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阅读,让思维可见

2021-08-26钱程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

钱程

摘 要: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留下批注式阅读的痕迹。这种痕迹是学生在言语表达中,彰显思维的过程。从思考到落笔,再到批注表达,是打开学生心扉,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牛和鹅》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确角度、小组交流、迁移运用等方式,逐步掌握批注策略,养成批注习惯,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维可见,让阅读真实发生。

关键词:批注;阅读;思维

批注式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思维活跃,小学正值思维发展的旺盛时期,批注式阅读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阅读时思考的过程,为学生阅读思维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习得批注策略,学会思维

(一)自主阅读,尝试批注

在教学课文之前,可以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批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应不带任何约束地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批注体验,这样才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其实,平时老师们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进行生字词的标音、圈画、注解等就是一种预习式的批注式阅读。此外,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进行的提问式批注,对课堂上的学习也有着较好的铺垫作用,可以为教师因学定教作辅助。

(二)习得策略,明确角度

学生在初次尝试与教师引导下,逐渐明确了批注的角度。以四年级上册课文《牛和鹅》为例,学生在阅读文旁教材时以小读者身份所作的批注能够逐步从提问、感悟、欣赏等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随着批注角度的不断充实,学生对批注策略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听、悟、想、写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批注中留下了自己阅读思考的痕迹。阅读式批注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文字、符号形式的批注也在不断充实着学生阅读思考的痕迹。

二、共享批注心得,启发思维

(一)交流讨论,寻找突破

教师的示范引领、方法指导不能过多地占据课堂,首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批注式阅读,而后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自己的批注,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期间,鼓励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并给予其个性化阅读展示的机会。最后在班级内进行大组交流,生生、师生互动点评,共同探索归纳批注的方法与角度,比如问题式、感想式、欣赏式等多个批注的角度,对于学生新的探索与发现,教师应给予肯定与总结,以提升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积极性。

(二)迁移运用,激发思维

1.走进文本,深度批注。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初步尝试与交流后,学生对批注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批注式阅读的优化,值得我们思考。

在深度批注式阅读迁移下,更能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比如,在教学《牛和鹅》一课时,学生已知第六自然段文旁“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这一批注,是小读者从写法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点评,是一种阅读欣赏式的点评。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更广域的角度去思考,这一处批注与其他几处批注在内容范围上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会重点关注并发现这一处批注是从整体上对一个故事的完整过程进行批注,而周围其他几处批注则只是针对某一句话或某一小部分进行批注。这使得学生在启迪思考中,锻炼了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

此时,教师相机板书总结,以概念图的形式将批注的不同角度清晰呈现出来。除了有提问式、感悟式、欣赏式批注,我们还可以从部分和整体的角度去关注、思考批注。接下来,引导学生以文字、符号的形式从整体上进行批注式阅读。比如,有的同学在阅读时,以箭头的方式去呈现主人公霖哥儿在经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后对牛完全两样的态度。有的同学这样写道:“霖哥儿之前看到鹅很害怕,要躲得远远的,生怕被鹅欺负。现在听了金奎叔的一番话,我想他不用再害怕鹅了,也不能再欺负牛了。”還有的同学创意十足地把主人公对牛和鹅完全两样的态度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样有意识的批注过程中,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了自己思考的痕迹,在直线的思维活动中螺旋式上升,在批注式阅读的直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这种箭头、图形等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呈现。

2.阅读链接,发散思维。批注式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教学,从课内到课外,进行阅读链接与迁移,是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再次锻炼与启发。在学生对课内文章进行已有阅读经验的积累与建构的基础上,学生思维可以走向更深处、更广处。

比如在教学完《牛和鹅》这一课后,学生学习到了一定的批注策略,此时应“趁热打铁”进行批注式阅读链接的尝试。如学生在阅读《牛的写意》一文的过程中,能够对在《牛和鹅》中学习到的批注策略进行使用,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抒发对字、句、段的感受。一部分学生还能巧妙地进行联读迁移,因为《牛的写意》也是一篇和牛有关的文章,学生将其与课文《牛和鹅》进行了关联阅读。文章以朴实的笔墨将牛在大自然中的憨厚老实的形象娓娓道来,学生自然而然在阅读中联想到霖哥儿在童年时欺负牛的故事,从而写下自己的思考。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更能理解《牛和鹅》一文中霖哥儿对牛态度转变的原因,以及童年经历带给他的人生感悟。学生不再局限于一篇文章的批注,而是能够联系阅读过的其他文章,进行关联思考,读出故事的文化内涵,使批注式阅读有了深度与广度。

3.阅读有法,精准思维。有了一定的尝试与训练,学生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思维支架与路径,带着方法与策略边批注边阅读,阅读过程将会更具条理性、思考性。

部编版教材从四年级起,就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批注策略单元,让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旨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留下阅读思考的痕迹。有了方法的积淀,学生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更清晰的思维方向,不论是体察文意,还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动笔批注,都让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深刻,让阅读思考真实发生。

三、养成批注习惯,主动思维

批注式阅读教学最终是要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去,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以读促悟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养成在课内外阅读中主动批注的习惯。在阅读中留下思考的痕迹。

当学生养成了边读书边批注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在阅读中调动大脑思维的积极性,在疑问、思辨、启发处有所感悟,而非匆匆略过。从内容梳理到理解再到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批注式阅读与交流,能够有效呈现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这种批注式阅读能够使学生主动自发地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批注式阅读,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动笔记录,动手思考,既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批注式阅读,更好地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淑芳.让有效批注铺就孩子自主学习之路:浅谈中年段学生批注能力的培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59-61.

[3]吴先菊.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批注式阅读探究[J].新课程,2020(9):36-37.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