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化发布“十大红色教育基地”

2021-08-24许帆婷

中国石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党史石油红色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中国石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暨“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发布会现场。章铮 摄

10月29日,集团公司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暨“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发布会。

首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入选项目,在中国石化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较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科普价值,是中国石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见证和广大干部员工的精神力量源泉。它们分别以党性教育、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教育和石油石化科普教育等为主题,突出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石油石化工业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铸就的大国重器。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石化“十大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布,为全系统干部员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提供了党性教育的新阵地、党校教育的新课堂、日常教育的新平台、传承精神的新载体和展示形象的新名片。

弘扬光荣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用好红色资源,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缅怀革命先烈,发表重要讲话。在今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今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视察时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石油人的红色底蕴和战斗情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在石油石化领域的传承与弘扬。中国石化党组在今年“七一”前夕印发通知,要求健全完善“七有机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推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融入日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公司红色资源,引导干部员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大踏步推动中国石化各项事业迈向世界领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发布会上说。

在讲话中,马永生要求,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石油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要结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挖掘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时代内涵,使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更加与时俱进、绽放时代光芒。

用好红色资源 拓宽红色教育覆盖面

今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推出一批精品展览、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着力打造精品陈列,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载体,增强教育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中国石化下属企业历史悠久,伴随新中国成长,见证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拥有丰富的企业红色教育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分布分散,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尚未充分挖掘意义和价值,有的产权状况不清,甚至疏于维护保存。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指出,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全力做好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红色影像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要建立红色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对新发现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切实做到妥善管理、科学保护。要加强系统研究,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史实,实事求是地还原红色历史的本真,准确把握并提炼升华红色资源承载的历史记忆和蕴含的多重价值,推出更多有代表性的红色教育基地。

今年6月,集团公司召开相关会议,要求要用活用好石化系统的红色资源。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保护中国石化各个时期形成的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二课堂,以小见大,以物证史,创新形式、加强传播,让旧址遗迹、文物史料活起来、亮起来,切实讲好中国石化发展历程背后的动人故事,真正见人、见物、见精神。

紧接着,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中国石化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遴选活动,向系统内单位公开征集候选基地。通过组织上报、初步遴选、网络投票、现场查验等环节,评选出中国石化第一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并于10月29日向社会发布。

打造具有石化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

胜利油田“五老”报告团成员牛志民向青年员工宣讲大庆精神在油田的传承历程,激励大家始终牢记“为美好生活加油”的责任使命,听党话、跟党走。顾伟清 摄

中国石化在3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了大批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石化“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十家单位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特点突出、代表性强,值得学习借鉴,共同打造了具有石化特色的红色资源矩阵。这些基地依托企业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场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广场、党员教育基地、工业文化遗产等红色资源,有的见证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石油石化行业对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重要影响;有的体现了党的伟大精神在中国石化的传承和弘扬,蕴含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有的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同时期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对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石化创新形式,打造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红色教育实践,形成红色资源动起来、宣传教育新起来、历史文化活起来的浓厚氛围,不断拓宽红色宣传教育覆盖面,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感悟初心使命,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

首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布,在系统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参观这些基地的干部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纷纷表示,从展出的伟大事迹中感悟到了伟大精神,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激发了投身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伟大事业的热情。今年以来,“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已接待系统内外参观学习者50余万人次。这些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导作用,引导企业把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纳入相关培训。同时,继续筹备遴选第二批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具有石化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

猜你喜欢

党史石油红色
石油石化展会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奇妙的石油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