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理路演进及其当代启示

2021-08-23孙绍勇

湖湘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孙绍勇

摘要: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其实质是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对于政党取得并且巩固执政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发展过程中紧扣“思想掌握群众”,以精神信仰的构筑、思想理论的创新、时空场域的变革,不断推进和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为取得并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充分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辩护和共识性达至的政治动员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的“三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审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理路演进的基本特征和根本遵循,对于新时代加强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有着重要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4-0026-09

任何一个政党的形成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支撑。从政党自身发展的价值目标来看,意识形态是政党以思想体系、理论形态等方式表达理想信念、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等政治主张和政治纲领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规范政党活动、约束政党行为,对于获得民众的认同,争取广泛的力量,起着精神思想上的凝聚、引导和动员作用。意识形态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政党的兴衰成败,是政权合法性获得的重要基础。概而言之,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政治权力的间接表达,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关键在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确立。毛泽东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1]并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2]中国共产党的兴旺发达与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是分不开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百年历程,系统总结其经验启示能够强化党管意识形态,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底蕴。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理论旨要

意识形态领导权含有政治和权力的双重逻辑意蕴,其根本价值指向在于通过非强制、非暴力的形式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层面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中,整合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不同群体聚合在一起,把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兴党强国的不竭动力,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拥护,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学理依据

从上层建筑的范畴来看,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念的抽象表达,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影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3]。这不仅表明意识形态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也深刻说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着其阶级自身的利益。而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关键和目的就在于获得精神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使一定阶级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总是要反映一定的利益,表达一定的价值观,但任何社会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价值追求。在占据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同时,实现对精神思想生产分配的调节。

政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是在一定阶级基础上形成的,而“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是特定阶级和集团维护或争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4]。因此,政党和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特征,这也是政党与意识形态与生俱来的本质性联系。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不仅集中反映政党的政治目标和集体意志,而且凝聚着政党成员的价值共识,成为维护政党所代表阶级利益的思想基础。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在思想观念上的整合力和凝聚力,是政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基本价值依托。借助各种文化形式、价值载体,把政党意识形态所蕴涵的价值诉求转化为全社会广泛接受、普遍认可的主流社会意识,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应然诉求。江泽民曾指出:“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5]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在夺取政权,获得执政地位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与国家政权的建立具有内在的同构性,是同频共振、同向聚合的。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内核实质

在葛兰西看来,意识形态与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不仅是价值观念的体现,还存在于学校、教会、工会、传媒等意识形态化的“国家机器”之中。在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浸润、教化中,统治阶级所倡导主张的价值观念得以广泛宣传和传播,进而使意识形态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葛兰西指出:“从前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不同的‘政党,互相对峙和冲突,直到其中一个或至少一种联合开始盛行、占上风、并在社会中传播——不仅带来经济和政治目标的一致,也引起精神和道德的统一,产生各种问题围绕这些问题风行的斗争不是建立在团体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普遍的基础上,从而造成某个基本社会集团对一系列从属社会集团的领导权。”[6]这深刻表明,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是为了达到精神和道德的统一,是多数人对一定阶级领导地位自发、自觉、自愿的认同和认可,信仰其所倡导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意和拥护其领导。间接地表达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生成的根本在于认同的建构,这种认同由文化认同向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延伸扩展。概言之,意识形态认同成为了维护政治安全和统治地位的精神屏障。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深层逻辑在于通过非暴力、非强制的手段和形式,实现思想文化领域,以及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柔和统治。其内核实质在于形成稳定、持久、深沉的意识形态认同,且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内心深信不疑的臣服和信仰之上的,是牢固的、无意识的。从权力结构来看,政党意识形态本身会受特定政治權力和利益的影响和支配。意识形态领导权所内蕴的权力意义和政治意义,使其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就要形成一种潜意识甚至无意识的社会心理。为政治合法性提供价值支撑,在政治心理和政治情感上达成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7]从内生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化马克思主义认同,有着深刻的内契性。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来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历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价值定位

