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

2021-08-26邓枫滢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堂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邓枫滢

【摘 要】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渗透变得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渗透方式则是当代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小学音乐课程承担者启发学生音乐思维,提升其审美意识的目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文化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的弘扬进行探索研究,期望能够为后续的音乐课程教学提高帮助和指出。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中华传统文化  课堂渗透  策略研究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水平也相应的获得了提升。音乐课程作为改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修课程之一,承担者启发学生音乐思维的目的,尤其其中包含大量的优秀曲目,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借助有效的策略将传统温暖引入其中,是小学音乐课程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一、创设文化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情境创设作为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但在音乐课堂上很少被使用。由于教师将音乐课程作为辅修课程不被看重,使得音乐课程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鉴美能力的目的难以实现。为有效改善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地位,提升其传扬文化的意义,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改善和创新,使其符合学生的需求,吸引其注意力,实现传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故事。一位学生是来自山西的,说到了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时期是经过,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太原的晋祠、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等都是山西独有的文化遗产,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还有其他来自西安的学生也为我们讲解了家乡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竞赛,看看谁讲得最好。学生在相互之间分享知识时对于相关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接着教师给予补充和完善,同时向学生展示几首与爱国相关的歌曲,并要求学生进行选择,选出自己想要学习的歌曲,经过学生们的投票选出的歌曲学生自己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兴趣。经过教师一步步的氛围营造使得学生逐渐的沉浸在爱国爱家文化的魅力中,并从中感悟出爱国的意义,以此得到的音乐学习将有更大的升华,也让原本枯燥的音乐课堂更有吸引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主动性

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合理的教学策略,也要有恰当的内容铺垫,在学生兴趣上展开教学内容的延伸,这样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将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借此导入民族传统音乐,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彝族娃娃真幸福》时,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关于彝族的信息进行课堂放映,让很少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小学生生起更多的学习兴趣。视频内容包含彝族的文化、生活和艺术形式,主要针对彝族的音乐文化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不同于汉族文化的其余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观看彝族的传统服饰和专业音乐器具,如“月琴、花鼓”等。并在学习这些音乐器具的同时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舞曲和音乐,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感受彝族的艺术文化,了解彝族人民的快乐。通过视频内容的放映和学习,学生对于彝族已经产生的了解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出本课的重要内容,有关彝族的乐曲。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唱练习,并辅助以视频中的专业音乐道具配乐,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极大的提升,不仅了解了彝族的基础信息,还对彝族的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进行了深入学习,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拓展教学资源,增强文化认知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所展现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的,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要根据学生未来的成长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不足以满足学生全方位提升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增强学生传统文化认识的目标,因此,应该引入课外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例如,在学习《我的家乡日喀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音乐剧院进行歌舞欣赏,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西藏的艺术魅力,了解藏族乐器和曲调的魅力。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的感悟这首歌曲所传唱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顺势为学生讲解一些西藏的民族传统乐器,分为民间乐器和佛教乐器,并且这些乐器从制造、形状、音色和演奏技法等各方面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格。举例毕旺,藏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族称弦子、牛角胡或胡琴。历史较为悠久,形状与汉族二胡颇为相似……。在課堂上将欣赏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进行展示,比如学生说:“通过这首歌曲我了解到西藏人民的生活场景,可以看到在蓝天白云下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歌曲中传递着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经过学生们的感悟可以看到对于该歌曲已经有深入的学习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传统乐器店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

总之,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我们学习多元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文化魅力,这也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作为奠基的重要时期,适时地引入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未来的教学中,仍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巧妙的方式进行传递,让小学音乐更加的具有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徐婷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再思考[J]. 新课程研究, 2019, 504(04):44-45.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古诗词传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57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堂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