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美育政策的百年流变与当代启思

2021-08-27刘国权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中国共产党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美育政策因革命形势、社会发展、教育方针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1—1949年时期,立足于服务革命、服务工农兵,积极开展美育;1949—1978年时期,着眼于政治工作需要,审慎对待美育;1978—2012年时期,致力于“四有”新人的培养而重视强化美育;2012年至今,锚定于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美丽中国建设而全面发展美育。党的美育政策的百年流变对于当代美育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继续破解“五化”的桎梏,才能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出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美育方针政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00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4.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着眼于人的“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和“美丽中国”建设,强调要加强美育工作,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华审美风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求美、尚美、崇美的民族。孔孟弘“里仁为美”“充实之谓美”之德行、老庄寻“天地大美”“至美至乐”之真朴,近现代王国维倡“情育”、蔡元培举“五育”、鲁迅彰“美化天物”。在中华大地上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孕育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为国家和民族立“生成”之大德、树“合和”之大人、成“中和”之大美的使命和任务[1]。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华美育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把握规律,推进美育方针政策逐步走向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育发展道路,使人的全面自我占有和全面自由发展成为现实,为人类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1921—1949年: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感召“革命者”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推翻剥削统治、消灭阶级区分、废除私有制和组织工农兵的目标,并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该目标落实为具体的革命纲领[2]。由此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和革命行动都以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目标。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以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与者、支持者为目的。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既是党的早期领导人,又是中国现代新美术革命的先行者、推动者。他们二人以美术革新推动政治变革,带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以美育扛起了民族思想革命的大旗”[3]。毛泽东同志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书法家,对美育价值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衔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育实施原则,对美育的革命性、实践性、民族性、普及性提出了要求,并对理想美育人、情感美育人、文艺美育人、多样美育人等发出了系列工作指示和具体的指导[4]。

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在美育过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革新人民群众思想、点燃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的功能作用有着充分认识,所以探索制定了一系列美育政策,用以培育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广泛的无产阶级革命拥护者。苏区建设时期,党的美育政策凸显了宣传属性,设教育部、艺术局等机构主管俱乐部、报刊、博物馆,组织剧团展演、巡回演讲及其他文艺活动,并在军队中通过广泛设置俱乐部以对士兵进行娱乐教育。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党第一次提出了“文艺是宣传手段、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文艺工作方针,指引着苏区文艺的蓬勃开展[5]。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中国文艺和中国美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使命任务、目标取向定下了总基调: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协助革命工作、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6]。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党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美育视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宣传弘扬,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现实开展批判改造。这一时期,党的文艺思想、方针、政策、制度较为系统,美育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歌剧《白毛女》、小说《暴风骤雨》、诗歌《王贵和李香香》、歌曲《东方红》等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樂见的优秀作品集中涌现。解放战争时期,党结合国家局势和革命形势,以东北为文艺基地和美育重镇,组织开展面向全国的文艺活动、美育活动[7]。如将鲁艺迁至黑龙江地区继续培育艺术人才,设立东北书店,面向全国解放区大量发行革命读物,组建文工团赴全国各地工厂、农村、学校、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和文艺展演。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美育政策和美育工作向处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斗争旋涡中的中国人民传播了真理、教育思想,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心力的积极作用,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信心与决心。

二、1949—1978年: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巩固革命成果培育了“社会主义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教育重任在肩。面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巩固革命成果的艰巨任务,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指出新中国实行无产阶级新文化的教育,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极其重要;就培养“新后代”“新主人”“共产主义新人”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教育目标,强调教育要兼顾青年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体育、休息等各个方面[8]。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育始终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列于国家教育政策之中。如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1952年教育部施行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195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报告》等,都明确提出通过德智体美并育,促进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面发展。

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谈到知识分子问题时只提及了德智体三育,没有提及美育,标志着美育开始淡出国家政策。但要注意的是,未提及美育并不意味着否认美育,讲话仍然强调要在斗争中追求“真的、善的、美的东西”。讲话发表前,教育界围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因材施教”,“三育说”“四育说”“五育说”和“六育说”,以及德智体美育的顺序问题展开过长达数月的讨论,《人民教育》等报刊开设了专栏发表有关文章和介绍讨论盛况[9]。在讨论中,就有一些教育家认为美育应包含在德育之中[10]。作为《人民教育》的创刊号题词人和长期关注者[11],毛泽东同志对这次讨论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偏向和“马克思主义不那么行时”的情况,对教育方针进行了阐述。讲话发表后,周恩来同志在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谈到,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都从育德视角对革命文艺和美育的功能作用进行了阐述。从“三育”方针提出的前因后果来看,美育并非被“取消”,而是被“包含”在德育之中,协助德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李岚清同志曾对此指出,建国初期从“五育”回到“三育”,不是认为美育不重要,而是把美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提高了美育的地位[12]。但不可否认的是,1957年讲话之后,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由有到弱、逐渐降低,因经常被挤压、被忽略而陷入发展的停滞阶段;1966年“文革”开始后,美和美育更是被“造反派”称为封资修的“专属物”“破烂”,成为学术研究“禁区”和人们谈之色变的“毒草”。美育被取消、被剥夺的影响和后果是惨痛的,导致今天的美育在“五育”中仍属于薄弱的一环。

