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与对策

2021-08-23梁甜甜

新西部 2021年7期
关键词:欠发达毕业生政策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效支持和推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和改变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西部地区高校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水平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高校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创业政策执行刻不容缓。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20年,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相关学者陈共在《财政学》一书中也指出,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可见,创业创新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基础和关键。

据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比上年多近30万人,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9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俨然严峻,创新创业势在必行,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就业岗位的不足导致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上较为严峻。通过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和高职高专三类学校进行调研,覆盖广西、云南、重庆、陕西等地,结合文献梳理,总结出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主要呈以下两个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各区域资源不均衡

西部地区各城市间的发展不协调导致各区域大学生就业情况存在较大区别。以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西部地区各城市GDP为例,位列前三的分别为重庆、成都和西安,而位列第九的遵义和第十的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GDP之和不及重庆市GDP的三分之一。可见,西部地区各城市发展不均衡,高校毕业生更向往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就业。以201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为例,有34.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选择在西安就业,而选择省内其他城市就业的比例仅为6.3%。大量的西部高校毕业生集中流入这三座城市,导致西部地区各城市毕业生和就业岗位的供需关系失衡。在重庆、成都和西安,岗位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在其他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无法向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相匹配的岗位,以至于部分想留在家乡就业的大学生因无法找到合适岗位而无法就业。

(二)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别大

西部地区的高校资源较为稀缺,使更多的就业岗位集中向西部地区的双一流高校倾斜,出现了名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乐观的情况。西部地区就业率较高的陕西省各类高校的就业率也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99%,2019年的就业率为99.46%,而作为省属高校的西安财经大学的就业率不到90%。各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更为明显,2020年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3%,薪酬主要集中在7501-9000元之间。成都理工大学的就业率为85.87%,薪酬主要集中在5000元。可见,我国西部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而西部高校毕业生中大部分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综上分析,西部地区高校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水平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高校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创业政策执行刻不容缓。

根据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鼓励西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以及各种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一是注册登记简化及优惠政策,二是政府资金补贴政策,三是税收减免政策,四是档案管理服务和人员招聘支持政策,五是创业培训的教育政策,六是创业舆论政策。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家层面政策以及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项政策的落实是政策制定后最为关键的部分,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推进与执行逐渐深入,偏差就难以避免地出现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政策施行的效果。

(一)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宣传角色的缺失

相关政府部门未尽力宣传相关政策,甚至即使做了宣传也流于表面,最终导致好的政策无法取得预期效果。2020年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达36.9万人。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对相关的创业支持政策了解不深甚至根本不知道。自主创业找哪些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认知以及如何申请、通过什么方式申请自主创业等都不清楚。

2、地方政府创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地方政府研究和制定了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执行人员专业性不足、責任感不强,使得执行政策大打折扣,致使很多创业政策不能收获预期效果,地方政府缺乏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较少,即使国家已经早已制定和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但过于宏观,对操作细节关注不够,再加上执行与落实过程中各部门相互推责,政策的扶持很难真正地落实到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3、监督机制的缺失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不足,第三部门或者舆论媒体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目前创业扶持政策的执行现状是上级政府根据政策下达指令,安排工作,下级部门反馈执行结果。而政策收益者或者使用者,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者对政策的意见无法上达,而且政策落实执行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也使监督不到位。

(二)高校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环境还需完善

欠发达地区学生接受创业性教育途径单一。欠发达地区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大多数大学生参加创业教育选修课以及不定期创业教育的讲座,自己阅读书籍和听讲座是创业教育最普遍的形式,创业性教育途径单一。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难以真正地了解和把握市场情况,无法进行有效专业的市场调研,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难以应对。而且对创业的扶持政策一知半解,创业教育环境有待加强。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充实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环境较差而不能吸引大量师资投入到创业教育队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满足不了当地创业教育的需求。专业化的创业培训老师不多,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很多老师都是临时搜取一些网上的创业知识来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目前西部高校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人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创业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不能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3、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和管理不成体系

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更希望在校内实践平台进行实践,学生认为创业初期在校内实践投入小,风险低,可以增加自己在创业方面的经验。但相比南方高校,欠发达地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缺乏,管理不成体系,专门的管理结构少之又少,高校创业协会、校友会等部门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创业文化氛围淡薄,欠发达地区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人们对职业的认知偏差,目前的社会氛围并不是十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自主创业,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创业动力或者热情不足。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对信息掌握程度不足,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理解只停留于字面意思,即找份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合适什么工作,找不到方向。三是欠发达地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体制机制并未完善,缺乏相应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困扰西部高校大学生创业。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有效路径

在党和国家不断释放高校创业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高校如何探寻符合西部实际,彰显西部特色、促进西部繁荣的创新创业之路。

(一)政府层面:创业政策体系、政策执行主体、执行环境有机结合

1、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创业政策

政府部门要积极宣传灵活择业的观念,宣传大学生成功自主创业的经验与情况,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对各种宣传手段或机制要充分利用,调动报纸、电视节目及政府微博官方账号、官方抖音号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同时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领导或者工作小组,到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园区、科技园区、高新企业孵化器等园区进行相应的宣传或者召开会议。

2、提升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感

政府作为高校创业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发挥着宏观指导和政策法规制定作用。一方面,加大对高校创业支持力度,为西部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难题。制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金融、财税、审批和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大学生创业者落户审批、社会劳动保障基金缴纳等问题,提高政策的协同性。另一方面,强化发改委等部门加大對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努力提高政策落实人员政治素质,提高政策落实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政策执行人员执政行为的规范性。

3、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环境

政府部门起好牵头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驾护航,后疫情时代,给大学生更加优惠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的扶持、创业专项基金等优惠政策。政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第三部门或者舆论媒体的监督职能,真正做到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的环境,将创业政策体系、政策执行主体、执行环境有机结合,做到服务于民。

(二)高校层面:完善管理体系 、充实师资队伍、拓宽创业平台相辅相成

1、营造浓厚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高校针对创业政策执行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比如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多创建活动,表扬先进典型,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学生成立创业社团等,从高校和学生两个角度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政策。

2、充实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

老师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选拔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创业教育老师,并在个人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专任教师的指导,花资金培养相关教师的实际创业能力和创新素养。课程设置立足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优势,设置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内生动力。

3、拓宽创业平台

拓宽创业平台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具有正向作用。建立与政府、高校、企业、第三部门、媒体等多元主体协作性治理,拓宽大学生创业平台。充分调动校友资源,为创业平台提供支撑。加大“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等创业类竞赛力度,建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等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校企合作。

(三)社会层面:社会责任感、浓厚创业氛围、创业基地共同作用

一是要提升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观念更新。社会要改变传统就业观点,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人们对职业的认知偏差,企业等主体提升社会责任感。二是营造社会创业文化氛围,允许和理解自主创业大学生探索失败,要支持和鼓励各种尝试和创新。社会企业或个人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创业经验分享或者疑问解答,从而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认知。三是社会勇担责任,积极参与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园,企业多向创业大学生倾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科研项目更好地落地生根。

总 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后疫情时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西部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很适合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执行,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2]李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支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5月.

[3]徐建.解决妨碍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06,18(3):106-108.

[4]张祥俊.欠发达地区创业政策中直觉推断的影响及其应对[J].经济论坛,2020(11):91-100.

作者简介

梁甜甜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猜你喜欢

欠发达毕业生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浅析欠发达地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欠发达地区的认知重构:一个分析框架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