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行与思

2021-08-26杜晓妹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核心素养

杜晓妹

摘 要:线上教学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一和不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在遵循主体性、真实性和程序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精准教学任务、突出新课导学、加强师生互动和注重笔记指导等方面展开优化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下册;线上教学 ;核心素养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居家进行在线学习时,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转为线上教学,而大规模展开的线上教学形成倒逼机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临着挑战。结合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学建议及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当前线上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从学生方面而言,居家学习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终端主要采用智能手机、电脑,课堂内容的学习、作业的提交、教师的答疑和辅导等均转为线上,使得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线上教学存在物理空间分离的特点,直接导致教师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受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影响,学生的自控能力、意志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加上网络卡顿、平台使用不熟练、视频播放不流畅等问题,会直接影响线上教学的顺利展开。

从教师方面看,线上教学的展开加强了对教师把握教材、活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的要求,加强了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而实际上,不少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的教学组织经验和教学设计经验,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师生缺乏互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直接脱离教材,滥用微课,无法展开以学定教和实现精准化教学,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实施与改进,造成线上教学效率低下。

二、展开线上教学的基本原则

线上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其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主体性原则。线上教学与常规课堂不同,一般要求以相对较为精简、重难点突出的方式完成固定课时的语文教学任务,同时又要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互性,这就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是真实性原则。如前所述,线上教学的展开受物理时空距离的影响,教师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多加考虑预设的流程授课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从而提高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停课的真实情境体验和参与感。

三、利用教材开展线上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赜

(一)精准教学任务

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但授课后,教师会发现这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全部落实,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和课后导学来调整课堂教学任务。统编教材突出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而课后导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在于课后习题。练习题的布置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在《小青蛙》一课教学时,对课后练习题“朗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在于: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理解在形声字中,声旁的表音和形旁的表意作用,并积累与“青”这一声旁相关的字词。基于此,可以确定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为:1.初读课文过程中认识生字;2.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没,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即细读课文后,思考和了解“青”作为声旁在汉字中的应用。

(二)突出新课导学

新课导学注重以教学目标带动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设计3-6个导学问题,便于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带着问题学习,快速抓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猜字谜》一课教学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导学问题。

1.想一想“纯净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2.通过视频学习,你知道每句话开头引号里的字“言”“心”“日”“水”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3.第二则谜语中,每一行分别说的是哪一个字?

4.形声字分为声旁和形旁,声旁表示什么?形旁表示什么?请以“晴”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5.补充练习的最后一题三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以抢答的形式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笔者通过导学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这些导学问题,孩子们课堂中听说读写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也得到了落实。

(三)注重笔记指导

线上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在线教学的笔记,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把握教材重难点,将教学问题细化。笔者在后期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做笔记时不懂得合理安排位置,这不利于课堂学习成果的落实及学生后期的复习。因此在导学问题设计时,笔者特别加入有关学生记笔记的位置方面的提醒,在课前五分钟将导学问题提前发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法可依。如在《怎么都快乐》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设计的导学问题如下。

1.读第二小节,想一想∶两个人还可以玩什么?提醒:请把你能想到的活动写在P35的右下角,至少写两个。

2.读第三小节,想一想∶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请用方框“口”框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3.第三小节中的“有劲”是什么意思?提醒:请按下暂停键,把它的意思记在这个词的上方。

4.你能说出类似“跳绳”“讲故事”“踢足球”的词语吗?提醒:请写在书本P37“读一读,说一说”的下面,至少写三个。

5.仿照诗歌句式说话:()个人玩,很好!可以()()()……许多人玩更好!可以()()……提醒:可以把你的仿写记在书本36页或38页下面的空白处。

另外,可加入“笔记指导”的环节。教师在和孩子就新课导学的问题互动结束之后发出当天的笔记指导,当天的笔记要点既要有文字说明,也要有图片笔记示范。如此一来,家长的辅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只要在辅导前阅读新课导学问题以及笔记指导,当天课堂的重难点便了然于胸,可直击课堂要点。以《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记指导如下。

1.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挂香包……

2.长句子及朗读停顿如下:粽子是用/青青的箸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3.识字方法:加一加,如,间、分、据;比一比,如,短、一、知;偏旁归类,如,念、总;字源识字,如,肉、米;看图识字,如,豆、带。提醒:可以将笔记记在书本47页下面的空白处。

4.“午”“米”“豆”三个字的结构都是“独体字”。

这一系列的记笔记训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准确地在课本中记录好所学知识点的笔记的能力,从而方便在课后复习过程中迅速找准位置和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另一方面方便家长进行监督和家校沟通,从而减轻教师在线上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负担,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作为“停课不停学”的应急之举,其有效展开可以说是教无定法而又要求贵在得法,而所有的方法的摸索与前行都离不开对教材的研究与细读。线上教学的开展是教师们对统编教材的一次深层次的解读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禄冬梅.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1(06):45-46.

[2]钱洁源,陈以华.线上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新时代教师基本能力探討[J].现代职业教育,2021(04):232-233.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核心素养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