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何常常“事后诸葛亮”

2021-08-23

新传奇 2021年29期
关键词:责备偏差恐怖袭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早说过了”“我早就知道会发生了”“我早就猜到了”……我们通常称这些为“事后诸葛亮”。说这样的话,除了炫耀自己聪明外,它还反映了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一种认知偏差。

“事后诸葛亮”现象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假扮成旅客,先后挟持了4架客机,并驾驶其中两架客机撞击了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造成近3000人死亡。之后,一份美国参议院的调查报告指出,美国联邦调查局早已“收到”过恐怖袭击的消息。但美国相关部门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在911事件发生的前6年,美国反恐情报机关就收到了6.8万起有关恐怖袭击的情报,平均每年约有1.1万余起,每天30余起,其中绝大多数为误报、恶作剧和虛报等。相关部门只有从这6.8万起情报中准确地辨别哪些情报是正确的,哪些是有联系的,才能精准地预测恐怖袭击。但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资源和时间有限,且点滴有用的信息被堆积如山的无用信息包围,这又会徒增消耗。但在后见之明者眼中,那些极少的有用信息是如此“显眼”,所以事件发生后,美国相关部门饱受各方指责。

人们常常在得知某一事件的结果后,认为事先能轻易地预见到结果,这就叫“事后诸葛亮”。

自以为是,是“事后诸葛亮”的成因

每个人都有可能“事后诸葛亮”,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通常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或知识的准确度,所以才会在事后觉得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在事前就能洞悉一切。这就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一种认知偏差。

这种过度自信还会导致人们低估某些科学发现的重要性。我们看看下面这3个科学发现:

1.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持续学习、锻炼身体和不喝酒也不抽烟等,能显著地预防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

2.中微子(一种跟电子不同的基本粒子)具有质量。

3.长期的贫穷不是因为穷人好吃懒做、没有远见和轻视教育等,而是因为信息的缺失,例如穷人要么不知道化肥能提高产量,要么不知道什么是疫苗。

这3个科学发现,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是常识,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第2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第3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如何应对“事后诸葛亮”

对于事后诸葛亮现象,要如何应对?

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能更好地思考和判断,能多维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被表象所蒙蔽,并能有效地预防事后聪明式偏差。

不妨尝试思考另一种可能性,例如当我们觉得某个科学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时候,不妨转变思维,“这个科学发现其实是很不错的”,然后再深入思考这个科学发现了不起在哪,还可以多了解其他相关的信息。

控制责备他人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事后诸葛亮”去指责,会破坏气氛,影响人际关系。如果能客观看待,就能很好地控制住想要责备他人的想法。所以当你想要指责他人时,不妨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后再沟通。

(《大科技·百科新说》等)

猜你喜欢

责备偏差恐怖袭击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真相
Self Check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系列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责备
词汇“for短语”归纳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