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壁零件隔墙的高效加工工艺

2021-08-26赵文娟曹连静王新虎董翔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控铣隔墙外形

赵文娟,曹连静,王新虎,董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6

1 序言

隔墙因其结构变化灵活且便于装配使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器件盒体内。隔墙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其外形开放,壁厚小,结构强度不高,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生变形,尺寸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不易控制。隔墙的加工过去主要依赖普通铣床和线切割,并配合少量数控铣削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

图1 隔墙结构尺寸

2 原工艺方案

2.1 主要工序

(1)铣工序 铣六面。

(2)数控铣削 以铣好的外形定位,铣隔墙正反面的台阶及槽成形,在隔墙通腔处每个腔内定心一个穿丝孔。

(3)钳工序 制作穿丝孔。

(4)线切割 以铣好的外形定位,多次穿丝完成隔墙外形和通腔的切割加工。

2.2 存在的问题

1)尺寸精度与一致性不易控制。原工艺方案中影响成品最终尺寸的加工步骤分散在多个工序之中,定位装夹的次数较多,尺寸一致性和相互位置精度不易控制。隔墙的厚度及外形几何公差由铣工序保证,由于数控铣削及线切割的定位基准同为铣削后初坯的外形四边,所以初坯的质量直接影响后面工序的加工精度。初坯的外形平行度和垂直度偏差将直接复现在后续加工中,在数控铣削和线切割工序中尺寸偏差还将逐渐累积。

在铣床加工初坯的过程中,零件需要进行多次装夹,定位误差将直接反映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上。初坯外形精度与铣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此外,多次装夹、分批加工而成的外形一致性也较差。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时常发生不同工序加工的外形尺寸相互位置精度不高的质量问题。

2)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单个毛坯生产单个零件,工艺路线长,生产效率不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每个毛坯都需要留有线切割装夹余量,耗费大量材料。

线切割加工隔墙内外形时,以初坯的外形四边作为定位基准,通常将一定数量的工件堆叠在一起同时进行加工,如果初坯外形不一致,将直接造成最终隔墙成品出现尺寸偏差。如果针对每个零件外形单独制作夹具,分批加工,则又将耗费大量材料与工时。线切割加工通腔时需要多次穿丝,耗费大量时间,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又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 优化后的工艺方案

3.1 单面有筋及槽的隔墙

(1)钳工序 在毛坯料上制作安装孔。

(2)数控铣削 用螺钉将毛坯料拧紧在底板上,铣削加工隔墙实体处厚度至成品尺寸,台阶成形,通腔成形,四周外形成形,隔墙实体四周局部留厚度0.05mm的连接点,连接点将隔墙实体与毛坯料连接。剪断连接点即获得隔墙成品。

3.2 两面都有筋及槽的隔墙

(1)铣工序 毛坯料铣外形四边。

(2)钳工序 在毛坯料上制作安装孔。

(3)数控铣削 用螺钉将毛坯料拧紧在底板上,铣外形四边,正反面铣隔墙实体处厚度至成品尺寸,正反面台阶、通腔及槽成形。

(4)线切割 线切割隔墙外形至成品尺寸。

3.3 厚度4mm以上的隔墙

(1)铣工序 毛坯料铣外形两边。

(2)数控铣削 四周铣方,光平上表面,铣台阶与槽,夹正面外形四方铣反面外形四方,两面外形四方可形成台阶。铣反面隔墙实体处至厚度尺寸,铣隔墙通腔及槽成形。

(3)线切割 以较大的外形四方定位,线切割隔墙外形至成品尺寸。

4 优化后工艺的主要特点

对于薄隔墙,特别是厚度在2mm以内的仅单面有筋槽的隔墙,改进后的工艺采取数控铣削一次成形的加工方法,工艺路线短,工序复合性高,只需一次装夹定位即可完成主要加工过程,不存在重复定位,尺寸精度及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容易得到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好,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数控铣削一次加工成形的隔墙实物如图2所示。

图2 数控铣削一次加工成形的隔墙实物

对于两面有筋或槽的薄隔墙和厚隔墙,改进后的工艺中,隔墙的台阶、槽和通腔都由数控铣削完成加工,外形由线切割加工成形。图3为厚度4mm以上的隔墙零件排布实物,零件以阵列的方式排布在单个毛坯上,数控铣削单次装夹可完成多个零件的集中加工。改进后工艺的主要加工过程集中在数控铣削工序中,工序的复合性提高。尺寸精度、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及产品一致性得到提高。线切割定位基准为数控铣削加工所得的外形四边,外形一致性较好。通腔由数控铣削加工成形,与其他实体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提高。线切割无需多次穿丝,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3 厚度4mm以上的隔墙零件排布实物

5 优化后工艺方案的优势

(1)生产效率提高 表1为隔墙加工工艺改进前后的工时对比,只计算主要工序时间,数据来源于数量>200件的批量生产统计数据。原工艺工时并未计入线切割穿丝时间及工序间周转用时。

表1 隔墙加工工艺改进前后的工时对比(单位:min)

(2)尺寸精度和一致性提高 对于仅单面有筋槽的薄隔墙,改进后的工艺采取数控铣削一次成形的加工方法,加工过程不存在重复定位,尺寸精度及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容易得到保证。对于两面有筋或槽的薄隔墙和厚隔墙,改进后的工艺中隔墙的台阶、槽和通腔都由数控铣削完成加工,台阶、槽和通腔的尺寸精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容易得到保证。线切割加工外形时的定位基准由数控铣削加工所得,可以获得较好的几何公差和尺寸精度,并能保证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改进后的工艺,隔墙的不合格率仅为原来的1/10。

(3)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 改进后的工艺采取成批加工的方式,减少了操作人员装夹零件的次数。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铣工序,在优化后的工艺中仅占很小的比例。采用原工艺时,在加工过程中线切割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多次穿丝、绕丝等繁复的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工艺改进后线切割操作人员无需进行穿丝操作。薄隔墙无需线切割,厚隔墙线切割操作工时也仅为原来的30%左右。

6 结束语

优化后的隔墙加工工艺具有工艺路线短、工序复合性高的优点,主要加工过程集中在数控铣削工序中,线切割通腔无需多次穿丝,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家点评

该文介绍了薄壁零件隔墙的加工方法和原工艺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不同类型的隔墙,提出不同的优化工艺方案。新工艺采取数控铣削集中加工的方法,消除了初坯质量不稳定和线切割多次穿丝的弊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章的亮点是深入分析问题,注重过程、细节和实效,突出优化后工艺方案的优势和特点,采取成批加工的方式,将主要加工过程集中在数控铣削工序中,缩短了工艺路线。

猜你喜欢

数控铣隔墙外形
基于主筋轴力长期监测的连拱隧道浅埋段中隔墙受力特性研究
锅炉中隔墙中间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处理措施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基于设备因素的数控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新型高温隔墙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CAXA制造工程师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五轴数控铣床进行曲面切削的方法
数控铣床刀具选择探究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
大直径地铁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