足于市井人群的审美需求,其吸收了18世纪正歌剧的一些表现形式,并进行了创新。通过一个乞丐人物的叙事打破常规,剧情幽默风趣,又带有讽刺意味,故事的题材表现的是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经济发展很快,但奢靡成性、权钱交易等不良风气蔓延。该剧在伦敦首演于1728年,很短时间内引发轰动,也成为英国戏剧发展史上大众认可的经典作品,成为音乐剧的先驱,并且至今仍旧盛演不衰。

关键词:歌剧研究  歌剧《乞丐》  创作手法  歌剧《伤逝》  音乐题材  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59-03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根据鲁迅同名小说《伤逝》改编成歌剧,表现的是五四运动时期众多青年思想得到解放,开始对旧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包办式婚姻产生抗拒,婚恋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开始向恋爱自由转变。施光南的这一部歌剧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剧中通过男女歌者叙述推动剧情发展,在形式上吸收了我国20—30年代歌剧的某些特征,是80年代中国民歌歌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

本文通过比较两部歌剧的故事题材、体裁等艺术创作要素,分析了两部歌剧所体现出的艺术特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包括剧本的改编、音乐体裁、歌剧音乐创作等,分析两部歌剧在思想意识形态、具体创作手法上的差异。

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其中英国的亨利·珀赛尔在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劇的先河。歌剧最开始属于古希腊戏剧的一部分,从剧场音乐发展而来。近代西洋歌剧真正发展的时期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让音乐文化逐渐世俗化,促进了歌剧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最终以正歌剧的形式定型稳定,并进行大量的创作和表演。18世纪格鲁克开始推出“革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喜歌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乞丐歌剧》正是在那个时期以喜歌剧形式被创作出来的。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曲折坎坷,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新旧社会交替,一些爱国志士开始探索救国之策,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强大的西方国家,开启了中国早期的留洋热潮。新思想、新技术开始在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传入中国,正是在这种开放的背景下歌剧艺术开始流入中国。中国早期歌剧创作的萌芽源自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黎锦晖先生,他开启了我国民族歌剧发展新的篇章,创作的中国儿童音乐歌舞剧具有西方歌剧表演形式的雏形。随后,一些当时在西方进修学习的青年音乐家才开始逐渐进行歌剧创作,有的作品甚至与自身本土文化及地方特色民歌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独幕歌舞剧《扬子江暴风雨》,由音乐家聂耳、田汉等人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歌剧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1957年“新歌剧讨论会”成立后吸引到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投身于歌剧创作与演出之中,推动了中国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对后来民族歌剧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接着又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荡时期,样板戏开始成为主导。到20世纪末,中国歌剧开始进入了艰难曲折的恢复期,施光南《伤逝》的问世,使民族新歌剧原有的模式被逐一打破,创作题材得到了充实和丰富,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篇章。下面笔者就英国喜歌剧《乞丐歌剧》和我国民族歌剧《伤逝》进行比较分析。

一、英国喜歌剧《乞丐歌剧》与中国民族歌剧《伤逝》概述

(一)英国《乞丐歌剧》

《乞丐歌剧》(以下简称《乞》剧)无疑是引领了当时歌剧界的“新风潮”,在这之前英国批判现实的文艺作品,大都是借助宗教题材或圣经故事的。而盖伊却反其道而行,在创作上抛弃了宗教外衣,赤裸裸地将社会黑暗面暴露出来,尖锐地反映现实矛盾,揭露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腐败。《乞》剧揭露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进入18世纪经济发展迅速,不良风气蔓延产生的社会现实。其中,剧中主人公麦茨斯与1724年伦敦震惊大案中的蓝皮肤江洋大盗形象十分吻合。《乞》剧是英国一出带有楔子和尾声的三幕歌剧,首演并不顺利,遭遇旁人吐槽诟病、剧院悔约,最后在一间小剧院完成首演,但是演出的效果惊人。自1728年1月29日首演后连演了62场,伦敦就此掀起了一股《乞》剧热,被誉为英国戏剧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旧盛演不衰。

