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路径

2021-08-23沈东珍

新西部 2021年7期
关键词:海洋旅游发展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欠缺、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山东日照海洋经济的发展,要加快日照海洋经济发展,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发展海洋旅游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现代管理模式。

日照市“十三五”已经收官,“十四五”的大幕正在缓缓开启,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节点,日照市能否借助历史发展机遇,在下一个五年乘势而上,实现自己海洋发展、全面转型,打造滨海新日照的华美蜕变,这是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目前海洋经济发展瓶颈制约

海洋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快,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可期,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日照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独有的,会直接影响日照海洋经济今后的发展。

(一)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欠缺

目前海洋高端科技人才少,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渔业科技支撑有限,很多企业不重视科技研发,技术水平落后,对新技术、新品种不感冒,且海洋科技投入主要在水产育苗方面,水产养殖和捕捞加工更新换代慢,海洋生物制药、新能源开发和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缺少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科技平台少,科研设施落后,成果转化载体不多,现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不强,自主研制产品很少,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服务水平不足。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很多产业没有上规模的龙头企业。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中,统筹协调不足,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海洋经济新兴产业刚刚起步,仿生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产业稍有起色,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整体水平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与相邻地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品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其他新兴产业的占比更小,没有生产特种作业船舶的龙头企业;海洋产业企业分散,形不成合力,产业企业关联度不够,形成不了集聚效应。

(二)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

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不到位,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产业规划不够超前,缺乏协调指导,产业投入不均衡。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不科学,市场短时间内达到饱和。另外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企业竞争力偏低,抗风险能力不足,难以发展到一定规模,不能与国际现代化海洋企业同舞台竞争,资金、技术投入分散,因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等原因,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养殖业,某个产品的当年效益好,第二年就会一窝蜂的搞建设、投入,滨海旅游业中纪念品的种类、外观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码头、石化项目也是各干各的,缺乏协调。规划建设不够科学,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等因素,对海洋环境造成了破坏,这种破坏使海洋环境在短时间内难以通过自身进行修复,个别地方的海洋生态破坏严重。

(三)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

随着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很多渔民因为渔业生产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等原因,不再从事渔业生产活动,转行从事交通、旅游服务等。目前,从事渔业一线作业的劳动力本地人员较少,主要来自内陆地区的山西、河南等省份,他们从事渔业生产的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不够丰富,整体素质偏低。另外,随着船只的增多,担任主要指挥职务的人员紧缺,水平、经验也参差不齐。海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如水产品的速冻冷藏等初级加工后进行出口,到国外再进行深加工,国内产业链条短。另外,由于海洋环境恶化、病虫灾害等原因,贻贝等产品的养殖在前几年的高效益之后,出现病灾大量死亡现象。梭子蟹、紫菜等产品的病害现象仍然严重,水产冷藏加工模式粗放,经济效益差,很多冷库因为安全、环保、市场等因素破产。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路径

(一)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海洋經济的多元化发展

1、加大海洋经济体制改革力度

发挥政府作用,让资源配置更合理,修改完善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制度。探索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研究制定扶持新产业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制度,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制定新产业培育制度,探索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进一步完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物流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物流技术,改革传统装卸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新型物流平台服务商。一个产业没有创新就没有长远的发展,海洋经济中科技创新的动能体现的更为突出,加快实现海洋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缩短新技术从理论到企业的周期,加快海洋产业创新项目的落地,增强科技对海洋产业发展的贡献。

2、创新海洋开发机制

履行政府职责,将行政管理重点从直接参与海洋经济活动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体系实施、资源环境保护转变。发挥市场监督主体作用,明确和保护海洋开发主体财产权利,建立完善海洋资源(空间)开发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海洋资源保护机制。深化海洋领域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开放创新为重点,破除在海洋新技术、新创意、新业态中所产生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海洋经济领域大力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对海洋资源要素的聚集、转化能力,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以造船、钢铁、生物等海洋(临港)产业为试点,鼓励各类优势企业进行体制机制探索改革,加大高端企业的培育。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加大“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发展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加快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海洋制造业从初加工向自主研发和精深加工及品牌打造等环节发展。