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本质上是政权合法性证成的问题。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护它的‘合法性信仰”[8]。可见,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首先就是要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这是其政治功能的根本诉求。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旨在,引导民众赞成、支持执政党的政治理想,坚定其政治信念,形成对执政党政治目标的统一认识,拥护其执政地位。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政治动员,维护政治团结,充分组织调动民众。意识形态本身具有强大的批判力和辩护力,执政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能够更好地发挥和现实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和教化作用,为其政权的建立和维护提供舆论支持,并对执政党价值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阐发和辩护。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不仅是组织上、政治上的强大,还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上的牢固和强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赢得了人心、凝聚了力量。由于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是不可能实现一刀切的同一的。这就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逐渐掌握中建构起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社会凝聚功能,使党的精神信仰、价值目标,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中,转化为广大民众的价值追求,在思想认识和价值共识上保持一致。总的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极大地唤醒了民众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使之“知所趋赴”。成为执政党之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进一步整合拓展了党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渗透较量更加隐蔽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对党的政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百年建构的演进脉络

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执政以来,在精神层面的思想教育、价值引导和行为层面的组织动员、团结号召,都起到了凝魂聚气、兴党强党的重要作用。认识把握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百年建构的演进脉络,有待于从精神信仰的构筑、思想理论的创新、时空场域的变革进行系统研判。

(一)以精神信仰的构筑明晰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价值牵引

信仰是政党最基本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家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有机统一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9]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既包含着理论层面的思想学说,也蕴含着精神层面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最重要的精神根基和精神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0]正是有了精神信仰的支撑,党才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功伟绩。也正是这种崇高的精神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坚挺。从而激发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照亮了民族复兴之路,得到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打牢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精神基石和群众基础。

精神信仰是意识形态的核心范畴,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内在地蕴涵精神信仰确证和价值规范实现的双重逻辑。真正的精神信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将是难以改变的。正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是在长期的实践发展和历史检验中构筑起来的,这种坚如磐石、安如泰山的信仰、信念,赋予了其意识形态建构精神世界和维护价值秩序的内在驱动,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生产创造及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明确了精神追求和价值牵引。精神信仰有着深刻的价值性,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和砥砺初心使命中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信仰转化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广泛的精神信仰,通过唤起民众的主体意识,内化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在现实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潜在的、指向性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逻辑要义具有内在的互促性、一致性。信仰所蕴含的意志力和精神力是无坚不摧的,精神信仰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作用的发挥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提供了思想先导和价值引领。

(二)以思想理论的创新增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内在动力

思想理论创新是意识形态创新的现实诉求,也是意识形态保持生机和活力动力源泉。马克思曾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1]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为实践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从观念体系来看,思想理论是意识形态内涵的理性表达,围绕意识形态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自觉推进思想理论的创新,及时回答时代变革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吸引力,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提供活水源头。回顾历史,揆诸现实,思想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和驾驭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蕴含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是政治坚定和理论成熟的体现。思想理论的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为加强理论武装,牢筑意识形态战线提供根本保证。

思想理论创新是意识形态供给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讲,思想理论的创造力决定着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内在动力。从理论与实践互动来看,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更多的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教条式地、碎片化地裁剪运用马克思主义,只会弱化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科学、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现实和实践进行思想理论的创新。这也是应对意识形態领域复杂形势,以理论自觉保持政治定力的应然之举。马克思深刻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2]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否能够反映不同时期民众的利益,是否能够代表主流价值观念,是否具有时代性、吸引力,关键在于凸显意识形态本质内涵的思想理论,在其创新发展上是否有建树,能否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创造的理论成果,都是其结合实际,进行思想理论创新创造的结晶。在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同时,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起到了纲举目张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以时空场域的变革拓展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格局思路

