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库公路:天山筑路精神的丰碑

2021-08-23呼东方

新西部 2021年7期
关键词:筑路天山公路

呼东方

1974年,国家决定在新疆天山加快修建国防战备公路,并将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直接归中央军委管辖。经过十年艰苦奋战,独库公路建成通车。

2020年6月,位于独山子区独库公路零公里处的独库公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由独山子区委、区政府修建的公路博物馆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光荣与悲壮的筑路历史,向世人展现“不畏艰险勇向前”的筑路精神。

2021年6月4日,新疆发布40家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独库公路博物馆位列其中。这是继今年年初新疆发布包括独库公路博物馆在内的1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后,对区内红色旅游资源的又一次升级和扩展。

而在2020年年初,独山子区就开始推进独库公路博物馆携同独山子展览(博物)馆一起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并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独山子区旅游协会会长张生娅说:“我们能获此殊荣,最重要的原因是博物馆详细记录了独库公路可歌可泣的筑路历史,展现出独库公路美丽风光,并让文物发声,再现广大筑路官兵与几代养路人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换来今日美好生活的历程,弘扬了天山筑路精神,凝结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独库公路上的新地标

2020年6月13日,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的新疆独库公路告别半年多“雪藏”,恢复通车。

独库公路地处天山山脉中部,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古丝绸之路重镇库车,建成时全长560余公里,其中有280多公里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

1974年,国家决定在新疆天山加快修建国防战备公路,并将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直接归中央军委管辖。经过十年艰苦奋战,独库公路于1983年9月建成通车。

为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解放军指战员付出了巨大代价。几千名官兵伤残,168名战士遭受了雪崩、泥石流、塌方等灾害失去了生命,被安葬在独库公路乔尔玛烈士陵园。如今这条公路被人们称为全国最美公路,一方面是因为这条公路沿途的风光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条公路是广大筑路官兵与几代养路人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换来的,一直在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独库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纵贯天山脊梁上的景观大道”。公路沿途分布红山石林、库车大小龙池、巴音布鲁克草原等多个名胜景区,风光旖旎,成为全世界旅游达人心中自驾必游的公路之一。由于沿线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公路病害严重,也被称为“中国公路病害博物馆”。

由于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影响,独库公路每年都有大约半年“冬眠期”。2019年从10月18日起,新疆交管部门发布公告对独库公路分段进行交通管制。2020年6月,在完成道路勘察、碎石清理等前期工作后,交管部门宣布独库公路具备通车条件,开始迎接各地游客。

就在独库公路重新开放的前一天,位于独山子区独库公路零公里处的独库公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由独山子区委、区政府修建的公路博物馆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光荣与悲壮的筑路历史,向世人展现“不畏艰险英勇向前”的筑路精神,同时促进独山子区经济发展。

这座公路博物馆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整体架构分为多功能服务区和博物馆展陈区。多功能服务区含括博物馆序厅和三大功能区,即游客接待区、旅游咨询区、综合购物区。多功能服务区将发挥游客服务与博物馆共享集散作用,打造以服务游客为宗旨的一站式专属体验区和博物馆展陈信息引导平台。

博物馆陈展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序厅、城市篇、历史篇、景观篇、尾厅。筹建博物馆期间,独山子区的文物征集工作人员曾走访了27个城市,行程数万公里,面见了修路老兵及当年历史见证者200余人,征集到实物、文献资料1000余件(套)、历史照片1540余张。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博物馆采取了历史照片、珍贵文献、实物、雕塑、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如今馆内有近500件珍贵历史文件和实物,以雕塑、沙盘、多媒体艺术形式,全景再现独库公路的筑路历史和沿线美丽风光,体现了“不朽传奇、独库风华”的主题,整个设计融入多种公路元素,是全国惟一一座以公路命名的博物馆。

独库公路博物馆正式开馆仪式上,一些特殊“游客”备受关注,入场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是独山子区政府在全国各地邀请到的47位当年参与独库公路建设的老兵。当这些筑路老兵走进独库公路博物馆看到展厅墙上的老照片、橱窗里的老物件时,很多人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个笔记本上的字是我写的”“这张照片上是我的战友”“这工具当年修路时我用过”……老兵们指着展品,讲着和它们有关的故事,迟迟不愿离开。老兵徐金贵流下激动的泪水:“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艰苦修路的经历记忆犹新,抗严寒、吃压缩干蔬菜……一切都历历在目。”老兵赵永义说,独库公路是老兵魂牵梦绕的地方,独库公路博物馆的修建,让退役老兵有了精神寄托,感到无比温暖。

