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扬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2021-08-23李皎

人民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传承

李皎

【关键词】蒙古马精神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蒙古马精神”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弘扬蒙古马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期盼和重要嘱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将蒙古马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使蒙古马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动力源泉。要努力践行蒙古马精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蒙古马精神的提出

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举办的牧民那达慕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蒙古马精神”。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提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的殷切期盼。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状态与蒙古马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蒙古马精神”。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奋力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

蒙古马精神来源于草原,发展于草原人民长期奋斗的历程中,厚重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蒙古马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草原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这是蒙古马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一批批为建设家园、献身边疆、默默耕耘的干部群众。改革开放以来,蒙古马精神凝聚成强大的改革创新精神,成为推动内蒙古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能。进入新时代,草原儿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自觉加入到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历史表明,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草原儿女始终践行蒙古马精神,穿过荆棘险滩,不畏艰难险阻,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没有现成经验可学,必须坚守初心使命,践行蒙古马精神,保持敢闯敢试的勇气,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蒙古马精神的基本内涵

蒙古马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等方面,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又兼顾蒙古马的典型特征,四个方面内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吃苦耐劳是蒙古马精神的源泉。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正是因为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国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磨砺心志。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条件比较艰苦,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发扬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各族人民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历史佳话,使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中国治沙奇迹”,将乌兰牧骑树立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这些既生动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力突显了中华民族具有的吃苦耐劳优良品格。

勇往直前是蒙古马精神的价值体现。蒙古马作为祖国北疆各族人民的亲密朋友,常常肩负着转牧场、踏坚冰、战疆场等使命,不论多么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只要一声令下,蒙古马就会踏雪卧冰、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我们要像蒙古马那样,目光坚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实践证明,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勇往直前的劲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刻骨铭心,与北疆草原人民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深度融合,也必将书写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册之中。

忠于职守是蒙古马精神的实践标准。蒙古马对主人无限忠诚,必要时甚至会牺牲生命来挽救主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萨纳拉的红沙马经过了四十多天的奔波,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是仍然驮着受伤而昏迷不醒的主人躲避着追兵,虽然又渴又餓,却从不放弃主人,直到把萨纳拉送到楚里拉嘎查干山麓的安全地方。党员干部要发扬蒙古马的这种精神,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激发斗志,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甘于奉献是蒙古马精神的重要品格。在解放战争中,蒙古马甘于奉献,内蒙古骑兵师在蒙古马背上浴血奋战。蒙古马为了边疆各族人民,默默承受着艰苦的条件、遥远的旅途、沉重的负担,付出了辛勤汗水。草原儿女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形成离不开甘于奉献的蒙古马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甘于奉献的蒙古马精神,坚守初心,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蒙古马精神的时代意义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蒙古马精神源于历史,挖掘蒙古马精神的时代意义,是弘扬蒙古马精神的重要前提。

凝聚坚忍不拔的民族力量。蒙古马精神形成于长期的游牧经济变迁和多民族交往实践,它在非均衡的、草原生态脆弱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蒙古马精神是适应自然、勤于进取、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等优秀品质的高度总结。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能因此骄傲自满、停滞不前。需要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在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仍然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这样的区情要求我们将内蒙古各族人民血脉和灵魂中流淌的蒙古马精神挖掘出来,有力地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艰苦创业,使自治区发展跃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文化传承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