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石油红色教育基地:为美好生活加油

2021-08-24许帆婷黄嘉莉

中国石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亚细亚展馆仓库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黄嘉莉

1860年,外国石油产品首次进入我国,之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成品油全部被外商垄断,亚细亚、美孚等公司盘踞中国市场,老百姓点灯用的油都叫洋油。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切才有了改变。1950年,广东石油成立,突破西方对我国的资源封锁,不计代价为解放海南岛的部队供油,红色基因从此镌刻在血液里。

成立71年,广东石油走过革命战争的风雨、乘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构建起高质量能源网络体系。

1978年,从南海边开始,中国勇敢打开了融入时代潮流的大门。挺立改革开放潮头,广东石油率先推出“港澳购票内地提油”新业务,开油品外贸业务的先河。1998年,广东石油搭建起覆盖高速公路、国省要道、城镇乡村的油品资源网络。陆续开展“情暖驿站·满爱回家”、卡车司机之家、爱心驿站等公益品牌项目。2019年,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油氢合建站,正式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升级。

广东石油企业历史文化展馆建立在原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壳牌前身)油料仓库龙唛仓1号仓库原址。龙唛仓是亚细亚火油公司进驻广州后最早开办的储存桶装油料仓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自建成后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一直是亚细亚公司桶装油料储存仓库。1951年4月30日,广东石油接管了该仓库,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仓库仍一直发挥着油料存储作用。1996年初,随着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仓库停止使用。龙唛仓见证了广州乃至广东港口贸易、中外经济往来的重要历史,对研究广州近现代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005年9 月,龙唛仓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作为“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之一,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2月,广东石油在龙唛仓1号仓原址上建成企业历史文化展馆,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石油红色教育基地展馆,表现了石油石化人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精神,展现了中国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奋斗足迹。

主要展区

广东石油企业历史文化展馆内设有序厅、殷切·寄(领导关怀与寄语)、重器·源(石油发展历史)、石化·魂(岁月印记)、如歌·史(广东石油发展历史)、使命·新(广东石油转型升级新时代)、铸魂·根(党建引领)七个部分,展出了300多份历史文件,800多张历史照片,80多件实物、超过25万字,并辅以多媒体展示、互动展示等方式,集中展示中国石化广东石油71年砥砺前行、广东成品油市场积极摆脱外商垄断,在研究石油工业发展史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位于“殷切·寄”展厅的创意形象墙。弯弯曲曲的油管和加油站员工工作场景照片组成“广东”两个字,工业化元素凸显了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展馆内还展出了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陈锦华,国务院原副总理康世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原秘书长盛华仁等领导的题词与寄语。

主要展区

位于“铸魂·根”展区的电子阅览器。立体魔方造型,可触屏点击阅读资料。

自助服务体验区,参观者可以模拟车主自助提枪加油,体验无感支付。

观众反馈

广东石油企业历史文化展馆对内定位为员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的教育实践基地,纳入企业文化“七有”机制,参观基地成为新入职员工、后备干部培训的“必选项目”;对外作为沟通政府、媒体、社会关系的桥梁,通过公众开放日、社会责任发布会等活动,积极展示销售企业成长、壮大、腾飞发展历史,见证“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这里成为干部员工争相参观、现场学习的“第一选择”。

“只有来过基地参观,才算真的完成入职仪式!”今年9月入职的周一未在参观后激动地说。自2020年12月展馆建成以来,已经累计接待参观者超过5000人次。

猜你喜欢

亚细亚展馆仓库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填满仓库的方法
亚细亚世界的可能构造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A super business girl 超级商业女孩
❸A super business girl
小猫看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