三、1978—2012年: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让美育的命运出现了转折,一批美学家和美育工作者开始呼吁美育的独立地位和特殊价值,推动美育重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如1980年第一届全国美学大会召开后,朱光潜、洪毅然等就向党中央呈递了联名信,建议在教育方针中恢复美育的地位。1981年元月,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美育》杂志创刊,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播发了消息,国家新闻出版局也发布了简报,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13]。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持续深入,美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等9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五讲四美”之风潮;1982年通过的《宪法》在“德、智、体”后加上了“等方面”;1983年,中央与各省市区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1984年,全国首届美育座谈会在湖南省召开;1985年,吕骥、贺绿汀等37位音乐界人士联名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在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法令中确定美育地位”的建议。在学界的努力下与人民的期盼中,美育于1986年先后进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七五计划”和《义务教育法》,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立,标志着被忽视了近30年的美育再次回到了国家教育方针;1986年底,原国家教委又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美育工作。此后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国家教委工作会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党的十五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法规、文件中,或者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或者在德智体后增加了“美”或“等”字,进一步证明美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暂时而是长期地回归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之中。

1999年是我国当代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出发,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四育在教育活动各环节的有机统一、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指出美育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助益智力开发、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对高校美育的实施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14]。随后党的十六大、《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党的十七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会议、文件,也都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对“四育”并举或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了强调。

这一时期,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回归和在教育政策中的不断强化,从根本上得益于党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教育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后,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肯定了第四次文代会用“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取代“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法,为美育摆脱德育的附庸身份、找回其在教育中的独立性价值提供了根本思想保障。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人去奋斗”“主要是靠人”“人的因素重要”[15],为教育的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1987年“四有”新人的提出,及此后党和国家系列政策文件中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取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表述,“更加凸显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和主题,以及对人才政治素质的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认识已日趋成熟”[16]。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先后提出了“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等重要论述,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新人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四、2012年至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中国从落后于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人民群众从温饱不足、小康富裕到对美好生活怀有更多向往,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有了新的目标使命”“面临新的机遇挑战”“需要新的变革创造”[17]。立足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着眼于“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坚定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追求目标,习近平同志于2012年提出了以“国家富强、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阐释了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具体表征的“美好生活”,并以“两山”理论、“生命共同体”理念等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进着“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国梦、美好生活和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青年一代跑出更好的成绩”[18],也“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9]。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培养工作,持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同志对美育的特殊性质、独特作用、教育功能和时代价值有着极为科学的把握和十分深刻的认识,所以在要求“五育”并举、相融、共生的基础上,尤其强调美育的改进与加强。如在2014年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价值意义,优秀作品的内涵标准,社会主义文艺的创造导向、灵魂内核和领导保障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次会议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核心就文艺工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美育工作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性的意义。会议上提出的“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等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美育工作者赋予了更多使命与责任,也指明了前行方向和具体进路。又如,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同志关于美育重要意义、基本原则、目标追求的精辟论述和重要部署,指引着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和现代化水平的美育理论研究与美育实践探索,引领中国美育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中央决议文件首次具体谈及美育教学,意味着美育不仅在教育方针中与其他几育并立(地位上的“平等”),而且要在教育实施中对美育持续改进、重点攻坚、补齐短板、提高水平(实践中的“平衡”)。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艺术教育破解现实难题,实现科学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制定了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的目标;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两步走”策略;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的“两步走”策略。美育文件的高频次、系统性出台,全方位地解答了新时代美育为何做、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对美育工作的当下研究实践和未来探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当代启思:强“三性”、去“五化”,建设人人尚美崇美的“审美王国”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和美育实践探索取得了巨大飞跃和诸多成绩,直接推动了青年一代辨美丑、识善恶、知真伪能力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在客观上助益了物质生产(如激发了劳动者的自觉劳动意识)、科技创新(如提升了科技工作者的直觉灵感力、联想想象力、创新创造力)、经济发展(如促进了消费者的审美消费、改善了市场的营商环境)、国家建设(如助益了和谐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幸福(如引导了人民正确看待“他律与自律”“生产与消费”“劳动与闲暇”)。但当前我国美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五化”,即将美育“固化”为西式美育、“窄化”为艺术教育、“虚化”为德育手段、“减化”为学校美育、“浅化”为优美教育。想让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得到持续巩固,除了政策中的“平等”,还需要实施上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先下大力气改善美育在五育中的薄弱现状,全面激发美育的功能作用,而后再“平等”推进五育的并举与相融。具体举措就是强“三性”、去“五化”。