此次开馆仪式上,独山子区政府还正式启动了“红色油城·英雄之路”关爱筑路老兵公益项目。此公益项目主要为推动独库公路筑路历史研究、助力筑路老兵重走独库公路、帮助生活困难的烈士家屬实现到乔尔玛烈士陵园祭奠的心愿等。项目设立线上线下募捐渠道,善款将全部用于助力生活困难筑路老兵及烈士亲属重走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博物馆的建成,让这条公路有了一个新地标。未来,独山子区要进一步将独库公路博物馆打造成自治区级乃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天山红色旅游的新地标,让“天山筑路”精神薪火相传。

开山劈地的筑路英雄

2013年,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独库公路筑路老兵陈俊贵入选其中。“颁奖词”这样评价他: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陈俊贵正是当年修建独库公路官兵的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关心新疆的稳定和发展。1964年,毛泽东发表“要把天山搞活”的号召。1973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视察新疆,根据新疆军区杨勇司令员的建议,以军委名义向中央写了修建天山公路的报告。中央于1973年4月24日批准了报告。1974年4月21日,毛泽东又亲自批准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快天山公路建设的命令》,天山独(山子)库(车)公路工程正式动工。

当时规划的独库公路要与天山东西走向的马伊线、乌巴线、伊乔线、伊若线、大喀线五条公路相接,全长562.79公里,其中正线530.93公里,隧道明线31.819公里,投资为35146.2万元,由当时的交通部第一、二勘察设计院、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设计院设计。路线陡峭险峻,很多地段海拔超过2800米,被标明在“雪线”也就是终年积雪的区域内,年平均气温-9℃,最低为-46℃,其施工难度堪称国内公路建设之最。

1974年,军委工程兵第四工区(1974年4月,改为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1985年1月又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第二总队)整体从湖北宜昌移防新疆,担负独库公路的施工任务,共投入兵力13000人。这年8月,公路建设开工。十年后的1983年8月,公路竣工通车。

施工的十年间,部队官兵征服了两个“老虎口”,开劈了六公里“飞线”。什么是“飞线”呢?部分路段悬崖绝壁上接云天,下临深涧,黄羊都难插脚,只有苍鹰飞上飞下。测量人员因无法实地测量,只好在图纸上标成“虚线”公路设计,所以叫做“飞线”。茫茫天山,绵延起伏,险峰深谷,全被厚厚的冰雪包裹。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官兵们全靠人工作业,使用的工具是钢钎、铁锤、小推车和手风钻等。有人这样形容道:“独库公路分明是官兵们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

难以言状的恶劣环境和忍受生命极限的劳作,没有摧垮官兵们的精神与意志。当时,吃住行十分难艰,数百万吨物资靠人拉肩扛送上山;吃的是压缩菜加粗粮,喝的是天山雪水,住的是帐蓬;一封家书走半年,有的当兵四年从未下山,直至退伍回故乡。

长达十年的施工期间,塌方、雪崩、爆破和时时处处的暴风雪以及供给不足的物资,让修路更是难上加难。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筑路官兵硬是人工凿通了三条全长3352米隧道,架设了65座全长1918米桥梁和1303道涵洞,筑起了一道长258.5米的防雪走廊,建造了30处37083平方米道班房,铺设水泥路面4.5公里,碎石路面155.8公里,沥青路面399.7公里,砌筑防护工程298158立方米,共开挖路基土石方2314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里41300立方米,在中国公路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我和班长只相处了三十八天,但他是影响我一生的英雄。”时隔多年,陈俊贵忆起班长郑林书,眼眶依然含着泪。1979年,陈俊贵从辽宁入伍,随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1980年4月,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之上,陳俊贵和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战友陈卫星连走带爬,他们四个人手牵着手,艰难地往前挪动着。他们要到北线42公里的玉希莫勒盖冰达坂,通知机械连调推土机下山推雪,救援被暴风雪围困的1500多名官兵。

三天三夜后,他们终于到达了31公里处。深夜的天山,气温已降到-20℃,4000多米的海拔让他们的呼吸更加困难。每个人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限,浑身疼痛难忍,饥饿让人头昏目眩,他们带的20个馒头只剩下了1个。“这馒头谁吃,谁就能活。”回忆起往事,陈俊贵至今历历在目。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班长没有犹豫,他把这一个馒头留给年龄最小的陈俊贵。“说实话,当时我真饿啊!班长把馒头递给我,扭过头去。罗强也跟着扭过头去。陈卫星没有转身,看着我。”饥饿令人眩晕,陈俊贵三口就把馒头吞掉了。当他再抬起头的时候,看到面无血色的战友们在默默吃雪。愧疚、自责、后悔……陈俊贵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饥寒交迫,精疲力竭,没过多久,班长和副班长都牺牲了,陈俊贵和战友陈卫星也晕倒了。幸运的是,他们被哈萨克牧民救下,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指挥部,被暴风雪围困的1500多名官兵得救了!