(二)中国歌剧《伤逝》

施光南所创作的这部歌剧诞生于20世纪中后期,中国在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界的创作和文艺工作者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的冲击,歌剧的前进道路十分艰难。为了让民族歌剧事业重新焕发生机,重振艺术界的士气,艺术家们将目光投向有影响力和观众喜好的作品积极演出、不断推动歌剧演员的陪养、搭建中外艺术交流平台、推动民族歌剧走向世界。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其演唱创作引用咏叹调、宣叙调,演唱形式有合唱、重唱、对唱、伴唱,丰富声乐体裁,在曲调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民谣的特征,突破了原有的歌剧写作模式,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篇章。其《伤逝》歌剧取材于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伤逝》小说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和婚姻不自由的痛苦。其故事题材与作家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有关,剧中涓生的形象映射着作者本人的生活写照,子君的形象是其对两任妻子①的刻画。该歌剧剧情淡化,巧妙地运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场序结构,这样的布局又恰如其分地与西方奏鸣曲式的创作手法不谋而合。“春”“夏”是呈示部,是爱情的陈述;“秋”“冬”作为展开部,是戏剧矛盾的发展;“双人舞”是一个过渡性插部;最后又回到“春”作为再现部。每位主角以大段的咏叹调、宣叙调和重唱等形式,运用的手法简单粗暴,引借剧中人物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波澜,层次分明地诉说着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

二、《乞丐歌剧》与《伤逝》的相似之处

(一)都采用了“画外音”②的形式

《乞》剧在剧情设计与传统的歌剧具有直观上的区别,传统题材上的歌剧在人物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大家熟知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阿依达》等等,各人物之间是由关系网链接起来的,因此我们在观剧之前往往习惯性地会理清一下人物关系网。但是,《乞》剧除了具有剧中的人物关系,还存在着一个跳出剧情的人物——乞丐。乞丐并非是剧中的人物形象,而是类似于楔子、小说和舞台剧旁白或者剧情解说一样的形象,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乞丐在剧情的尾声还客串了上帝一般的角色,决定着剧情结局的走向。《伤逝》也采用了相类似的形式,通过男女歌者叙述剧情、为后面剧情的发展作铺垫,同样男女歌者与实际剧中的人物是无法构成直观上关系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会感性地把男女歌者与剧情中男女主角的天堂视角不自觉地对应上,笔者在观剧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但是回归到理性思维当中却很难找得到这种对应关系的蛛丝马迹。

(二)画面感采用了“三维”角度

《乞》剧中的乞丐与《伤逝》中的男女歌者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乞丐像是这部歌剧中作者一样的角色,开场叙述剧情特点,使观众在未观剧之前脑海中先产生想象,置身于歌剧的创作者角度,在剧情进行的过程中处于思考状态,这和主持人报幕以及一些影视剧中的解说字幕看似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前者在歌剧中的用法更显得新颖、高级;男女歌者更像是旁观者的角度,但是并非是我们常说的袖手旁观的意思,男女歌者显然与剧情中的男女主角形成一种即映射又对比的感觉,男女歌者像是剧中男女主角最终爱情理想的映射,如果处于这两个人的视角观剧,会有点像回忆他们过往悲惨爱情故事的感觉。

《乞》剧中乞丐——剧中主人公麦茨斯——观众;《伤势》中男女歌者——剧中主人公“涓生、子君”——现场观众。两剧都在画面上建立了三维角度,这种感觉有点像画中画的设计,对于观众本身来说能够快速进入剧情,并融入到剧情当中去。

