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三讲四融”与党建工作新模式

2021-08-27崔建兵唐宁宁章梦琪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红色文化

崔建兵 唐宁宁 章梦琪

摘   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以全国样板党支部——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学生党支部为例,探讨在学生党建中如何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挖掘红色资源,构建“三讲四融”党建工作新模式,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红色文化   学生党建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历史时期,用对党忠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艰苦奋斗、青春智慧锻造而成的,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等伟大精神,它是贯穿并支撑共产党近百年历史主题主线中的核心要素。如何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机械系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建中创新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探索出红色文化“三讲四融”党建工作新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之长形成的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1](19-21)。红色文化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要路是对的,就不害怕遥远”的韧性精神,阐述了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成果的价值本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核心精髓[2](4-6,12)。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学习和尊重党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创新推进红色文化育人,以红色文化“三讲”筑牢理想信念基石,以红色文化“四融”占领思想阵地,不断拓宽学生党建工作渠道,探索出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符合教书育人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三讲四融”党建工作新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贴近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三讲四融”党建工作新模式,三讲即关工委“五老”讲、翻转课堂讲、参观聆听讲;四融为红色文化与暑期社会实践相融合、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红色文化与党员理论学习相融合、红色文化与新媒体载体相融合。

二、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高校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在学生党建中创新推进红色文化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对于塑造新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孕育和承载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成了堅守信仰、不屈不挠、胸怀大局、敢于担当、依靠群众、永远跟党走的革命精神,引领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通过学习革命先烈和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提炼和升华,蕴含着强有力的革命精神、感人至深的革命英雄事迹,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个革命事迹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们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爱国情操光芒。高校学生党建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用鲜活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三)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吃树根、煮皮带、穿草鞋、爬雪山、过草地,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社会主义年代,“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其中展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形象何等崇高伟岸。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了解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有助于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谦虚、踏实的学习和生活态度[3](43-45)。

三、红色文化高校育人路径探析

(一)“三讲”传承红色文化,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关工委“五老”讲、翻转课堂讲、参观聆听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国史,牢记初心使命,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关工委“五老”讲,薪火传承守初心。建立“红色故事讲坛”,定期邀请校关工委“五老”给学生讲红色文化故事;面对面专访老党员,聆听红军后代革命事迹;通过红色故事和红色访谈,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事迹,探求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为学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老传承中上活党课,以信仰传递信仰。

2.翻转课堂讲,党员教育活起来。学生党员结合时事热点轮讲党课,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轮讲“习近平新时代三十讲”“长征精神”“七一精神”等,把红色文化从被动学到主动学、被动听到主动讲,使学生深刻了解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和深刻内涵,自觉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3.参观聆听讲,铭记历史担使命。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红色资源,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革命事迹,感悟红色精神和红军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汲取“红色营养”,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

(二)“四融”占领思想阵地,“四力”协同为党育才。

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党员理论学习、新媒体载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建好守牢高校宣传思想主阵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高校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和精神动力。传承紅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青年学生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追求真理、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融入社会实践,增强党员行动力。将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组建红色信仰社会实践团队赴井冈山、遵义、延安、长汀等红色爱国主义革命根据地,重走长征路,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让党的最新理论真正滋润群众心田,让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热血。

2.融入校园文化,增强活动感染力。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抗日战胜胜利日、“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等系列红色活动,组建党员理论宣讲小组,到班级、宿舍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生喜闻热见的情景剧、朗诵、合唱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不移地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

3.融入理论学习,增强党建向心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方向,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把党员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大精神等内容,通过集中讲授、分组研讨、视频学习、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夯实学生党员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不断增强学习的立场、标准、强度、实效,坚定理想信念,完完全全地使新思想入脑入心、增智促行。

4.融入新媒体载体,增强党建吸引力。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新媒体载体,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学校党建智慧云平台、学院党建专栏、支部公众号等,构建国家—校级—院级—支部“四位一体”的新媒体载体,借助网络直播微党课、翻转课堂、云端直播红色文化等,积极宣扬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使红色文化的故事可听、可信、可传播,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知晓度,增强认同感。

四、结语

“三讲四融”党建工作新模式,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符合教书育人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贴近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机械系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三讲”筑牢理想信念基石,以红色文化“四融”占领思想阵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塑造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光林.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7).

[2]刘建平,李双清.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J].领导之友,2011(08).

[3]尚弦.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8(12).

[4]刘慧.运用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以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20(05).

[5]温新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中国梦内涵及其特征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系列论文之一[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2).

[6]陈庆庆,李祖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向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1).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2020—2021学年基层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Hddj28)。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红色文化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