意识形态领导权在其内容意指上折射着一定的时代内涵。换而言之,一定的时空场域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客观条件和背景。总体来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更多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掌握和传播的基础之上。其中心问题在于统筹意识形态的革命和意识形态的建构,所谓意识形态的革命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制定等促进人民群众思想上的觉醒,破除封建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束缚,进而激发革命斗争的精神和意志,塑造和形成以革命为主题的意识形态。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是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重要任务。但意识形态建设也出现了偏差和失误,尤其是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简单升级扩大为政治问题,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了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发展理念的转变下,意识形态呈现出了生机活泼的新气象。尽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重创,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代表和传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从宣传思想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网络空间治理、文化强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意识形态建设进行针对性的统筹。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凝聚力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制度建构做了明确要求,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1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是争取民心、汇聚民力的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性问题,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一旦旁落,就会政息人亡。苏联解体一定程度上就是意识形态演变渗透所酿成的悲剧。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发展变革中审时度势,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不遗余力、不折不扣地抓牢抓实。以观大势、谋全局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把握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党的全面领导的共生关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始终增强主动性、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矢志不渝地推进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带领人民群众铸就了百年辉煌,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百年建构的当代启示

面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复杂局面,以及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传播媒介的升级迭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任重道远、形势严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未雨绸缪,有效防控意识形态风险,掌控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总结认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百年建构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

(一)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推进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態领导权的建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导航把脉,就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彰显自身的力量和本色。使党和人民群众在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基础上笃信力行,成为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在掌握、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意识形态认同。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运用中汲取真理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能够为意识形态发展培根铸魂,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上保持稳定性、连续性。

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上能够掌握主动权,一方面是因为其所坚持和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始终葆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人民,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注重思想建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保持这种优势就需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握好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深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则要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回应时代发展的诉求,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显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加侧重“化大众”,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性和自信心。总之,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现实性、实践性、主导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过程到状态转变的跃升。

(二)在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统一中统筹意识形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15]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是辩证统一的,领导权的建构是管理权和话语权掌握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权侧重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引导,是领导权和话语权掌控的技术手段支持和保障。话语权指向的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辐射和表达,具体包含着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方式、载体等,是领导权和管理权的“言说”和“喉舌”。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掌控是首要的,一旦意识形态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和话语权将随之消散。因此,只有牢牢绷紧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构这根弦,管理权和话语权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促进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的交融互动,统筹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才能加强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在思想观念多元碰撞,网络意识形态暗流涌动,以及错误思潮的激荡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面临着严峻挑战。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对领导权的协同作用越发凸显。首先,相对于管理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具有全局性、总体性的。只有注重提升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艺术和方法,虚实结合、张弛有度,才能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实现旗帜鲜明地显性亮剑和润物无声的隐性教化的相互融合,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说服力。其次,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体系建构,压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的意识形态职责划分。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规律,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

(三)在领导干部政治“三力”淬炼中坚定意识形态自觉

领导干部是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只有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政治大局,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令行禁止、使命必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16]。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自觉维护政治安全,把准政治方向,明辨意识形态的大是大非,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从而洞悉意识形态的复杂态势,以政治敏感性及时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潜在性、苗头性问题,避免意识形态问题的演化扩大。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精神,强化问题意识,善于实践作为。在意识形态建设上敢于发声亮剑,守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责任田。以意识形态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积极主动抓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做好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政治过硬、认识透彻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素养。政治“三力”是政治能力的刚性要求,锤炼政治“三力”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政治站位。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要系统深入。要把主题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深化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解认识,增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驾驭、掌控的能力。打铁要靠本身硬,领导干部首先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实际行动和积极作为,引导垂范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可、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时,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意识形态问题的鉴别思考能力,正确区分学术问题、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使意识形态领导权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新征程中运筹帷幄、行稳致远,更要念好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紧箍咒”,构建砥砺奋进、凝心聚力的“同心圆”。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7] 从政治上层建筑宰制来看,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维护政权安全的“防火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意识形态”为轴心,切中肯綮地优化拓展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效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百年建构,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根、铸魂、赋能的魅力和伟力。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逻辑理路,对于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53.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4]龙秀雄.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与呈现路径[J].湖湘论坛,2020(5):66-73.

[5]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42.

[6][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4.

[7]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

[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23.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6.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3.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9.

[15]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6.

[16]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01).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责任编辑:谭桔华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