“我死后,请把我葬在这附近的山上,永远看护着部队和战友。如果有机会,你去湖北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这是班长郑林书临终时给陈俊贵的托付。陈俊贵被当地牧民救起后,曾接受了长达四年的冻伤治疗。复员后,陈俊贵回到了辽宁老家。

1985年,电影《天山行》又唤醒了陈俊贵对班长和战友们的思念之情。这年冬天,陈俊贵和妻子一起辞掉工作,带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又回到了班长和战友牺牲地——天山脚下新源县,为战友守墓。他一直记着班长的临终嘱托,但由于不知道班长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一直未能成行。

多年来,这个愿望让陈俊贵从未放弃对班长父母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知班长老家地址。等他到了湖北的罗田县后才得知,班长双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你们的儿子没能回来,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今生今世,我将一直守在班长的坟前,让班长永远不寂寞!”

2007年,陈俊贵把班长和战友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了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安葬,他也成了陵园管理员和讲解员。因为他,这些牺牲在这条公路上官兵们的故事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英雄应该被铭记,我想让天下人都永远记住这些天山深处的筑路英雄们,也记住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天山精神。”三十多年过去了,陈俊贵一家早已与天山、独库公路、乔尔玛陵园融为一体。

著名军旅作家党益民在他的报告文学《守望天山》中这样写道:“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躯是一种大爱,班长的舍生忘死是一种大爱,陈俊贵的知恩图报也是一种大爱。陈俊贵守望的不仅仅是班长给予他的那份恩情,更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地理学上,新疆是有名的“三山夹两盆”地形,天山山脉横亘在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独库公路通车之前,往来南疆与北疆的汽车必须得东绕乌鲁木齐或西拐伊犁河谷,至少需要四天时间。天山腹地的茂密森林,辽阔草原,储量丰富的地下矿藏,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有一条穿越天山南北的通道,对于整个新疆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独库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新疆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天山为轴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缩短了南北疆的行程距离近600公里,对于沟通南北疆交通,增加各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缩短南北疆的运营里程,活跃经济,以及巩固国防,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独库公路沿线物产富饶,有克拉玛依油田,有盛产冷杉的天山林场,有粮油基地、苹果和葡萄之乡的伊犁河谷,有驰名中外的细毛羊产地的尤尔多斯草原,还有蕴藏量丰富的尼勒克煤田以及珍贵的中药材鹿茸等,这些工农林矿原材料,都具有十分贵重的价值,公路建成后可以大大加速其开发和流通。

独库公路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带动新疆建成天山北坡自然景观旅游的黄金通道。沿途有那拉提草原、乔尔玛风景区、巴音布鲁克草原等享誉疆内外的自然风景区,还有被称为“南天池”的大小龙池,也如两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雪峰环绕的半山腰。另外,公路两侧还分布着红褐色的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利亚景观、布达拉宫山地景观等独特的山地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修筑独库公路的十年间,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筑路官兵,在雪山之上,用血与汗修筑出了人间奇迹。他们一个个都是开山劈地的筑路英雄。为感谢这些英雄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筑路部队赠送“十年奋斗,筑路天山,开发新疆,造福人民”的锦旗。同时,自治区政府还在群峰环抱、风景秀丽的喀什河畔乔尔玛修建了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以永久纪念为独库公路工程献身的官兵。

自驾旅游的金字招牌

很多人也许会问,独库公路为何是最美公路?答案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会真正明白。这不是一条平凡的路,如果从库车出发走独库公路,人们将经历一个“从火焰到海水”的心理历程。

国内爱好自由旅行的人都知道,相比于国道318的盛名在外,国道217独库公路可谓极为低调。只有最善于探寻的旅行者,才能有幸踏上穿越之旅。这条横贯天山的公路,有280公里的路段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急弯陡坡较多。有三分之一的路段四周是万丈悬崖,五分之一的路段处于高山永冻层,却成无数中外旅游爱好者的必走之路。

“沿途固然艰险,却也令体验更有层次感。”这是这条公路的吸睛之处。“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里的特色,酷暑八月间,在这里也能体验漫天飞雪。

