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富“金果果”再添乡村振兴新动力

2021-08-23张敏

新西部 2021年7期
关键词:猕猴桃园区发展

张敏

安康市岚皋县主动抢抓陕西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的战略机遇,从一开始就围绕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全产业链,依托秦巴地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高起点、纯天然、创特色、强品牌”的发展战略,不断在资源驯化利用、品种优选种植、高新技术引领、园区示范带动等方面探索创新、先试先行,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覆盖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岚皋特色的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興战略成为新的使命和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地处秦巴山区的岚皋县来说,紧紧抓住特色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是过去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未来实现乡村振兴的不二法宝,在魔芋、茶叶、渔业、生猪等传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过程中,山地猕猴桃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乃至全省最耀眼的新兴特色产业。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成9个猕猴桃产业重点镇,41个猕猴桃产业示范村,2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产量达到1600吨,产值1600万元,综合收益达到3000万元以上。历经五年的辛苦建设,山地猕猴桃已经遍布岚皋的乡镇山野,农户的“口袋”越来越鼓,生态健康的果品也被送进了万户千家。

抢抓机遇 大胆探索 开辟农业增收新路径

“十三五”期间,陕西全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开始实施“东扩南移”战略,“南移”路线以城固县为核心区域,向汉江、丹江流域的陕南地区等多个县区扩展。作为猕猴桃优生区域,岚皋县主动抢抓战略机遇,从一开始就围绕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全产业链,依托秦巴地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高起点、纯天然、创特色、强品牌”的发展战略,不断在资源驯化利用、品种优选种植、高新技术引领、园区示范带动等方面探索创新、先试先行,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覆盖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岚皋特色的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在产前,促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岚皋)猕猴桃技术推广站、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安康猕猴桃试验站的落地,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首席专家刘占德、全国猕猴桃首席专家雷雨山等担任技术顾问,通过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以岚皋县农科中心技术专家为主的专业队伍随时随地在田间地头为全县猕猴桃基地服务和解决种植难题。

在产中产后,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运行机制、统一发展模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品牌打造、统一销售策划的“六统一”发展模式,用种植立体化、土壤管理有机化、水肥管理滴管化、病虫防控绿色化、深耕除草机械化的理念培育示范园区,着力扶持果品销售、贮藏、加工企业,实现水果产品链条延伸增质,开辟了岚皋农业增收新路径,增添了岚皋乡村振兴新动力。

返乡创业 全情投入 树立干事创业新标杆

“2016年的时候,我们只有三个人到园区去准备建园的各项事宜。”张天文感叹道。万事开头难,张天文带领的宏大农业公司率先做起了岚皋产业建设领头羊,在岚皋首次将猕猴桃作为产业发展的当头,观望者众多,但张天文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实干家精神,他在南宫山镇宏大村规划了5000亩猕猴桃,一干就干出了大手笔,一投产就是五年,把他的农业梦想成就在了一片荒山上。

五年里,土地流转协调困难、基础设施不健全、资金周转紧张等困难一波接一波,身患残疾的他每周往返园区不下五次,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那片土地倾注了他多少的心血和精力,但作为产业建设领头羊,他有他的担当和初心坚持,产业的发展不断坚定着他对产业的执着和热爱。

如今,宏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已完成标准建园2650亩,完成布局三横七纵产业路,配套建立引水与蓄水、滴管与微喷灌、太阳能杀虫、气象观测等智能系统,实现园区水肥管理一体化、病虫防控绿色化,取得猕猴桃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建成了陕西面积最大的山地猕猴桃种植基地。同时,立足园区规划和产业建设,宏大农业公司积极尝试农旅结合模式,以美好果园、生态果园、优质果园、精品果园、观光果园为主题,配套建设休闲民宿,进行果-蔬、果-禽、果-蜂立体种养,开展篝火露营、果蔬采摘、民歌娱乐等活动,打造一个集有机农产品种养殖、观光旅游、休疗康养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一致认可及全方位扶持。2016年,宏大农业获得由陕西省果业局颁发的猕猴桃建设先进单位;2017年,宏大猕猴桃产业示范园被认定为安康市市级现代园区。

带头致富 勠力同心 打造集体经济新模式

“看到我自己的猕猴桃园区产生经济效益后,村里的人都跑来主动找到我说要开始种猕猴桃,以土地入股或者资金入股都行,只要能参与村集体的猕猴桃产业就行。”榨溪村支部书记邱文均喜笑颜开地说道。

过去的榨溪村是一个贫困发生率达55.6%、村内缺少特色主导产业、集体经济“空壳”的穷村,在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后,榨溪村主动抢抓政策机遇,立足村域资源实际,依托富硒特色、丰富的水资源和可用耕地沿村级公路沿线分布的优势,结合地理位置光照充足、盐碱度低、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在多方论证后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进行打造。

为消除村民的顾虑,坚定大家的发展信心和决心,邱文均多次奔赴贵州、四川、眉县等地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2016年通过银行贷款在自己的100亩烤烟地里试种起猕猴桃,试种成功后又牵头成立了宏态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发动村上的村民种植猕猴桃,2017年11月,邱文均再次从银行贷款为贫困户购买苗木,并免费向贫困户发放苗木。为了让本村更多的村民从猕猴桃产业中受益,邱文均从四川请来猕猴桃搭架的技术人员,并组织本村贫困户在园区一边务工一边学习搭架技术,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村上的部分贫困户都成为了搭架的技术专干,彻底解决了搭架技术难题。

2018年成立榨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村集体明确了“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统一订单收购、集体群众共富”的发展思路,并在村支部书记邱文均带头示范的基础上,带动全村发展猕猴桃产业园区1500亩,其中村集体发展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区500亩,形成了“集体经济+能人带动”发展模式,充分调动了集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全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树立了“新样本”。经过五年的发展,榨溪村猕猴桃产业已经带动贫困户110户421人稳定增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28.6万元。

结 语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安康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在同几名茶农亲切交流之后,深情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对于同样处于秦巴山区的岚皋县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岚皋山地猕猴桃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激起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山地猕猴桃产业作为融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有新一代农技人的敢于担当,有新型职业农民的勇于作为,有专家力量、配套服务和项目扶持的多重推动,作为“东扩南移”的产业典范,岚皋山地猕猴桃产业正高起点、高质量地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作者简介

张 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猕猴桃园区发展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