(二)充分挖掘渔文化、海文化,加快发展海洋旅游特色产业

1、发展海洋文化旅游

围绕古城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加大对海洋历史文化和以渔村风俗、节日庆典等特色海洋民俗文化的挖掘,开发海洋文化产品和民俗歌舞,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壮大海洋文化产业。加强对沿海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传承工作力度。广泛宣传沿海历史故事和民俗文化,加强海洋文化的传播。筹办祭海节、渔民节等海洋特色节庆活动,筹建海洋特色博物馆,开发海洋特色旅游产品。围绕海洋文化、渔文化,积极发展演艺文化创意产业。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海洋文化交流,打造国际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大对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沿海景区等景点的宣传力度,以海洋公园、海洋馆等旅游资源为核心,有序引导客流向沿海区域扩散,实现旅游空间由单点向多点、轴带和网络化格局发展。加大海上旅游开发力度,引导以陆域观光、海岸带休闲为主的旅游活动,海洋上、海空、海底拓展。规划建设慢行步道系统、自行车骑行道系统,实现陆海旅游空间的有序串联。拓展旅游新空间,构建以海岸带旅游为中心,由沿海海洋、陆地双向拓展、梯次推进的立体化、复合化旅游开发格局。

2、挖掘海洋文化内涵

将海洋文化巧妙地与时尚元素结合,积极研发文化创意类旅游产品。开发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积极承办和开展高水平的骑行、健步、马拉松等户外运动项目和赛事。发展公共自行车和户外运动装备租赁等服务,积极扶持个人和中小企业从事旅游纪念品的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扩大地方黑陶、渔民画的知名度,建设大型旅游购物基地,进一步加强本地虾皮、海米、海苔等海产品的营销,打造旅游海产品的日照品牌。积极开发以茶园观光、采摘体验、现场制茶、品茶论道及茶艺观赏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延长茶叶产业链条。积极响应“互联网+”“旅游+”等发展潮流,依托产业链各要素,进行“全产业链”式旅游开发,推动旅游产业的跨界发展。

3、做强海洋休闲旅游产业

坚持高标准设计,打造日照地域风情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项目。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联合国宜居城市优势,积极开发康体休闲、健康理疗产品,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加大海上游艇观光、帆板体验、潜水体验和休闲海钓等高端产业的发展力度,提升沿海体验式渔家乐的服务档次。增加服务内容,拓展地方沿海旅游的内涵。完善海水浴场、海洋公园、森林公园、赶海园等临海旅游设施,增加游乐项目的种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游览需求,打造主题游览项目。重视旅游餐饮业的规划发展,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深入开发旅游食品和地方特色美食,让本地餐饮特色闻名。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的调研,摸清游客的休闲需求,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规划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让每一名游客都有归属感。

(三)建立健全现代管理模式,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创新引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加快培育海洋要素市场,规范海洋资源开发行为,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监管,加快推进海岸线、海岛、渔权、环境权益等重要涉海资源市场建设,健全完善有偿使用制度和过程抽查制度,保护重点水域、岸线和滩涂,加快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流转,搭建海洋要素交易平台。加大海域使用权的监管,探索完善交易程序,组建海域使用权交易市场,让海域资源有比较明确的定价机制,方便交易,降低海域资源流转成本。以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区为重点,根据生态价值和稀有性程度来确定定价机制,特别是对破坏生态和稀有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提高警示效果。

2、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通过政策加强对涉海产业的调控,服务好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约束管理,淘汰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推动传统捕捞观念的转变,加快推进捕捞业减量增效;发展海水淡化、潮汐发电及海洋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拓展产业宽度和深度,提高涉海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滨海旅游的提升,扩充游览服务项目,发展海钓、观光、民俗旅游,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沿海特色小镇、海洋世界和海水浴场的基础设施,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技术改造,主动腾笼换鸟,让海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

1、加快完善路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陆海统筹发展原则,完善路网交通设施,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管廊的衔接,构建水、路、轨、空、管等功能完备、衔接畅通、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推进高铁建设和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提速升级,完善高铁车站、汽车站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陆路运输能力。加强日照机场配套服务功能的建设推进,完善机场高速配套设施,积极招引航空運输企业,建设集航空运输、飞机制造于一体的空港小镇。

2、加快滨海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网规划建设,做好水务工程的维护工作,进一步探讨规划新的水源调用工程。改造现有供水设施,优化水厂布局,推进实施分质供水,拓宽海水直接利用范围。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特别是要加快改造城市内涝区域的整治,高标准建设污水管网,避免因设计规划不超前造成的重复建设浪费,提高污水处理厂负荷率。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大力开展城市“双修”工作。规划建设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对互联网基站、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实施“互联网+渔业”“互联网+物流”等工程,加快物联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伟,高艳波.欧盟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7):78-83.

[2]李大海,韩立民.青岛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1):18-22.

[3]陈明宝.要素流动、资源融合与开放合作:海洋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21-26.

作者简介

沈东珍 中共山东日照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海洋旅游发展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