(三)都与作者所处时代思想启蒙运动有关

17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兴起了启蒙运动,人们逐渐开始从封建思想中解放。17世纪末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因此,17世纪之前英国大部分的文艺作品是宗教题材,带有封建性。《乞》剧率先打破了借助封建性外衣的创作手段,直面表现了下层人的生活,藉以暴露社会的堕落与官场的腐败黑暗,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里程碑和思想解放的意义。反观中国20世纪初,“五四运动”的风潮让中国人民在长达上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锢中不断苏醒。鲁迅先生于在此时创作了小说《伤逝》,是对封建旧思想的尖锐批判,以启示广大青年摆脱个性解放和个人奋斗的束缚,探索新的路。两剧均诞生于社会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过渡期,并且都对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

三、《乞丐歌剧》与《伤逝》的差异之处

(一)故事题材叙述手段不同

《乞》剧的故事题材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观察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相当于是处于第二人称的感觉,说着别人的故事,阐述自己的思想及观点。《伤逝》则是从作者自身实际出发,这种相比较《乞》剧而言具有第一人称的效果。有一句俗话叫“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确实我们在观看完《乞》剧再去看《伤逝》会发现,后者更能够让我们融入到主角这一角色当中,这是因为第一经历者在细节描绘上更加到位,至于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则需要观众经过细嚼慢咽,在思索回味中慢慢体会。

(二)“画外音”的作用不同

《乞》剧中,乞丐的作用是叙述开场介绍概要,似乎与剧情内容毫无关系。在结尾时再次出现形成“剧中——剧外”对话,充当决定剧情走向的关键人物,这个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增强喜剧性的效果。反观《伤逝》,男女歌者除了具有叙述剧情的作用之外,还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这两个人物的存在与剧情内容是一个整体关系。男女歌者是每个季节衔接的很好过渡,这种设计是十分巧妙的。《乞》剧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画外音”,对应的人物能够决定剧情结局的走向,增强了舞台与观众互动、减少了距离感。

(三)歌曲创作体裁不同

《乞》剧音乐体裁植根于英国当时的歌剧音乐特点,调性上运用的是西方的大小调。从演唱形式上可以分为集体的合唱、宣叙调、咏叹调,《乞》剧虽然在独唱的宣叙调及咏叹调上感觉并不明显,但是依然有其影子在。《伤逝》虽然借鉴了西方歌剧音乐的特点,但是在歌曲旋律上更加注重中国民歌的特点,因此在一些咏叹调里面我们能够听出西方歌剧中几乎不具有的民族五声调式旋律,其虽然也有合唱,但是合唱演员是幕后的,并非是结合舞台表演推动剧情的。

四、结语

英国《乞丐歌剧》与中国《伤逝》歌剧虽然不是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但是其在创作手法、艺术价值、推动歌剧艺术发展的作用、思想启蒙等方面具有相类似的地方。《乞丐歌剧》是现代音乐剧的先驱,其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揭露社会现状,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歌词使听众能够更容易感同身受地理解剧情。设置剧外人物乞丐并与剧中人物演员进行跳出剧情的对话,极大地增强了喜剧效果。《伤逝》完美地诠释了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作手法借鉴了西洋歌剧音乐,但依然能够将民族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体现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特点,这种结合体现了中国在创作属于民族特色的歌剧领域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通过比较这两部看似不相干的歌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打破常规、充满新颖的地方,体现了作者突破线性思维逻辑勇于创新的品质,一定程度上展露出他们对理想艺术的不懈追求及高超的创作技法。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艺术的最终指向是立足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扎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服务于广大的人民,显然《乞丐歌剧》在这点上取得了極大地成功,反观国内在歌剧的创新道路上虽然取得了许多突破,并有了一些成就,但改革创新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沈旋,文娴,陶辛著.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3]关伯基.一出与时俱进的《乞丐歌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4]宗先鸿.论《伤逝》的创作意图与人物原型[J].鲁迅研究,2005(11).

[5]赵娜.论歌剧《伤逝》的结构设计与故事内涵—以鲁迅同名小说为参照[J].音乐创作,2015(05).

[6]林雯.论施光南年代初至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敖锤.歌剧《伤逝》人物形象与演唱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猜你喜欢

伤逝歌者乞丐
歌者
没钱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现代乞丐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裸露
乞丐
歌者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