有人将这条公路的风光从一列到十,即:一座独库公路博物馆;两种不同文化,北麓草原文化南麓绿洲(农耕文化);三包含三层意思,即伊犁唐布拉草原、伊犁那拉提草原、巴州巴音布鲁克草原三大草原,将军庙瀑布、天瀑、那山瀑布三个瀑布,独山子大峡谷、奎克乌苏大峡谷、库车天山大峡谷三个大峡谷;四是四个达坂,哈希勒根冰达坂、玉希莫勒盖冰达坂、拉尔墩冰达坂、铁力买提达坂的南段;五是五条河流和五个湖泊,即奎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开都河、库车河以及乌苏乌兰萨德克湖、哈希勒根冰达坂的堰塞湖、乔尔玛仙女湖、大龙池、小龙池;六是六种风景,海拔最高的隧道、最大的天鹅保护区、草原、国道、湿地、难得一见的牧民转场;七种颜色,黑色的石油、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与湖水、黄色的戈壁、紫色的山花、橙色的库车白杏;八种地貌,荒漠石山、云杉林带、荒漠草原、山地草原、草甸草原、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带、积雪冰川;九种风景,独山子泥火山七彩丹霞、乌苏前进牧场、新源吐尔根杏花沟、巩乃斯林场、巴音布鲁克九曲十八弯、天山石林、红山石林、盐水沟、雅丹地貌;十年修路,这是一条英雄之路,168位筑路官兵,为修建这条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020年10月7日,独山子区与库车市签订了《关于推进独库公路旅游产业发展友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深度合作,形成线路互联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打造獨库黄金旅游线路。这是独库公路南北起点的两个城市首次牵手签订合作协议,也是独山子区内引外联、加强独库公路品牌营销推广的又一举措。

在此之前,从2017年起,为了塑造“中国最美自驾公路”品牌,独山子区连年举办“独库公路通车节”;倡导独库公路沿线地州市组成“独库公路旅游营销联盟”;举办“行业高峰论坛及推介会”等活动。独山子区还开展了“旅游+”方式,引进新疆少儿舞蹈大赛、全国羽毛球城市巡回赛,举办泥火山音乐节、评比金牌小吃等,将文体活动、美食等融入旅游业。

随着独库公路博物馆的建成以及公路沿线旅游设施的升级,自驾走独库公路的游客越来越多,广东的房车公司也在独山子建立了分公司。

“服务设施越来越好了。”这是多次自驾这条公路的老游客的评价。特别是在独库公路博物馆的零起点处投入运营的独库公路游客服务中心,从开馆以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推广,全面介绍博物馆游览内容、预约信息、游览路线、讲解服务、旅游纪念品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了解博物馆的信息平台,成为独库公路到达第一站,宣传独库公路修建史、推广独库公路旅行资讯的首发站。

独库公路游客服务中心、独库公路博物馆其实只是总面积59公顷的独库大本营项目的一部分。独库大本营项目北侧长1公里多的花溪景观带,现已成为独山子市民晨练、休闲的新去处。同时,独库大本营汽车及户外装备展销中心、汽车露营地、康养中心、儿童水乐园、文创商业街等项目也将很快陆续完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延伸了独库公路自驾游产业链。

独山子区依托独库公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完善了自驾游基础设施,建成了独库公路自驾游大本营、独库公路游客服务中心、独库公路博物馆等项目,大力培育独库公路“零公里”自驾游品牌。与此同时,餐饮美食街、文创商业街、慧洋康养小镇等文旅项目已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旅游品质的提升,让独库公路自驾游项目成为新疆内外自驾旅游的金字招牌。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从独山子出发穿越独库公路的自驾游车辆达111.97万辆,同比增长53.85%,游客达300多万人次,高峰期单日通行车辆过万辆。

在全力打造独库公路自驾游品牌的同时,独山子区还充分挖掘境内的峡谷地貌、泥火山泥浆喷发口等自然景观,以及“新疆第一口油井”“新疆第一套蒸馏釜”等多处景观,培育房车自驾、休闲康养、影视拍摄、研学探秘、冰雪游等旅游新业态。通过延伸独库公路自驾游产业链,逐步实现独山子区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独山子区酒店宾馆达53家,床位数约4500张,其中新开业13家,新增床位1464张,同比增长48%。

独库公路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交通+旅游”的样本。随着独库公路自驾游游客的不断增加,自驾游的发展带动了自驾游体系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新疆自治区也加快推动编制《独库公路旅游发展整体规划》,交通、文旅等部门积极合作,持续对独库公路进行提升改造。

2020年6月12日,在独山子区举办的“荒野之旅独库有路”2020独库公路旅游资源推介暨自驾游行业高峰论坛上,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向克拉玛依市授予了“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试点验证城市”牌匾。入选“试点验证城市”后,克拉玛依市地方政府对照《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等标准找出自驾游供给侧方面的缺项和薄弱环节逐一完善,先行先试,补充缺项,推动自驾游更好发展。

独山子区政府也将通过独库公路博物馆,把红色旅游的内涵赋予其中。对独库公路筑路史的宣传,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开展讲述独库公路筑路史活动以及独库公路沿途风光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来这里的游客能更深刻地了解到“天山筑路精神”的精髓。通过突出爱国、爱党、爱军的教育,为开发党建、团建、工会组织活动和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活动提供支持,持续不断地提升独库公路博物馆的知名度,使其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筑路天山公路
诗一首(4)
天山天池
“播放”音乐的公路
新疆天山
天山的祝福
赞云南大山筑路人斯那定珠
澳大利亚:用烟头筑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筑路中的利益协调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