强“三性”,就是让美育更具“正当性”,于政策制订中不可被取代;更显“独特性”,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被取代;更加“多样性”,于教育对象视角不想被取代。去“五化”,一是始终坚持我国美育的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根本指导性、中华美育传统传承创新性和西方美育思想启示借鉴性。进一步加强“劳动生产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等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教育,寻找美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更充分挖掘“礼乐教化”“中和中庸”“文质彬彬”“温柔敦厚”等美育传统及传承文化根脉和文明基因;辩证地看待西方美育思想,尤其是席勒以来的西方多样化美育观,避免因席勒首提“美育”而固化了对美育概念、渊源、价值的理解,立足于我国国情、历史和文化对其批判性地加以借鉴。二是不断拓宽美育的手段形式。艺术教育不止于音乐、美术、舞蹈教育,还包括电影、电视、摄影、书法教育等[20];美育也不止于艺术教育,还有劳动成果美、人物身心美、生活环境美等社会美教育和山水、星辰、江海等自然美教育。三是系统把握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美育因其审美性而独立,能陶冶情感、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完善人格;但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审美取向内蕴着“无用之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无功利的功利性”。美丑的概念、标准、区别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所决定,所以美丑与真假、善恶在现实中总是缠绕交织在一起的。美育不可避免地要内在育德与辅翼德育,但美育决不能从属、附庸于德育;美育除了育德,还有更广阔的作用空间和更高远的人生论意义。四是整体强化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固然是美育的主体,能体系化、持续性地开展美的理论教育和美的实践养成,但“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前者如家庭的亲密关系、整洁温馨,后者如社会的风气良好、讲美崇美,对于学校美育效果的巩固具有极大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壮美教育和崇高教育。美的基本范畴包括优美与壮美、崇高与滑稽、悲剧和喜剧等,意味着美的教育需要全方位和多样化。“两个大局”迫切需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新人”不仅要向往美好、享受美好、珍惜美好——这是优美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更需要为了实现美好而敢于直面斗争、勇于迎接挑战、志于永久奋斗,乃至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牺牲生命、奉献一切。勇敢、奋斗、牺牲、奉献等精神品质正是壮美教育和崇高教育的产物。

当前,党和国家正锚定于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的美育体系而持续发力,众多学者也自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呼吁以学科建设推动中国美育事业的发展[21]。通过回顾党的美育政策的百年流变,并以其当代启思推进政策的完善、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学科构建、优化师资队伍、指引学理研究、丰富实践形式,必将切实推动新时代的美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终建成人人尚美、崇美的“审美王国”。

参考文献:

[1]赵奎英.“立大德”“树大人”“成大美”——中华传统美育精神与中国当代美育目标探讨[J].中国文学批评,2020(4):47-57.

[2]肖甡.论中共“二大”的重大成就及其歷史地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9-53.

[3]刘伟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发展历程述略[J].艺术教育,2020(11):7.

[4]顾昭明.毛泽东美育思想及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12(9):65-67.

[5]胡云霞,林子.苏区文艺建设及其影响[J].四川戏剧,2014(11):25-28.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849.

[7]赵韫颖.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文化运动中的戏曲改革精神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6(5):46-51.

[8]潘懋元.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试述[J].厦门大学学报(文史版),1954(5):102-116.

[9]钱闻.对教育方针的讨论提出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34-36.

[10]修海林.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存在及其理论表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2(7):58.

[11]本刊编辑部.回忆毛主席对《人民教育》的亲切关怀[J].人民教育,1977(2):26-27.

[12]李岚清.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1):3.

[13]陈望衡.我与《美育》杂志[J].美育学刊,2014(2):13-28.

[14]李瑞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美育在教育政策中的嬗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9(5):157.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6.

[16]王先俊.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变化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03(5):34.

[17]姜玉洪,刘国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与价值立场[J].学术交流,2019(3):58.

[1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9(9):7.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北京:人民日报,2017-10-28(1).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21]高洪.以学科建设推动新时代中国美育事业发展[J].美术研究,2020(5):6.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新论四题
让课堂“以文化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